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动力机制分析与启示

2017-06-13 23:57范锋
职业技术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动力创新能力大学生

范锋

摘 要 基于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活动的特点和共性问题,从动力源视角,构建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动力机制:个人生涯规划、个体创新意识、个体创新能力、个人专业素养构成大学生创新活动动力生成的内部因素,科学前沿技术的知晓度、学校鼓励创新的制度、优质就业岗位竞争、校园创新文化四个部分构成大学生创新活动动力生成的外部因素,内外部因素相互耦合、相互影响。推进大学生创新活动,应高度重视大学生个性的发展,优化校园创新环境,建立科学的创新激励机制。

关键词 地方高校;创新活动;动力机制;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1-0047-04

培养创新人才是各级各类高校的根本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各类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试点项目逐级展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群团组织设立的多种大学生创新训练平台和竞赛活动深入开展,吸引了众多在校大学生投入创新实践活动中,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热情,有效提升了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使得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逐步成为各类高校的普遍共识。

但从日常工作实践和调研情况来看,全国2000多所高校推动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力度和取得的效果存在着不均衡情况:中央高校的大学生创新热情高涨,学校保障措施得力,创新成果丰硕,学生创新能力突出;地方省属、市属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热情、创新成果总体上水平要远远低于中央高校。这一现象客观上拉大了中央和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上的差距,长此以往将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这一问题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一、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活动基本情况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长期以来,受到教育体制、政策支持力度、范围、地域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同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专业设置、培养方案缺乏差异性,学校对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发展缺少系统研究和资金投入,学生缺乏就业竞争力,整体创新乏力。在过去四届“挑战杯”竞赛中,大学生获奖作品的科学水平、创造水平呈现出总体上升趋势,但高等级奖项和“优胜杯”入围高校的名单长期并未有太大变化,高水平中央理工科类高校始终占据榜首,呈现“大校俱乐部”现象,而地方高校获特等奖总数每届都在8件左右,大部分获奖作品以二、三等奖为主,这与地方高校的数量占比、在校学生数的规模占比是极不相称的;在全国机器人大赛中,冠亚季军则几乎由中央高校包揽,鲜有地方高校获奖,且由于参赛经费相对较高,地方高校的参赛热情也不高。在其他各类学科竞赛中,这种情况大体类似。

笔者在地方高校从事大学生创新活动的组织工作,从实际工作感受来看,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主观上是由于过去将近20年的规模扩张等因素,地方高校承担了繁重的培养任务和发展扩张任务,习惯于生产线式的人才培养,对于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期待不高、重视程度不够。在大学生创新活动的组织工作中,倾向于模仿和参与,学校设立的各类创新制度之间单向运行,没有结合师生特点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创新动力机制,没有发挥各创新要素的综合效应,导致大学生的创新活力没有得到充分激发,给社会一种“地方高校创新乏力”的印象[1]。从社会分工理论的角度来看,现在国内高校因高考招生制度导致的生源分层,客观上也会延伸至未来大学生就业层次的分层,占据大学毕业生大多数的地方高校毕业生创新能力不能得到提升,意味着整个社会劳动力主体创新能力不足。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在全社会面临经济转型压力、推动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各个层次的大学毕业生都应该是创新的主体,因此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动力问题,真正形成万众创新的氛围,而这也必将成为地方高校的重要发展引擎和强大支撑。

二、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动力机制建构

动力机制是管理系统中产生工作积极性的机制,动力机制理论研究一般运用于经济学领域,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研究,完善的动力机制一般包括导向机制、激励机制、约束和控制机制。对于大学生创新活动来说,影响大学生创新动力形成的因素很多,有大學生自身的个体因素,还有大学生创新的技术因素、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既有可能成为大学生创新的动力,更有可能成为阻力。

(一)动力来源

个人生活的动力来源来自于生活的目标、家庭的需要,企业生产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利润的获取[2],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动力来源主要在于实现个人价值的需要、获得优质就业岗位的需要、超越他人的需要,等等。在实际学生创新活动引导过程中,地方高校大学生自我实现、自我创新的目标并不明确,为数众多的学生是被动接受创新活动的安排,对于创新的动因、创新的价值、创新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且没有主动适应创新文化的自觉性。实际上,这与地方高校忽视本校学生特点研究有极大关系。在高等教育“精英化”“大众化”之争背后,地方高校的管理者主观上将本校学生贴上了“大众化”标签,对于本校学生的创新潜力估计不足,个性化创新空间安排非常缺乏。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布赞认为:“人类有待开发、挖掘的处于潜伏状态的能力至少有9种,首要的就是创造潜能。”[3] 因此,每个学生都应该有区别于他人的创造潜能,只要找到学生的兴奋点、兴趣点、兴致点,分层分类制定创新计划,辅以合理科学的创新机制,就能够将创新动力激发出来。

(二)动力机制构成要素

在这个机制中,影响大学生创新动力生成的因素有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和其他因素,这些元素之间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耦合、相互影响。

1.内部因素

(1)个人生涯规划

大多数高校大一新生入学教育的必设环节就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把学生的学习规划、生活规划、就业规划等内容融合在一起。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执行度都缺乏多种形式的目标引导,大部分以优秀毕业生、优秀校友的奋斗足迹为参考,缺乏基于创新能力提升的生涯规划,且在统一指导下的规划往往存在同一性。实际上,制定生涯规划、实施生涯规划是一个循序渐进、自我认识、自我实现的严肃过程,必须有全局的认识和审慎的人生思考,应该在对专业内容和人格特点、创新需求有了充分把握后,再制定完善并最终形成生涯规划。

(2)个体创新意识

这是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最难以考量和把握的问题,在实践中,有部分中央高校设置了创新问卷,通过心理学原理测试学生的创新力,也有高校通过学生社团吸引一部分学生参与简单的创新活动,试图发现具有自主创新意识的学生。事实上,由于视野和认知的局限性,以及基础教育阶段的应试教育倾向,大部分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比较薄弱。个体创新意识的产生,往往伴随着个体创新热情、创新思路、创意作品等得到一定层面的肯定和传播,并因此形成对学生个体能力的认可。创新意识是通过学生在各类创新平台中不断的尝试中逐渐形成的,而不是仅仅依靠自觉。

(3)个体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因人而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理工科类学生由于实验实践课程的安排,动手能力强,创新能力也要优于文科学生。在理工科学生中间,创新能力优劣的体现也受到群体氛围的影响和压力传导,某些学生个体的创新潜力在特定压力和兴趣条件下,可以激发出来。同时,创新能力与个体知识结构和获取信息的渠道息息相关,需要不断地获知创新领域的新形势、新问题,并不断地自我反思、自我实践。

(4)个人专业素养

专业素养简单说就是学生对于本专业知识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受到招生制度和录取批次的影响,大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依然存在,不适应所录取专业学习的学生并不少见,但有的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转变,喜欢并融入专业,成为佼佼者,有的则因此沉沦,这种迅速适应的学习能力也是创新能力、创新动力的根源。而专业素养的提升以及专业前景对于学生的认可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专业的创造力和对社会的贡献度。

2.外部因素

(1)科学前沿技术的知晓度

这个因素往往被忽略,很多教师认为本专科学生主要是通识教育,前沿技术对他们来说遥不可及。事实上,在组织大学生创新赛事过程中,经常出现学生创新懈怠现象,一个学生创新团队通过自主努力设计出来的产品,在作品申报过程中发现与多个其他高校作品雷同,或者已经在一些技术领域遭到淘汰的情况,这极大地削弱了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因此在高校校园内普及科技前沿知识非常有必要,要在学生喜爱的接受方式下,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尝试做前人所不及之处。

(2)学校鼓励创新的制度

高校鼓励大学生创新的制度并不鲜见,但以成果奖励为主,事实上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极不完善,创新过程更多是探索性的启蒙过程,能够最终做出高水平成果的情况在地方高校学生中尤其少见,各类创新制度应建立容错纠错鼓励机制,从资金、技术指导、路径设计方面进行规范,更加重视过程管理,更加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淡化“纯粹以结果论英雄”观念。

(3)优质就业岗位的竞争

这个因素是大多数在校大学生自主进行创新活动的源动力,在以就业为目标的学生群体中,优质就业岗位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在技术革命时代,人岗相适是必然要求,高校专业理论教育和企业技术运用之间存在的脱节现象还比较普遍,要具备优质就业岗位的强大竞争力,就要先人一步进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储备,学生触手可及、可以期待的这类优质就业岗位越多,学生自主创新的现象也就越多。

(4)校园创新文化

这个因素是公认的影响创新动力生成因素,实际上从对中西方国家的创新文化分析中也不难看出,这既是校园环境对创新活动的影响,也是社会创新环境的缺失部分,创新文化氛围不浓厚。部分高校推出的创新小班课、创新学院、创新工作室、创新文化节、随手创新等平台,正在逐渐营造出浓厚的创新氛围,吸引着大学生投入创新实践,这也是社会创新文化发展的萌芽和策源地。

(三)动力机制内外部相互耦合原理

耦合是指多个元素紧密配合与相互影响,并通过相互作用传输能量的现象。在大学生创新的动力机制中,各类因素的耦合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和自组合特征,内外部八个因素之间的关联性显而易见,因素自身的需求和特点类似于机器零件的自身物理特点,在零件位置的合理布局中,不同零件相互间咬合、制动,发挥了整个机器的强大动能。在实际工作实践中,地方高校尤其要注重关注本校學生群体的特点,要在掌握学生来源、性格特点等基础大数据的基础上,以激发创新动力为目标,针对每个学生个体设计动力机制各因素间的耦合路径,这个设计的过程也是学校引导和学生各取所需的有机结合,既要有控制性、约束性的任务要求,也要有开放式的创新平台,还要有包容失败、包容选择的勇气和制度设计,最终的效果是争取最大限度地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勇敢走出创新“第一步”,挖掘自身潜力,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基于动力机制的大学生创新活动启示

开展大学生创新活动、取得大学生创新标志性成果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显性办学指标,可持续的创新活动能够促使高校办学目标更加明晰,能够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撑。

(一)高度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地方高校大学生的生源结构、学缘结构与中央高校大学生显然不同,地方高校学生从生源地数据来看,高校所在省份的本地生源占比较重,外省市生源占比相对较少,同一省份基础教育育人成效相对稳定、相似,从面上体现出的差异性不明显。因此,地方高校要尤其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投入更多精力和人员加强本校学生个性研究,主要从学生的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兴趣特点、基础教育阶段履历、家庭影响、技术技能等角度,摸清每个学生的底数,建立学生个性发展档案,进行分层分类、区别化的生涯规划辅导,将生涯规划的文本确定阶段后移,一般应在大学三年级引导学生完善自己的规划。要把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分类研究,对接社会需求、发展趋势、行业特点,引导师生共同参与个性发展蓝图设计,组织头脑风暴共同讨论蓝图的合理性,尊重学生个体对于个性特征的坚守,创造条件引导、督促学生进行个性发展实践,组建人生导师团队进行师生互动沟通,鼓励个性创造、辩证看待失败、不断纠偏努力。

(二)优化校园创新环境

校园创新环境包括创新硬件平台和创新文化环境。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以独具特色的创新文化建设为主要方向,不仅要有“高大上”的创新赛事的对接,还要有接地气、易参与的普适性创新平台,更要有根植于学生心灵的文化氛围塑造。要根据學生个性特点,引入前沿性、趣味性科研讲座、创新论坛、技能竞赛,从易于组织、显示度高、学生参与热情高的活动开始,逐渐引导学生加入到创新活动中来,在活动过程中发现、挖掘学生的潜能。校园硬件环境建设要体现创新,引入绿色科技、公共节能、环保科幻理念,管理模式要体现科学高效、简单实用、学生受益等特点,增强学生的关注度和主动融入校园文化氛围的自觉性。要尤其注重校地对接、校校对接、校所对接,给学生提供体验顶级名校、世界级大师、著名大型企业、高等级科研院所、国家重大工程的机会和频率,既满足学生的猎奇心理,又能帮助学生寻找创新活动和社会现实需要的差距。要建设高质量的校园网络和新媒体平台,完善创新资料库,使学生能够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及时得到相同领域的专家、同行的指导。

(三)建立科学的创新激励体制

激励制度是最实用的创新活动组织措施,要将纯粹以资金奖励、荣誉奖励为主的激励制度变成以学生现实需求为主导的激励机制。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创新活动必将导致精力分配的不均衡,会给正常的学业安排带来一定影响,但主要是正面影响。因此,对于学生创新活动的激励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是学生需求和学校支持两者之间对接,地方高校应将弹性学制制度尽快落地,设立创新学分并增加其比重,普及推广校际学分互认、跨专业学分互认。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按照个性特点分类筛选出各领域创新活动的佼佼者,安排他们加入学校的整体科研创新计划、研究生推免计划、拔尖创新人才选拔计划,提供出国深造、科研环境支持。

参 考 文 献

[1]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18-21.

[2]刘富铀,吴育华.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12):95-99.

[3]张建华.创新、激励与经济发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97-99.

Analysis on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ve Activities and Its Enlightenment

Fan Feng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mmon problems in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ve activities, it is suggested to from the power source perspective to construct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ve activities: The internal driving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ve activities, are consisted of individual career planning, individual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individual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ndividual professional quality; the external factors are consisted of the popularity of scientific frontier technology, schoolssystem to encourage innovation, high quality employment competition, and campus innovation cultur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complement to each other.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ctivitie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we should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individuality, optimize the innovation of campus environment, and establish a scientific incentive mechanism for innovation.

Key words local colleges; innovative activities; dynamic mechanism; college students

Author Fan Feng, PhD student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research assistant of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 221116)

猜你喜欢
动力创新能力大学生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阳光动力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动力船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