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蒸源于“汗法”
“汗蒸”源于中医治法中的“汗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汗出当根据病情衡量轻重,要平复水气,祛除体内的积水,做些轻微运动而蒸蒸汗出,令阳气渐次宣行,从而达到祛除邪气的目的。《素问·玉机真藏论》中记载:“脾风、发痒、腹中热、烦心、出黄,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这是对用沐浴治病最典型的描述。蒙古人也有受风寒生病后,用新宰杀的牛羊皮,把病人包裹起来,架火醺蒸,使人出汗治病的方法。我国还有藏药蒸全身的方法,可以说,“汗法驱邪”的理论源远流长。
在现代汗蒸馆里,汗蒸是通过超强远红外线、生物光波的作用,让人体的细胞产生共振,加速血液循环。它是一种静态运动,通过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改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排除人体内的有害物质,达到保健的目的。
汗蒸的两大保健功效
①增加热量消耗。众多研究表明,汗蒸疗法可增加人体的热量消耗。热量消耗主要分为静息热量消耗和活动时的热量消耗。静息状态时的热量消耗占总热量消耗的50%~60%。汗蒸时,汗蒸房内的环境温度高于人体皮肤表面温度,机体通过蒸发散热增加热量消耗。
②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温度升高可使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改善机体组织含氧量;也可加快全身淋巴循环,促进淋巴系统解毒功能,有利于體内代谢废物的清除。
汗蒸并非人人适用
汗蒸作为一种休闲保健方式,大多数人均适宜,尤其适用于基础代谢率低、四肢不温、不易出汗、关节酸痛、腰椎和颈椎疼痛、肌肉僵硬、疲劳者。但是,以下人群不宜汗蒸。
①有出血倾向者,女性在月经期时。
②严重高血压病、心脏病患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开放性肺结核或结核活动期患者,癌症晚期患者。
③有传染性皮肤病,或皮肤表面有伤口、溃疡、炎症者。
④高龄老人、孕妇、婴儿。
健康汗蒸“五不贪”
①不贪多。频繁汗蒸会使体内水分流失过多,导致血容量不足,可出现血压下降、头晕等情况;还可导致皮肤干燥、瘙痒、脱屑。应避免频繁汗蒸,汗蒸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如果汗蒸时感到头晕、不适,应立即中止,并及时饮用适量温水。
②不贪凉。《金匮要略》有云:“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汗蒸后腠理疏松,寒湿风邪易入侵人体,应注重保暖。汗蒸后4小时内不宜淋浴,用毛巾擦干身体即可,也不要饮用冷饮或直接接触冷水。
③不贪快。饭后、饮酒后不宜立即进行汗蒸。
④不贪久。每次汗蒸以30分钟左右为宜,也可根据个人自身耐受情况,适当调整。
⑤不贪方便。化妆者在汗蒸前,应先卸妆。
专家简介
方泓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世界中医药学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热病分会副会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中医防治呼吸系统疾病,以及亚健康的中医调理。
专家门诊:周一下午
特需门诊:周三下午
大众医学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