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欣
说到巴基斯坦,中国人的第一反应通常是“巴铁”,确实,中巴两国的关系用“铁哥们”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从2008年汶川地震的风雨同舟到“中巴友谊隧道”投入使用,从瓜达尔“改革开放”到卡洛特水电站的“中国元素”,可以说,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交往,中国和巴基斯坦已经描绘出了一种国与国外交关系中的最佳“情景”。
讓“巴铁”变“巴金”
在巴基斯坦的官方语言乌尔都语中,“中国人”和“糖”有着十分近似的发音——都是“秦尼”。因此在巴基斯坦,中国人便被视作是其天然“蜜友”;而在中国,中巴之间的关系则被言简意赅地总结为“巴铁”。
2008年汶川地震,巴基斯坦义无反顾搬空了国家战略储备的所有帐篷,一共22260顶,捐赠给中国。为了放下更多的援救物资,甚至把飞机的座椅全拆了,救援队集体坐在走廊。
巴铁并非一日炼成的,而马云近来的一系列动作则致力于让“巴铁”变“巴金”。
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近日来到阿里巴巴西溪园区访问,不仅和马云深聊,双方更是联手签订合作备忘录,将携手通过电子商务促进巴基斯坦中小企业全球化。
其实,早在1月份的达沃斯论坛,两人就曾深度畅谈。对于马云提出的eWTP(电子世界贸易平台),谢里夫总理大力赞同。阿里巴巴承诺,将向巴基斯坦输出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的经验,帮助巴基斯坦的商品销售到中国乃至全球市场,建设一条数字丝绸之路。
由于历史原因,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步履蹒跚,如今的巴基斯坦就像电商拓荒期的中国:百业待兴却又起步维艰。年轻人占总人口三分之二,银行开户人口仅15%,手机普及率却高达80%,市场空间巨大同时又缺乏基础设施。而马云提出的eWTP,正是为了支持全球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年轻人,在参与全球经济中占据一席之地。
正如马云在签约仪式中所说,“92%的巴基斯坦人认为中巴之间the iron brotherhood will never go rusty(巴铁不是一般的铁:自带除锈)。我觉得不生锈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让铁变成真金白银才行!”
中巴经济走廊上的“惊喜”
2013年底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计划,中巴经济走廊就被视为“一带一路”的枢纽,中巴的特殊友谊也引起了国际关注。
在这条经济走廊上,运载中国商品的货车沿着2700公里山路南下,穿过巴基斯坦,直抵瓜达尔港,卸下来的货物将在那里装船运往非洲、中东及欧洲市场。在历史上,连接亚洲和中东的丝绸之路曾长期为两地带来财富。
巴基斯坦计划发展部部长阿赫桑·伊克巴勒称:“旧有战略伙伴关系正演变成经济合作伙伴。中国十分有远见……一个新的地区集团正在形成,它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拥有30亿人口,而巴基斯坦可以成为它的(经济)走廊。”
在巴基斯坦北部,该经济走廊已初具规模,蜿蜒的公路像长蛇般穿过高山、冰川和嶙峋的峡谷。在这条路上开车的司机们有时能看到古丝绸之路驴道的遗迹。到15世纪时,贸易商人们已经在这条路上跋涉了至少600年。该路被称为世上最危险道路之一,为了修缮此路,中国已花费上百万美元。为使公路更加安全,中国工程师在崇山峻岭中凿出多条隧道,其中好些都被冠以“中巴友谊隧道”之名。此外,他们还架设桥梁,竖立护栏,并为危险路段修筑了混凝土悬顶(发生山体滑坡和雪崩时,悬顶可将滚落物朝远离公路的方向疏导)。
“中国人无所不能,他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造福于人民。”当地人民赞叹道。阿塔巴德湖形成于2010年,当时,巴基斯坦北部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被阻塞的罕萨河淹没了喀喇昆仑公路和周围的村庄。后来,中国在长达13英里的堰塞湖南端开凿了4条大隧道,重新疏通了公路。
60岁的牧牛人阿米尔·乌拉·贝格说,上世纪七十年代喀喇昆仑老公路刚通车时,他家的交通工具还是马驹和骡子,还要穿羊毛外套来保暖。但现在,他骑着摩托车去赶牛,晚上则睡在中国制造的合成纤维抗寒睡袋中。“这条公路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他说,“我希望中巴经济走廊也能带给我们同样的惊喜。”
从瓜达尔“改革开放”到卡洛特水电站的“中国元素”
瓜达尔是位于巴基斯坦西南海岸边陲地区一个贫穷的小渔村,其所在的俾路支省也是巴基斯坦最为贫困、最为落后、人口最稀少的省份,它东临伊朗,北与动荡不安的阿富汗接壤。该港口是带动贫困落后的俾路支省乃至整个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希望。
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旗舰项目,瓜达尔港建设及其速度备受全球媒体关注。2013年,中国取得瓜达尔港40年的商业经营权。仅用了2年时间,瓜达尔港的基础设施建设就初具雏形,从2015年4月正式开始商业运营。
巴基斯坦技术交流与合作公司总经理西迪克·乌尔·拉赫曼·拉纳把中巴经济走廊视为中国的第二改革开放,他认为瓜达尔港就像改革开放以前的深圳,如果沿线能发展起来几个工业城市,整个阿拉伯海的市场都将在那边。
除港口建设外,中国政府还将为巴基斯坦的能源基础设施融资。电力不足一直是困扰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电力供应不足导致巴基斯坦各地区需要轮流停电,而长达12-20个小时的停电严重影响着巴基斯坦工业和居民生活。该国每年因电力缺口所导致的GDP损失高达135亿美元,占其GDP总值的7%。
2015年4月21日,巴基斯坦吉拉姆河卡洛特水电项目拿到了中国丝路基金成立以来第一笔投资,该项目总金额约为16.5亿美元。
卡洛特水电站位于巴基斯坦北部印度河支流吉拉姆河上,装机容量72万千瓦,是巴基斯坦第五大水电站,也是“中巴经济走廊”首个水电投资项目,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在建最大绿地水电项目,预计2020年投入运营。
在卡洛特,中国元素随处可见,它像一个窗口在巴基斯坦的土地上展示着中国企业的风采。施工现场的风管、水管、电线、电缆支架全部采用测量仪器放点,把水平度控制在1厘米之内;施工现场设有垃圾桶,收集所有零星垃圾;现场配备专门吸烟室;配备标准化、环保型移动厕所。项目中的当地高级雇员对中国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有着很高的认同度。巴政府官员对电站建设速度也不止一次表示“不可思议”。
此外,中国工商银行还向巴基斯坦的四个电力项目提供了近43亿美元的贷款。“这些协议将给我们的经济基本面带来一个巨大的变化。我们是一个有着两亿人口的市场,这些基础设施将帮助我们顺利并入到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轨道上,将增强我们对外部投资的吸引力。”卡拉奇Topline证券公司首席执行官穆罕默德·苏海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