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途径探讨

2017-06-11 15:33康谷
中国商论 2017年28期
关键词:中国企业国际化途径

康谷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我国企业要想真正做强做大、发展成为世界级的优秀企业,国际化或全球化仍然是其必由之路。但是企业国际化发展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国际化中产生了一些问题。如何合理运用全球战略和发展布局,使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道路更加顺畅,将是本文要分析和讨论的课题。

关键词:中国企业 国际化 途径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0(a)-061-02

1 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跨越、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技术管理水平的增强,在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国内“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等政策积极推动的环境下,中国对外投资迎来了黄金时期,中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此基础上,中国企业对生产要素进行全球性整合与配置的愿望日趋强烈;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引领下,“走出去”的步伐在加快,海外投资规模也在不断加大。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首次超过了外商来华投资,并且持续快速增长,使中国从一个海外直接投资的接受大国逐步转变成为对外投资大国。这些企业在铁路设施、港口机械、工程承包、能源开发、原料制造等国际市场上,开始享有主导性地位。客观地讲,中国企业已经初步实现了“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舞台上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2 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是一个非常复杂、甚至比较漫长的过程。简单地“走出去”并非难事,只要有钱就能够做到;但是,如果要实现合理的全球战略布局和运营,在海外目标市场扎下根,在当地的相关产业链“做上去”,实现最初“走出去”的战略绩效目标,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在已经“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中,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应该只有少数。

2.1 中国企业的海外市场开发能力不强

由于受国外开发国内销售的经营模式和传统经营方式的影响,我国大多数企业对海外市场环境认识不够,海外市场开发能力不强。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在外面开发的资源基本都可以在国内找到销售渠道,失去拓展外部市场的兴趣,对当前当地市场的形势和通行做法不了解、不关心,对当地市场的“游戏规则”认识不够、实践不足,企业无法积累自己对于国外市场,尤其是当地市场的进入经验。

2.2 中国企业对国外环境被动适应,缺乏主动引导的精神

我国企业在经营国际化项目时,选择国际化成长方式时,目标市场相对集中在与我国周边开展经济交往较多的国家,其中一条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我国企业对这些地区比较熟悉,企业能够有效地适应当地的环境,促进企业的国际化成长。然而,海外市场的成长机会并不一定与母国和东道国的关系成正比,如果过分地看重双方的交流传统,而忽视了潜在的成长机会,尤其忽视一些像印度这样的具有优质资源,同时具有较大销售市场的国家,对企业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损失。因此,企业应该增强自身的主动适应能力,提高灵活性以有效地开发海外市场商机。

2.3 多数中国企业在国外项目的技术含量较低,制约了进一步发展

目前,我国重工行业的国际化企业多集中在初级的资源开采领域,主要以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获取能力作为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较低的技术能力制约了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一旦资源变得稀缺,或者遇到东道国的原料能源政策调整,劳动力和原材料变得昂贵,诸如此类的变化必将限制企业这方面能力的发挥。依靠掌握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将难以生存和延续,难以适应变化的国内外环境,企业也将最终被逐出市场之外。较低的技术能力构成也难以有效地适应发达国家的市场环境。因此,我国企业在核心能力的构成上必须进行调整,转换核心能力的方向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即发展技术核心能力与管理核心能力,改善核心能力的构成,实现对环境变化的有效适应。

2.4 多数中国企业在适应当地社会环境时表现较差

这个问题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其国际化成长。我国企业在国外开采项目时,对海外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的认知不足,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同时,由于大多数企业的软实力不强,核心能力的可支撑性差,兼之传统的文化思想长期主导着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念,使其在与海外社会环境相容时存在障碍。原因主要在于我国企业管理和文化等方面核心能力的相容性较差,不能很好地将外部资源有效地纳入本企业的能力体系。这典型表现在面对一些国家强大的社区力量、工会力量、非政府组织力量和地方議会力量,习惯了与政府打交道的企业明显不适应,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成长速度。

2.5 中国企业国际经营人才缺乏

龙永图先生在为《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5)》所写的序言中也特别强调“,中国企业‘走出去最大的短板就是缺乏国际化人才,尤其是缺乏精通国外法律法规、熟悉国外文化、拥有流利外语与丰富管理经验的人才”。中国企业国际化人才的短缺现象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除了“走出去”的时间尚短、国际化企业管理教育发展相对滞后、选人用人机制缺乏灵活性与开放性、对跨文化管理的挑战性缺乏充分认识,更重要的是不少企业负责人才选拔和发展的主管们尚不清晰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国际化人才。

3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发展途径

3.1 加强对国际市场游戏规则的适应能力

我国虽然拥有基础实力雄厚的一大批杰出的中国企业,但是在国际产业经济发展范围内的话语权还是很弱,要改变这种局面,中国企业就要通过自身的改革,完善机制,丰富产品,做大规模,提升效益,增强自身适应国际市场游戏规则的能力。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学会在国际市场中,将自己的优势和资源串起来,形成合力,最终形成我国企业,尤其是大型中国企业对制订和修正国际市场游戏规则的话语权。

3.2 加强企业自身制度建设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尤其是准备迎接国际化这个新课题的中国企业,首要任务是建立科学的、符合企业实情的、合乎国际化要求的管理制度,并严格运转,以确保实现企业国际化这个目标。有制度规范和约束的国际化是空谈,企业在国际化的道路不可能走得很远。为了防止企业国际化的空洞化,中国企业一旦制定了国际化战略,那么企业的很多行为,比如工作方针和工作核心等方面都应该围绕实现这个战略而展开,企业的一切制度必须与国际化战略相匹配。在实际工作中,中国企业管理部门应根据企业的国际化战略目标,围绕不断变化的生产、经营、管理的中心工作去编制、执行、修订制度,确保相关制度为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现提供保障,以此来贴合国际化发展战略要求。

3.3 加强员工队伍建设

中国企业国际化应注重在世界范围内的选人用人,打造适应企业国际化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当今社会,无论国家还是企业,其间的竞争,说到底还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企业发展得好不好,国际化进行得如何,人是首要的决定因素。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对其员工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专才”“通才”都是企业需要的,但最好还是能在掌握一门核心技能的基础上,做到“一专多能”的“准全才”,这就要求在中国企业内部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督促员工在工作中自发加强学习,不断地更新自身知识结构体系,增加对各方面知识广泛的涉猎。事实证明,不少中国企业之所以能在众多同类企业中脱颖而出,成长为世界级企业,就在于重视员工队伍建设,将员工培养成能不断适应市场要求的多面手。尤其是在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不同,民俗、政治体制、法律、文化、宗教信仰等各方面千差万别,如果企业员工具有更广泛的知识结构,更高的综合素质,可以更有利于国际化项目顺利开展。

3.4 加强中国企业研发能力建设

近几年来,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约有600余家,而反观我国企业,在国内的研发机构就不是很多,全国政协2007年的一份视察报告显示:“我国企业研发力量薄弱,只有25%的大中型企业拥有研发机构,75%的企业没有一个专职人员从事研发活动。”尤其是身处传统制造行业的中国企业,基本很少配备研发人员,研发部门就更是少之又少。为了加强我国企业的研发能力,近几年来,党和政府多次表示我国技术创新体系要转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相对优势,更积极主动地与国内外著名的高校、行业内领先的科研院所和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合作交流,有条件的要合办研发机构,加强企业自身研发能力建设。

3.5 加强信息化建设

信息的存在、传播和发展,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自20世纪中叶以来,信息化技术的巨大发展,推动各国加速卷入到世界经济的国际化潮流之中,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存,成为相互影响,不可割裂的一个整体。也正是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才使得企业更广泛的国际化成为了可能。具体地说,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拓宽了企业在跨国运营中得以低成本广泛加工和交换更多的信息的渠道,使企业可以对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日常生产、服务、贸易网络加强管理。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势必要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这是实现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物质基础。近几年来,各项企业信息化升级工作稳步推进,企业驾驭现代信息资源的能力得到显著增强,为更多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打下了坚实的信息化基础。

3.6 加强中国企业品牌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世界经济已经跨入“品牌经济时代”,品牌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企业间竞争的主要因素,成为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中国企业要想在产品丰富、充足的市场中取得长期持续性发展,就必须重视品牌的力量。目前企业的品牌意识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了对品牌这笔无形资产的投入。可以说,品牌的建设和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发展中的核心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 宋现允,刘俏,马腾飞.我国企业从“出口导向”到“国际化经营”转变的途径研究[J].现代企業文化,2012(18).

[2] 张婧.三一重工国际化进程中的商标保护及运营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

[3] 李力荣.企业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的途径研究[J].中国商贸, 2015(7).

猜你喜欢
中国企业国际化途径
聚焦港口国际化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迈过海外风险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