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其实也叛逆

2017-06-12 01:55杨照
读者·校园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卫国司马国君

杨照

读经典,从一个“电影梦”谈起

30年前,我正在读大学四年级,干过一件非常有意思但很出格的事。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人生最大的梦想,也可以说是那个年代台湾的许多文艺青年共同的梦想,就是拍电影。

在大四的那个寒假,我22岁。看完《上海滩》之后,我就产生了一个梦想。我花了7天的时间,写完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个电影剧本。这个电影剧本叫《孔子传》。

然而30多年过去了,我的这部电影还不知道在哪里。不过后来,有一个对于我来讲非常奇怪的具有反讽意味的巧合,就是演《上海滩》男主角的周润发拍了一部《孔子传》,我看着周润发演的孔子,看着看着浑身开始越冒冷汗:《孔子传》能这样拍吗?我赶快回到家把我写的《孔子传》拿出来,我还是觉得我写得比较好看。

孔子的真性情是他最大的特色

我的电影好看在哪里?我找到了一个好的切入点去描述孔子。开场的那一幕,我写的是《子路之死》。你们认识子路吗?我一直认为,如果想了解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论语》里面所有跟子路有关的段落通通拿出来读一遍。

在我的电影剧本中,我让孔子回想起子路跑过来对他说:“人家说你像一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啊。”孔子笑笑说:“我是啊。”我为什么会让孔子回想起这一段?因为这在孔子跟子路的师生关系当中,不是一个特例,而是经常发生的事。

比如说孔子到卫国去,觐见了卫国国君,卫国国君向孔子问政,问国家的治理方法。孔子就回答:“必也正名乎。”翻译成白话就是:“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就是应该叫什么。”子路在旁边听着,突然转过脸来,跟老师说:“你怎么会这么迂腐啊,你到底在回答什么?”子路就是这样对待他的老师的。

还有另外一个更有名的故事《子见南子》。南子在卫国是一个颇具争议的美女。孔子到了卫国之后,南子就叫孔子去见她,孔子去了,子路就跟老师翻脸了。南子是卫国最重要的幕后掌权者,所以,子路的意思是说:“你宁可走后门,去拉裙带关系,就是为了让卫国的国君任用你吗?你就这么卑鄙吗?”在《论语》里面,孔子的反应是:“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用今天的语言来说的话,孔子就是在发誓,他的意思是说:“如果我真的像你说的这样,那我便受天打雷劈!”

一个讲“礼”却会“耍赖”的老师

我的电影剧本里面写了《子路之死》那一幕。在我们通常见到的历史记载中,当孔子知道子路去世的时候,场景很感人,这很可能跟你们认为的孔子的形象是完全不一样的。在《礼记》里面清楚地写着,当使者告诉孔子子路已经去世的时候,孔子最重要的反应是“哭之恸”,这个“恸”在古文里面是有明确的意义的,所谓“恸”,就是悲哀之情超出了礼所允许的程度。

因此,弟子之所以跑过去跟他说“老师,你太伤心了”,是因为他要用这种方法,一方面来安慰老师,另一方面拉住老师。弟子们说:“老师,你一辈子都在教我们什么叫作‘礼,什么叫作‘不逾礼,‘礼最重要的精神就是节制,人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够过分。”但是孔子听了之后有什么反应?他就“耍赖”,说:“我有吗?我太伤心了吗?”

子路被剁成了肉酱,死得非常惨。所以,孔子从此“覆醢”,他一辈子都不要看到肉酱,绝不吃肉酱。当然,事实上一辈子也没剩下几年了,第二年,孔子就去世了。这是他在晚年所受到的一个巨大的打击。

你想要孔子这样的老师吗?

孔子是一位从来不问有标准答案的问题的老师。这位老师也从来不给标准答案。后来的人就说:“为什么同样是弟子问‘仁,孔子会给出几十种不一样的答案啊?”因为孔子是一个教“礼”的人,是一个彻底真性情的人,内心有非常明确的东西,而不是一个真理制造机。

因材施教的老师——“司马牛问仁”

比如说,在《论语》里面,有并列的两条,前面一条叫“司马牛问仁”,接下来的一条叫“司马牛问君子”。因为老师认为“仁”的最高境界就是这个“仁”字,所以司马牛问到底什么是“仁”,孔子的回答是:“仁者,其言也讱。”翻译过来是:“什么叫作‘仁呢?不爱说话,说话很慢、很笨的,就是‘仁。”

也许这个答案有一点儿怪,司马牛当然也觉得很怪,就又问:“只要说话笨一点儿就可以当仁者了吗?”如果单纯只有这一条,那我也觉得很怪。但有趣的是,后面又有一条,主角还是司马牛。司马牛问孔子:“什么是君子?”孔子就回答:“君子不忧不惧。”司马牛立刻又问:“不忧不惧就能当君子了吗?”

你们知道把这两条放在一起,我们读到了什么?在汉朝,司马迁已经帮我们读好了,在《史记》中,他形容司马牛这个人最大的特性就是焦躁、没耐心、爱顶撞老师。所以,你们知道这两条是什么吗?是老师的幽默感。司马牛这个人呢,一天到晚不用大脑思考,每天就在那里凭直觉来判断老师的话,所以孔子就故意修理他。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老师跟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老师知道自己的学生的毛病在哪里,而且也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对付这个学生,给他一种什么样的教诲。

最爱的学生颜渊——“不迁怒,不贰过”

你们想要这种老师吗?这位老师还有一点很麻烦,那就是如果用我们今天的标准来看的话,这位老师显然不太欣赏学霸。子贡就是学霸,但孔子并不是特别欣赏子贡。

他真正最欣赏的学生是谁?是从来没有做过任何一件我们以今天的标准来看是有用之事的学生,这个人就是颜渊。他评价颜渊用了很关键的六个字:“不迁怒,不贰过。”这有那么了不起吗?

“不贰过”,就是“我犯过的错,我就犯这一次”,有几个人能做得到?另外一件事情更了不起、更難,叫“不迁怒”,意思是这事归我,就是我的,我不会埋怨别人。

当我们在讲道德守则的时候,我们碰到的最艰难的一件事情,是道德律令的相对性。

道德中有自律和他律,在绝大部分时候面对道德的他律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规避掉他律。但其实不一样的人,对什么是正确的事情,会有不一样的标准和做法。了不起的就是,在这种时刻孔子对弟子说:“就照你的标准吧。”

“不贰过”的最难之处在于,这个“不贰过”的标准是你自己内心的标准,你不是为了对谁有所交代,而是在心里真正认为自己错了,你能够产生这样一种巨大的力量,从此就不再做这件事情、不再犯这个错误了。

孔子作为一位老师,竟然认为他教出来的最杰出、最了不起的学生,是一个“不迁怒,不贰过”的学生,可见其他的对于他来说没有那么重要。

“变成不一样的自己”才是学习的快乐所在

孔子这位老师的真性情,是他最大的特色。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要如何做一个快乐的人,但是他所教的内容跟我们今天所认知、所理解的完全不一样。孔子讲到的所有的快乐,都跟“学”有关系。比如说“学而时习之”,这个所谓的“习”并不是回家复习备考。

“习”意味着我要把自己所学到的东西用到我自己的身上,变成我这个人的一部分。在这个时候,你会得到最大的快乐。是不是真正地学习,依照孔子最关键的标准,那就是看你学的东西,有没有让你变成不一样的人。不是为了自己而学习,而是为了让自己变成一个更好、更丰富的人而学习。对于孔子来说,所有的这些东西都跟这种学习有关,他所有的“乐”全部跟这个“自我不断地学习转化”有关系。

孔子不是我们当中的一分子

因此,我极力反对用现代的眼光去阅读经典。你要认识孔子,就必须在心里面和孔子有一个基本的距离。你要知道,孔子不是我们当中的任何一分子,因此,他可以教我们更多的东西。他可以教我们,在我们今天视之为理所当然的这样一个环境之中,我们所相信和遵循的并不是那么理所当然。

在我们今天所处的这样一个时代,没有一位老师是这样教学生的,也没有一位老师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看待、对待学生。所以我们可以重新思考,什么叫作“老师”,什么叫作“学”;作为一个人我们所能够拥有的最大的成就,以及我们所需要去追求的最大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看到和我们不一样的生命情调

读经典,一方面在文化价值层面,它强化提升我们必须要有的品位;但是读经典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它把我们搬到我们很不熟悉的环境当中,让我们看到很不一样的生活态度。

如果我们用这种眼光,就不仅是读《论语》,不仅是在读孔子和子路的这些故事,我们还会看到和我们不一样的生命情调。我们读春秋战国时期的许多文献,就会知道,有一些事情是我们非常不熟悉的,那是一个奇怪的时代,最奇怪的一件事情是,那个时代的人好容易死啊,动不动就死掉了。

我随便举一个例子,是《左传》里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大臣得罪了国君,国君气得不得了,找了一个刺客,让刺客去杀这个大臣。刺客一大早就跑到大臣家里准备杀他,但是被吓了一跳——这个大臣已经穿好了朝服,坐在那里打盹儿。为什么?因为马上要上早朝了,所以他早早就起来,宁可坐在那里打盹儿,也不愿意把时间搞得匆忙。他如此认真地看待自己作为一个大臣的义务和职责。

这个刺客一看他是这样一个恪尽职守的人,便下不了手。他不能杀了好人,但是又不能背叛对国君的承诺,怎么办?文献中就只有四个字——“触槐而死”,身边有一棵大槐树,他一头就撞了上去,把自己撞死了。

你们一定会说,哪有这种事?怎么会有这种人?他们真的跟我们非常不一样。在他们那个时代,活着没那么重要,原则、信念、思想、信仰,都比单纯地活着更重要。

经典是“高贵人格的宝籍”

因为这样,他们活出了非常不一样的人格,活出了非常不一样的人生姿态。他们为了原则、为了信仰,连自己的性命都不顾了。我只能够用我有限的词汇来形容,这叫作“高贵”。

我一点儿也不鼓励大家用这种方式来选择自己活着的方式,但是我真的深切地相信这样的感受——一个人知不知道除了活着之外,还有什么更有价值的东西;一个人心里有没有这种高贵的标准,必然会影响到他的生活状态。如果我们只是浑浑噩噩地活在当下的时代,那我们就不可能了解这种高贵。

经典为什么可贵,或者说经典为什么有意义,对于我来说,它是经过了时间的淘洗,这是文明的共同的标准。它可能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但是它必然蕴藏着我说的高贵人格的宝籍。如果我们用这种心情去阅读经典,那么,我们就会认识跟我们有着很不一样的生命情调的各种不同的人。

在人类文明当中,哪有这么多我们可以不经过翻译,便直接可以读的2000多年前的文献!这些是宝贵的财富啊!这些是20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人所留下来的高贵人格的宝籍。在你看了很多之后,我才不相信,你還一直停留在原来的那种生命的情调当中。

对于我来说,读经典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通过读经典,我明白,如果自己单纯地一直用目前这种方式活着,那是多不值得啊!我可以活得更丰富、更有意义、更像样一点。

(本文节选自作者于2016年9月16日在清华大学的演讲)

猜你喜欢
卫国司马国君
按兵不动
师旷劝学
“司马”本不是姓
卫国的生存之道
“司马”原来是官名
弱国不天真
狂泉
狂泉
暗恋也是一种成长
“司马”最早是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