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烟上海 有你真好

2017-06-13 13:05唐琼
大众医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谢某公共场所戒烟

2017年3月1日新修订的《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正式施行。上海“控烟令”坚持“从严从紧控制吸烟的导向”,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并进一步扩大室外公共场所的禁烟范围,确保公众免受“二手烟”危害,保护公众健康。“最严”控烟令实施后,市民反响如何,执法情况怎样,各大医院的戒烟门诊有什么变化?带着这些疑问,本刊采访了相关专家。

无烟上海 有你真好

本刊记者 王丽云

支持专家

上海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健康促进处处长 唐琼

上海市松江區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控烟联络员 俞丹艳

上海市青浦区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健康促进科科长 周拟

上海市奉贤区人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 刘宏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 周剑平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 王晓丹

市民反响:赞成、接受、改变……

2017年3月1日“最严”控烟令实施后,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

徐女士,38岁:对控烟令,我举双手赞成。在公共场所吸烟影响他人健康,这种行为本就不应该发生。以前遇到这种情况也没办法,现在好了,可以理直气壮地去劝阻了。无烟上海,有你真好!

张先生,45岁:以前在家里吸烟,妻子抗议;现在到公共场所的室内也不能吸烟了,很不舒服。但是,吸烟者的确应该像爱惜家人健康那样,不影响他人健康。控烟令出台后,可以帮助我们管好自己,不危害他人,对大家都有好处。

刘女士,23岁:一直很讨厌烟味,经常受“二手烟”危害。现在比以前好多了,但在马路上人群密集的地方,有时还是躲不开“二手烟”,比如在地铁口附近的区域和路段,经常有人出地铁站后迫不及待地点上烟,便走边吸,这样也会影响很多人。希望今后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少,无烟健康环境越来越普遍。

吕先生,52岁:最近我很尴尬,在办公室吸烟被同事说“不”了。我以前还真没意识到,不吸烟的同事对我意见这么大,他们不敢直说,现在借用“控烟令”旁敲侧击。不能自由地吸烟真的很难受,频繁走出去吸烟又很不方便,所以我准备逐步减少吸烟量。如果能成功戒烟,对人对己都是件好事。

李女士,63岁:我丈夫是杆“老烟枪”,每天两包烟,怎么劝都不听。自从控烟令实施后,他在外面吸烟经常碰壁,现在已经收敛了许多。看到宣传,他也更清醒地认识到吸烟危害自己和家人健康,加上最近咳嗽越来越厉害,他已经打算去看戒烟门诊了。如果控烟令早点实施就好了!

专家点评

唐琼: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八条的核心精神是防止烟草烟雾,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适当时在室外一些区域禁烟。全球180个缔约方签署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于2006年1月9日在中国生效,生效5年内应通过法律实现。从履约的角度看,我国现有18个城市正在进行控烟立法,北京、深圳、上海已经实施“屋顶下全面禁烟”。控烟修法确定了规则,虽然在短时间内不一定所有人都能做到,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上海市民特别具有契约精神,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上海一定可以做到共建共享无烟健康环境。

控烟执法:首周罚款近20万元

唐琼:3月1~7日是《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修正案生效实施后的首个专项执法周。期间,各级卫生监督、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市场监管、公安治安等主要控烟执法部门有计划地对前期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控烟问题场所,以及12345市民热线接到投诉较多的控烟难点领域,连续开展重点执法。对其中控烟问题突出的96家场所责令整改并立案调查,罚款共计19.71万元,当场教育并处罚违法吸烟个人38例、罚款共计2150元。

“控烟新规”生效后,市民控烟投诉骤然增多。3月1~7日,12345市民热线共接到控烟工单2483件,其中投诉举报类工单1461件,反映出新规生效后,市民群众对无烟环境的关注和需求。

俞丹艳:“控烟新规”实施后,松江区采取专项执法、部门联动、媒体跟进的方式,壮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控烟舆论声势,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为了更有效地开展控烟执法工作,区健促办还建立了控烟志愿者微信群和执法微信群。日常生活中,控烟志愿者发现问题会立即在群里反馈,我们马上反馈给相关执法部门,执法部门处理后,又会将处罚情况等结果反馈给我们和志愿者,形成了良性循环。

其实,执法只是手段,最终目标是为市民营造无烟的健康环境。自2017年初开始,松江区健促办就联合各部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各类主题的宣传活动,做到广动员、广覆盖、控烟活动人人参与。比如,我们向全区各小区楼道、窗口单位、各禁烟场所发放海报16万张、禁烟标识2万张;在医疗卫生机构、大型商场、KTV、网吧等场所投放控烟公益广告;开展社会志愿者招募、糖果换烟蒂大型志愿者行动、控烟文艺作品征集展示等活动;策划拍摄《无烟松江,我支持》微视频;组建控烟培训师资,开展行业控烟培训;利用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健康单位等载体,开展控烟知识讲座、戒烟心得交流等活动,增强市民自主戒烟的意识和能力……

周拟:为了巩固控烟成效,青浦区安排了五支队伍抓长效监管:一是100名控烟志愿者;二是结合文明城区创建的区文明办市民寻访团;三是结合国家卫生区复审巩固办的第三方暗访队伍;四是卫计委聘请的第三方控烟监测队伍;五是控烟执法队伍,尤其是卫生监督部门,承担了“兜底”执法的重任。

执法案例1:娱乐场所未尽劝阻义务,被罚2000元

3月7日,松江区执法部门在一家娱乐场所检查时发现,一帮小青年在一间包厢内吸烟。经劝阻后,吸烟者马上将烟掐灭了。执法人员巡视一圈后再回到该包厢,发现他们又在吸烟。考虑到吸烟者是在校学生,执法人员对他们进行了宣传教育,但娱乐场所因设置烟具且未尽到劝阻义务,被罚款2000元。

执法案例2:在小商品市场吸烟不听劝阻,被拘三天

3月20日,谢某和妻子到嘉定小商品市场内购物。谢某无视市场内的禁烟标识,一边闲逛一边吸烟。商户徐女士上前劝阻,反遭谢某恶言相向。徐女士找来保安,保安反复劝阻,但谢某仍然我行我素。于是,保安将谢某带到保安室并立即报警。警方到场后,将谢某带回派出所询问,核实情况后,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对谢某处以行政拘留三天的处罚。民警表示,依据“控烟令”和“消防法”,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特别是小商品市场、加油站等消防重点管控区域,严格禁止吸烟,在此类场所吸烟并且不听劝阻的人,将会受到更为严厉的处罚。对于自己在室内公共场所吸烟并不听劝阻的行为,谢某后悔不已:“没想到在那里吸烟的后果这么严重,打算把烟戒了。”

戒烟门诊:从门庭冷落到逐渐“热闹”

刘宏炜:很多人心里想着戒烟,但是缺少一个理由。不少“老烟民”往往在家里人或自己患有肺病后,才会痛定思痛、决定戒烟。然而,吸烟不仅是一种不良习惯,更是一种病——慢性尼古丁成瘾性疾病。戒烟绝非易事,100人中只有3人能靠毅力成功戒烟。但戒烟再难,也不能纵容吸烟、放弃戒烟。医学支持可以大大提高戒烟成功率。为了劝导别人戒烟,我总结出一套秘诀:有的放矢说危害、逐字逐句驳谬论、推心置腹转观念、真凭实据说烟瘾、春风化雨来戒烟。

如今,戒烟又多了一个理由——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我院自从2008年开设每周一次的戒烟门诊以来,一直门庭冷落,一个月往往只有1~3个病人。但从去年开始就不一样了,每周都有2~4个病人,最近更有增多的趋势,每周有5~10个病人。不少本来还在犹豫的朋友,现在都下决心戒烟,主动打电话给我寻求戒烟帮助,也有很多医生同事带着亲戚朋友来咨询我这个“戒烟大夫”。

3月1日下午的戒烟门诊,有一个朋友匆匆赶到戒烟门诊找我。他父亲患有肺癌,几个兄弟都因此戒烟了,但他没戒。当天,他在一家餐厅吸烟被罚了,终于下定决心即日起戒烟!虽然被罚,但她的妻子很开心:“罚得好!如果早点被罚,就会早点戒烟了!”

在我建立的“一起来戒烟”微信群中,经常有人报喜讯:“谢谢你,刘医生!一天两包烟的我现在一支都不吸,说句心里话,有你真好!”最近,我还收到一张来自心血管科的会诊单:“患者有吸烟史多年,多次戒烟失败,要求贵科刘宏炜医师协助患者戒烟。”

周剑平:我每周三下午的戒烟门诊,以前的就诊人数一般为3~5人,每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前后会多一些。自从今年3月1日以来,来要求戒烟的人明显增多,每次就诊人数为10~20人。很多人以前也想戒烟,但没有信心,不知道有戒烟门诊,缺少戒烟的医学支持。现在,上海公共场所控烟范围扩大,烟民可以自由吸烟的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在法律法规、健康宣教和戒烟门诊的“三方合力”下,越来越多的烟民加入到戒烟队伍中,戒烟信心大大增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戒烟成功也非一蹴而就。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烟民愿意放下手中的烟,戒烟门诊也可以为大家提供个体化的戒烟指导。

王晓丹:3月1日起新修订的控烟条例一实施,3月2日的戒烟门诊就“热闹”不少,首次来就诊的烟民有近10人,加上随访的老病人,一共有近20人。下午4时多还有人挂号,直到快5时门诊才结束。其中一人坦陈,他在电信公司的机房工作,单位领导明确规定以后不能在室内吸烟了,他决定戒烟。坚持了大半天没吸烟,结果烟瘾难耐,浑身不舒服,感觉单靠自己的意志戒不掉,赶紧到戒烟门诊寻求帮助。

总体来看,自从3月份以来,戒烟门诊每周接诊的病人约比以前增加了20%。广泛、深入的宣传,让很多人对吸烟、“二手烟”、“三手烟”有了更科学的认识,求助戒烟门诊的人也多了起来。

猜你喜欢
谢某公共场所戒烟
教育不当引发学生自杀,学校承担一定责任
戒烟文
关于绑架罪的实例分析
基于ARM的公共场所智能保洁车控制系统的设计
公共场所 不能乱来
戒烟
支持公共场所禁烟为自己为他人
公共场所禁烟迈出一大步
温柔的陷阱
Good Ange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