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工会签名轴》二三事

2017-06-12 22:02王锦厚
读书文摘 2017年6期
关键词:张治中郭沫若委员会

王锦厚

《文工会签名轴》,是在文化工作委员会庆祝成立举办的一次盛大招待会上全体出席者的签名,全称应该是“政治部招待陪都文化界、新闻界晚会来宾题名”。签名事项由当时的经办单位文化工作委员会负责,因此,习惯称“文工会签名轴”。它是一件极其珍贵的国家一级文物,记载着周恩来、郭沫若抗战期间的一次重大活动,透露了不少历史信息,是研究抗战史、特别是文化工作委员会的绝好材料。

“失而复得”的故事

“四人帮”垮台后,上海文物清查小组一直在努力寻找 《签名轴》,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一九八三年七月找到,十六日归还给原珍藏者翁植耘。翁立即在长轴的左眉写上了如下话语:

一九四五年郭老嘱保存,一九六六年遭劫,一九八三年七月十六日失而复得,谨献北京郭沫若故居。

翁植耘藏(收藏者印章)

短短的几十个字,却包含了无限的感慨。

据翁植耘说:招待会后,《签名轴》 一直悬挂在天官府七号文化工作委员会的大厅里,另一边则挂着田汉手书的一幅顶天立地的行书大中堂。行书气冲霄汉,备受周恩来和其他文化界同志的赞赏。一次周恩来来到文工会,看了郭沫若和田汉补题的两首诗,不禁发出感慨,说:“郭先生的‘笔剑无分同敌忾,胆肝相对共筹量这一联好!”“寿昌的诗更富感情,‘天下几人锅有米?川中今亦食无盐一联道出了人民的疾苦。”1945年4月1日,文化工作委员会被迫解散,在安排善后工作时郭沫若和冯乃超同志将 《签名轴》 等文物交时任文工会秘书的翁植耘保管。新中国成立,翁向郭沫若汇报过 《签名轴》 珍藏的情况,郭叫他继承保管。1958年, 翁被错划为右派,失去了外间一切联系。但仍然将它珍藏着,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家先后五次被抄,珍藏文物,散失殆尽。《签名轴》 也被抄走,下落不明……

《签名轴》 的珍藏者翁植耘,何许人?名泽永,字植耘,浙江宁波人。文工会首任秘书,一个很有背景的秘书。所谓背景,原来他是陈布雷的亲外甥。陈布雷,当时身为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次长,蒋介石侍从二室主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副秘书长……如此背景,翁本可以在仕途上升官发财,然而,他放弃了,投向了進步事业,作了郭沫若在文化工作委员会首任秘书, 与郭沫若“共事数载”,有密切接触,有较多了解……喜爱书法,特别是郭沫若的书法。如他寄给笔者的一个复印件中所说:“郭沫若的书法手迹,我保存好几幅,见到过的则难以计数,很多是在当面看着郭老挥毫的。”

《签名轴》 原件后来捐献重庆市博物馆。2014年9月3日起,重庆市将它作为国家一级文物在三峡博物馆陈列展出,引起观众的普遍注意和重视。9月4日的 《重庆日报》 还在 《“抗战岁月”还原真实战时重庆》 文中对它作了重点报道。

空前绝后的 《签名轴》

一九四〇年十二月八日重庆 《新华日报》 以“文化界空前盛会政治部招待文化新闻界”为题对“盛会”作了报道:

政治部部长张治中、副部长梁寒操王东原、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郭沫若、第三厅厅长何浩若五氏,昨晚假中国电影制片厂招待渝市文化新闻界人士举行空前热烈之盛大晚会。到于右任院长孙哲生院长及黄炎培、沈钧儒、章伯钧、周恩来诸等文化新闻界人士共三百五十余人。

其实远远不止三百五十余人。这里说的是记者发稿时“轴”上的签名人数。到底是文化界新闻界哪些人?尽管有人对 《签名轴》 进行过研辨,由于签名者字体不一,大小各异,很难研辨识,到目前为止,似乎尚无准确答案。

然而,弄清签名者将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我作了一点尝试,对签名作了辨认。他们是:

周恩来、黄炎培、沈钧儒、陶行知、于右任、章伯钧、阎宝航、邹韬奋、邓初民、陈望道、张申府、冰心、黄少谷、阳翰笙、李公朴、史良、曾虚白、田汉、冯乃超、洪深、茅盾、老舍、郑伯奇、马宗融、翦伯赞、沈志远、尹伯休、胡风、蓬子、吕霞光、叶籁士、徐步、蔡家桂、凌鹤、李可染、丁正献、柳倩、臧云远、安娥、沙梅、王琦、蔡仪、朱洁夫、尚钺、罗髫渔、朱海观、施白芜、胡仁宇、高植、石啸冲、翁植耘、钱文桢、黄序庞、力扬、乐嘉煊、霍应人、先锡嘉、白薇、万迪鹤、李广才、邢逸梅、绿川、刘巍、韩光、秦侠农、王孝宠、徐进之、于立群、丁月秋、杨鸿礼、陆坚毅、谭文选、常任侠、徐寿轩、马彦祥、孙师毅、刘明凡、陈乃昌、刘启光、辛汉文、刘希宁、李嘉、赵启海、高龙生、郑用之、傅承谟、罗真理、孙杰、郭宝祥、张宗元、黄芝冈、李泽普、卓云林、吴作人、舒展、高集、徐盈、余克稷、王伯龙、陈尧圣、吕志澄、戈令、冯当波、王忍之、朱茂生、章骏锜、周光驰、黄微、吴茂荪、彭子岗、吴树琴、浦熙修、汪日章、史靖、黄洛鄰、唐性夫、苏怡、黄印文、张良马、杨丙初、曹谷冰、陆晶清、林辰、滕杰、萨空了、陈和山、张维龙、闻廷耀、吴子游、唐国祯、周家岳、林桂园、许泳平、吴藻溪、张元松、李廷英、丁聪、杨炳长、胡秋原、刘尊棋、吴敏、李绍林、郭春涛、吴遵明、沙夏、应云卫、梅林、王德亮、张光宇、金长祐、陈廷怀、孙炳炎、胡树琴、宋如海、华林、许超、彭哈、何联奎、朱世训、李小梅、关良、王绍维、宋裴如、徐辅德、陈北鸥、韩鸣、孟君谋、卫聚贤、叶以群、林国华、葛一虹、杨邨人、朱德如、谢友兰、汪竹一、吴文藻、徐仲年、许君武、刘清扬、罗教、张书旃、何公敢、王卓然、郭宋泽、高兰、张道行、刘芳、范扬、郭秀仪、于毅夫、陈纪滢、吴毅、赵汉行、吕少春、何树元、许涤新、谷正冈、康泽、施复亮、长虹、丘哲、陈赓雅、李季谷、王泊生、林明哲、光未然、鲍宕、张如海、孟健民、王乃吕、亦五、张颖、潘梓年、罗荪、谢仁钊、李长之、王艽生、何容、白萍、李剑华、赵鹏升、曹靖华、朱洁之、童世纲、张白山、张西曼、赵敏生、沙林、石部带代子、王云阶、任钧、陈鲤庭、侯外庐、张道藩、郭一予、李仲华、林贤予、方殷、王觉源、张九如、叶飞岚、刘雪庵、李仲平、潘刁农、吴道明、郭泽华、赵慧深、张德流、陈烟桥、胡绳、沈起予、徐世勋、王平陵、周文、杨毅夫、吴克坚、凤子、王炳南……

这个无法辨认全部人员的名单,几乎揽括了当时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各行各业在重庆的所有名流。在抗战史上,即使新文化运动史上,如此众多,不分党派、不分行业的名流同时出席一个招待晚会,实属罕见,不但可谓“空前”,而且完全可以说“绝后”。

据翁植耘说:可惜签名台仅设两只,因此有一部分人漏签。看来有五分之一左右的人漏签了,一望便知的如孙科、张治中,轴中就没有名字。又如曾家岩五十号和 《新华日报》 社的同志。在我的记忆中:董老、邓颖超同志、章汉夫、徐冰、石西民、陈家康等同志,那天都参加了,而未见他们的名字。郭老题诗中说“晚会来宾题名者四百余人”是准确的。横轴裱成时郭老加题了“政治部招待陪都文化界新闻界晚会来宾题名”,“廿九年十一月七日于纯阳洞电影制片厂”(应该是十二月七日) 两行字。12月21日郭老和田汉兴来,各赋七律一首,并加说明,裱在一起,内容如下:

四百余宾聚一堂,水银灯炷竞辉煌。

慰劳血战三杯酒,鼓舞心头万烛光!

笔剑无分同敌忾,胆肝相对共筹量。

醉余豪兴传歌曲,声浪如涛日绕梁!

晚会来宾题名者四百余人,宾主相洽,极一时之盛,酒后寿昌、老舍、浅哉、彦祥诸兄先后曼声作歌,佐以话剧及电影,直至夜阑始散,至今思之,犹有余兴,因赋此律。

十二月二十一日郭沫若题

田汉同志在横轴后面也题了一首七律,如下:

紫电银涛发四檐,一时群彦见毫纤。

果然酒令如军令,敢说枪尖逊笔尖。

天下几人锅有米?川中今亦食无盐。

诸公且尽盈杯绿,好为民间达苦甜。

当夜部长演说,盛称笔杆之功,孙院长谈及食粮问题,尤得举座同感,盖各人都有一把辛酸泪也。

田汉

两首七律,生动准确地写出了“晚会”盛况空前,热烈气氛,充分表达了参会者的政治热情和抱负。

晚会是对蒋介石妄图“羁縻”进步文化人的阴谋的一次绝妙反击,更是全中国文化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到底的一次宣誓。

这些签名者都是历史最好的见证人,更是历史的参与者、创造者。《签名轴》 不愧为一篇鮮活的历史教材!

堡垒是怎样建成的

文工会是国共两党斗争的特殊产物。从诞生到解散,每一步都充满了斗争。张治中称它为“租界”,文化人称它为“解放区”,左翼人士视它为战斗堡垒。就是这个在敌人心脏的战斗堡垒,以特殊的方式为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了特殊贡献!

文工会成立于何时?如何成立的?怎样向外界宣布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事件的进程吧:

九月一日

新任政治部长已于昨日到部视事。(中央社发布消息,9月2日重庆各报相继刊载。) 张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着手处理原三厅的人马。

九月初

张治中一上任,周恩来便去找他,对他说:“第三厅这批人都是无党无派的文化人,都是在社会上很有名望的。他们是为抗战而来的,而你们现在搞到他们头上来了。好!你们不要, 我们要!现在我们准备请他们到延安去。请你借几辆卡车给我,我把他们送走。”张治中听后就说:“等我报告了蒋委员长再说。”(阳翰笙:《风雨五十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10月版。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2月1版)

九月初

没隔几天,蒋介石突然召见郭沫若、阳翰笙、冯乃超、杜国庠、田汉等原第三厅的主要负责人。对他们说:现在正是国家用人之际,你们不能离开。我们想另外成立一个部门,还是由第三厅的人参加,仍然请郭先生主持。接着,蒋介石的机要秘书李维果对他们说:委员长的意思,部里成立一个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会的宗旨是对文化工作进行研究,现在研究工作也很重要,仍然请郭先生主持,请诸公参加,这样也就是离厅不离部嘛!(阳翰笙:《风雨五十年》)

九月初

阳翰笙等向周恩来汇报蒋召见的情况后,说:“蒋介石分明要把我们圈起来,怕我们去延安,你看怎么办?”周恩来听后,断然回答:“就答应他吧!他划圈圈,我们可以跳出圈圈来干嘛!挂个招牌有好处,我们更可以同他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展开我们的工作。”

他鼓励阳翰笙等说:“我们处在无权无势时,还能在地下干,现在有一个地盘给我们站住脚, 难道还怕干不成事吗?”(阳翰笙:《风雨五十年》)

九月七日

张治中约谈周恩来。

(1) 解释撤销三厅内幕;(2) 探知蒋介石召见郭沫若、阳翰笙、田汉、冯乃超、杜国庠等三厅主要人员情况及谈话内容;(3) 告知欲组建文工会,直属部长,专管文艺、对敌工作;(4) 欲请郭沫若主持。

九月八日

周恩来致郭沫若,如下:

沫若我兄:

顷间张文白部长约谈三厅事。我告以文化界朋友不甘受党化之约束,故当郭先生就三厅长任时,即向辞修声明,得其谅解,始邀大家出而相助。今何浩若就任三厅,无疑志在党化,与郭先生同进退之人,当然要发生联带关系,请求解职。文白当解释全部更换,系委座意见,王系陈荐,梁为公推,袁、徐虽黄埔,但新识,何则最后决定,亦非自荐,只滕杰任办公厅主任,乃文白旧识。文白又询兄见委座经过,我当据实以对。彼言翰笙等辞职已准,但仍须借重,必不许以赋闲。最后征我意见,我以在文艺和对敌方面仍能有所贡献,只不便在党化三厅方针下继续供职,但决非不助新部长。文白乃言可组文化工作委员会仍请郭先生主其事,直属部长,专管文艺对敌工作。我答以此容可商量,最好请文白亲与郭先生一商。彼言明晨下乡作纪念周,将顺道访兄一谈此事。我意文白谈及此事,当为奉命而来,兄不妨与之作具体解决。盖既名文委,其范围必须确定,文艺(剧场剧团仍宜在内)与对敌工作倒是两件可做之事,然必须有一定之权(虽小无妨) 一定之款 (虽少无妨)方不致答应后又生枝节也。除此,在野编译所仍宜继续计划,因文委即使可行,定容纳不了全部人员,而文化界留渝一部分朋友亦宜延入编译部门。究如何请兄酌之!

早安!

周恩來 九月八日夜

(周恩来:《文艺和对敌工作仍能有所贡献—— 致郭沫若》,《周恩来书信选集》 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1月1版)

九月九日

张治中于赖家桥晤郭沫若,商谈关于文化工作委员会事宜。

郭沫若根据周恩来信中指示精神,接受组织文化工作委员会。

九月十日

郭沫若完成 《文化工作委员会组织大纲拟议论》:

一、机构

直属于部长 (据张部长口头指示)。设主任委员一人、副主任委员一人、委员若干人,下分三组(一)文献编纂组,(二)艺术改进组,(三)对敌工作组。外加主任办公室。全体机构仿厅之组织而较小。

二、工作范围

关于编纂方面:

1.负责编纂较基本、较高级之战时文献。如《抗战一年》、《抗战二年》、《抗战三年》 之类。

2.负责编辑一种巨型之综合刊物。

3.负责编辑较基本、较高级之文化丛书。

关于艺术方面:

1.负责研究各种艺术部门(美术、音乐、戏剧、电影等) 之改进与实验。

2.负责指导本部直属各艺术团队之业绩并供给资料。

3.完成中国万岁剧场之建立,并负责经理。

关于对敌方面:

1.担任本部一切之对敌工作。

2.日本在华反战同盟划归本委员会监督指挥。

3.担任对敌工作人员之训练与督导。

三、经费

除一定之办公费经常费外,希望每月能有事业费 (此乃最低限度,能多当然更好) 二万元,在编配应进行之工作限度。

四、人选

除三厅被撤换同事得以参加并以原级待遇(据张部长口头指示) 之外,得酌量延纳外界人士以充实工作。

党籍不限。(此据张部长口头指示)

以上四项,如蒙核准,当再进行详细之组织方案。

廿九年九月十日于赖家桥

郭沫若 拟

(原件藏重庆市档案馆)

九月十三日

郭沫若致函张治中,谓:“本部直属电影放映总队总队长一职本由沫若兼任,兹以本部改组,沫若原兼职务理应联带解除,敬请命令公布。至总队业务,向由副总队长郑用之同志负责,所有移交手续应否责成该副总队长代为处理之处并乞钧裁。”张治中函覆道:“大函敬悉,电影放映总队长职务应准解除,并派何厅长接充,函交接事宜,已分令何厅长及郑副总队长分别办理矣。”(转引蔡震:《郭沫若生平史料摭拾》,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3年9月)

九月中旬

郭沫若拟订组织规程、编制及工作计划草案等,呈周恩来征求意见。

九月二十一至十月二日

政治部以“治用巴字”19200,19201,19203号公文分别发出派令,办理任免交接事宜。

十月八日

“治用巴字”19764号文拟设文化工作委员会并派郭沫若兼任主任委员、组织规程等件呈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蒋委员长:

拟设文化工作委员会并派郭沫若兼任主任委员呈文

一、事由:本部拟设文化工作委员会并派郭沫若兼任主任委员,检呈组织规程等件请核示由

本部为发扬战时文化,加强对敌宣传并提供关于国际问题之研究,拟设置文化工作委员会,并派本部指导委员郭沫若兼任主任委员,是否有当?理合连同组织规程及编制草案一并呈请

鉴核示遵。

谨呈

委员长蒋

附呈文化工作委员组织规程及编制草案各六份

政治部部长 张××

二、事由:函请贵指导委员兼任本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即希尅日组织成立由

本部为发扬战时文化,加强对敌宣传并提供关于国际问题之研究,特设置文化工作委员会并请

贵指导委员兼任王任委员,除呈会备案及加委外,相应核同组织规程及编制草案函请

查照即希対日组织成立为荷

此致

郭指导委员沫若

附组织规程及编制草案各一份

部长 张××

十月中旬

蒋介石以军事委员会指令令政治部

二十九年十月八日治用巴字第一九七六四号呈一件本部拟设文化工作委员会并派郭沫若兼任主任委员检呈组织规程等件。请核示由。

呈件均悉。准予备案。惟组织规程内尚有错字,编制表内官佐总数不符,经予修正。除饬函知军政部铨叙厅外,修正规程编制随令颁发,仰即知照。此后呈核附件,务须缮印清晰,校对无讹,然后上呈,以免贻误!是为至要。此令。

附发修正文化工作委员会组织规程及编制表各一份

委员长 蒋中正

十月十七日

张治中下达手令

聘 郭沫若先生为本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治中 十、十七

十月十八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命令

治机任字第十九号

二十九年十月十八日

本部

一、聘任杜国庠 尹伯休 洪深 孙师毅 □□□ 沈雁冰 胡风 郑伯奇 姚蓬子 沈志远诸先生为本文化工作委员

二、聘田汉 舒舍予 马宗融 吕振羽 黎东方 孙伏园 熊佛西 王芸生 张志让 王昆仑诸先生兼任本部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

右令

第三厅

部长 张治中

(以上关于文工会文件,源自2011年2期《郭沫若学刊》)

十月三十一日

《大公报》 抢先发表消息:

军委会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員会现已正式成立。大部人员均将移至城内办公。该委员会业张治中部长聘定。主任委员郭沐若,副主任谢仁钊、阳翰笙,委员有张志让、孙伏园、胡凤、茅盾、洪深、沈志运、马宗融、王昆仑、尹伯休、吕振羽、吕光霞、老舍、蓬子、郑伯奇、熊佛西、杜国庠、孙师毅等。依负责之可能改变,分专任兼任二种。又该部前副部长周恩来顷又被聘为指导委员云。

(1940年10月31日重庆 《大公报》)

十一月一日

文化工作委员会在重庆通元门天官府七号正式成立。

张治中说:

在文化委员会成立的时候,我还和他们谈了几个钟头。给他们解释安慰,并还约定和郭沫若两周谈话一次。谈话是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下进行的,大家都觉得满意。

当时我还曾和郭沫若先生说过一句笑话:“我特意为我们左派文化人建立了一个租界!” 这是笑话,但也可以反映出我的心意。(张治中:《张治中回忆录》,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华文出版社2014年4月)

十二月初

根据周恩来指示:要造一个声势,以显示我们的力量。经与张治中协商,并得到他同意, 以政治部名义召开陪都文化界、新闻界晚会,正式宣布文工会成立,并庆贺。

积极筹办十二月招待晚会。

十二月八日

《新华日报》 以 《文化界空前盛会政治部招待文化新闻界》 为题对“招待晚会”作了报道。席间张部长首先致辞,“深望今后诸先生更能努力在抗战建国两方面加强文化领导,则三民主义新中国之建立当在不远,希望诸先生多多与政治部联络”。最后举杯祝来宾健康!张部长便请郭沫若主任讲演:“抗战本身即为文化运动之发展,我文化界同人抗战以来,精诚团结,以发挥其无比力量,今后更盼加强团结,笔杆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文化工作委员会更望能与大众合作,并请多多帮助,本人愿全力追随。”郭沫若讲毕,张治中部长复请孙科院长讲话,孙院长在热烈掌声中致词:“人生须要两种粮食,一为物质食粮,另一为精神食粮,我们要靠工农大众给我们物质食粮,工农大众须要文化,要诸位给以精神食粮。正如张部长所说,抗战之所以必然胜利,是由于诸位在文化上给以启蒙与鼓动……抗战即是革命,因为我们抗战建国的主要方向是实现民有民治民享之三民主义。……我文化界人士掌握供应人民大众精神粮食之重责,如何教导人民建立民有民治民享之三民主义新中国,而与敌寇汉奸,贪污发国难财者作无情战斗,实为文化同人之唯一方向。”孙院长讲毕,鼓掌之声持久不息,全体来宾都感奋不已。

讲演毕,晚会开始,田汉、老舍、洪深、马彦祥等同志先后登台慷慨高歌。救亡歌曲、诗歌朗诵等,节目一个接一个。最后中国万岁剧团演出了独幕话剧 《未婚夫妻》,放映了一场魔术电影。至深夜始尽欢而散。

从这个过程,可以断定:文工会经过了两个多月的艰难筹备,11月1日成立,12月7日政治部举行招待会正式向外界公开宣布。一个红色堡垒建成,从此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心脏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战斗,到1945年4月1日被迫解散,为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作了特殊贡献!

(选自《新文学史料》2017年第1期)

猜你喜欢
张治中郭沫若委员会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二)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一)
跟踪导练(五)(2)
编辑委员会
郭沫若佚诗一首
让思维的花朵更绚烂
5G与Wi-Fi融合组网需求分析及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C-RAN的5G无线接入网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