摘要:本文对当今世界和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一简单概述,论述欧美汽车发达国家在机动车-行人碰撞事故领域研究的历史、现状。
关键词:交通事故;机动车;碰撞;死亡
1引言
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预防道路交通伤害报告》中声称,全球每年约有120万人在交通事故中丧生,每天约有3,242人死亡,并且因道路交通事故受到伤害的人数高达5,000万,相当于全球5个特大型城市人口的总和。尽管各个国家道路交通事故伤害的情况各有不同,但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在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下降,但是在發展中国家却大幅度升高。自2000年至2020年,全球道路交通事故伤亡总数将会上升65%-80%左右,到2020年,全球每年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的人数将会达到234万人,占全球年死亡人数的3.4%。行人,自行车人和摩托车驾驶者不但是道路交通安全中的弱势群体,而且还是交通事故死亡的主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道路交通事故死亡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死亡者多数在于车内,而后者大多数在于车外。欧美发达国家,小汽车占全部机动车的70%以上,道路交通设施较好,人车混杂的路面较少,车速较快,在交通事故中车内人员受伤的比例较高,死亡人数占全部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70%以上。
我国2005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98,738,其中行人24,451人,占总数的24.76%。到2007年,我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09起,造成81,649人死亡、380,442人受伤。考虑到我国的实际国情,我国与高机动化的欧美发达国家的交通状况差异很大,我国很多城市道路交通、普通公路上都是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混合通行的交通模式,只有少数高速公路才是封闭的机动车道路,并且这种混合交通模式作为我国道路交通的特色,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有大的改变。
2机动车与行人碰撞事故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欧美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对机动车交通事故中人体损伤生物力学和汽车被动安全技术的研究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澳大利亚的Robertson等人与60年代中期即开始从事交通事故中行人的安全问题研究。美国和欧盟于70年代中期开始注意到行人的安全问题。从70年代以来,人们使用生物样本、机械假人、以及数学模型开展了多种研究。80年代美国行人研究主要侧重于对行人交通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1994年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发起了一项历时四年的行人碰撞事故数据研究,目的是检验近年来车辆采取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同时将典型的事故调查样本作为行人交通事故重建试验和仿真研究的原始数据,作为制定行人碰撞试验法规的重要依据。
当前机动车与行人碰撞事故研究的热点集中于行人损伤机理的研究、损伤评估准则的确定、机械和数学模型的建立、汽车碰撞行人事故调查分析、事故重建以及行人防护措施开发等方面。
2.1机动车与行人碰撞交通事故统计分析
2.1.1国外机动车与行人碰撞交通事故统计分析
据统计,欧盟每年约有7,000行人死于车祸,90,000多人受伤,导致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行人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欧盟汽车交通安全中优先考虑的问题。美国每年约有5,000行人死于车祸,印度高达24,000人,见表1-1。世界各个国家国情不同,行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死亡的比例也不同,高机动化的发达国家和非机动车化的发展中国家交通事故中行人的死亡率有很大差别。总的来说,非机动化发展中国家行人的死亡率远高于机动化发达国家,其中德国为13.5%,美国为12%,日本为27%,英国为30%,印度为42%。
2.1.2国内机动车与行人碰撞交通事故统计分析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的统计资料表明,2003年中国因道路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的行人25,673人,摩托车驾驶员21,156人,骑自行车者14,664人,分别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24.6%、20.27%、14.05%。从表1-2可以看出,2000-2003年,摩托车手、骑自行车者、和行人伤亡约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总人数的60%,死亡人员中行人最多,约占25%。
我国各省市对普通公路行人事故的调查表明,行人死亡率高达25%-40%,高速公路中行人事故的死亡率更高,见表1-3,由此可见,行人是我国交通事故中的高危人群,是仅次于机动车驾驶员需要优先保护的对象。
3结束语
出于保护行人交通安全,减少财产损失等目的。机动车与行人碰撞事故分析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以及社会意义。本文首先对当今世界和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一简单概述,接着论述欧美汽车发达国家在机动车-行人碰撞事故领域研究的历史、现状。如果对机动车与行人碰撞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在对汽车碰撞事故进行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交通事故力学模型,通过对机动车-行人碰撞算法模型的研究,结合汽车碰撞事故的特点,根据牛顿运动学原理、车辆的结构、运动特性进行事故分析,最终分析汽车碰撞事故形成的原因,明确汽车碰撞事故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世界预防道路交通伤害报告.www.sina.com.cn,2004-10-12.
[2] 周巍,许骏,李一兵等.风挡玻璃破碎信息辅助车速分析研究.第二届中国道路交通事故研究学术研讨会,同济大学,2007.
[3] 许骏,李一兵.人车碰撞事故再现技术综述.汽车工程,2009.
[4] 申杰,金先龙.人车碰撞事故再现研究.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6.
[5] Rosen E,SanderU. Pedestrian Fatality Risk as a Function of Car
Impact Speed Accident Analysis& Prevention,2009,41(3).
作者简介:
曹静(1981-),女,湖北襄阳人,大学本科,主要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方向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