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凤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了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命题。这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深刻认识并有效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既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课题,也是现实提出的考验。
党内政治文化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党内政治文化,是指党内居于主导地位的、为广大党员普遍信奉与遵循的政治信仰、政治情感、政治制度、政治价值观等多种因素的复杂综合。对于我们来说,党内政治文化实际上就是8900多万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它关系到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影响着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党内政治文化帮助站稳政治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对此,绝大多数党员在入党宣誓时应该是清楚的,加入这个组织就意味着选择了“底层”立场,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然而,黨员的这种思想认识不是一劳永逸的,它会随着时间、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党内政治文化的首要功能,就是帮助广大党员站稳政治立场,也就是始终不忘“我们是谁”。显然,党内浓浓的“马列味”、浓厚的“群众观”、浓郁的“节俭风”等等,都有助于广大党员保持清醒头脑,牢固基本立场。这些特定的政治文化氛围,能以无声的力量时刻教育提醒党员干部,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不能迷失自我、不可跑偏立场。
党内政治文化推动保持理想追求。无疑,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竞争力,是中国共产党的集体人格和精神特质。但这种人格和特质的保持乃至强化,离不开党内政治文化的有力支撑。具体来说,党内统一的指导思想、高尚的领袖人格、正确的价值导向、科学的目标体系等等,都会持续增强党员干部的“四个自信”,都有助于保持乃至坚定理想追求;反之,则可能引起思想的迷茫与混乱,甚至出现理想信念的动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深入宣传贯彻,就有效促进了全党思想的统一,空前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热情和进取精神。
党内政治文化持续培育组织忠诚。忠诚是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是具体的和无条件的。然而,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却存在党员意识薄弱、组织观念淡化、标准要求降低等方面的“柔性叛党”。解决这些问题,真正实现广大党员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影响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而且,越是远离革命斗争时期,越是长期处于执政地位,就越需要发挥党内政治文化的作用。比如,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在不断唤起集体记忆的同时,可以增强党员的集体荣誉感和历史使命感;党内关怀机制的建立完善,在扶贫帮困的同时,可以增强党员的个体存在感和精神归宿感;正确用人导向的不断形成,在赋予公平出彩机会的同时,可以增强党员的身份认同感和组织忠诚感。
党内政治文化有效塑造行为规范。健康纯洁的党内政治文化,还是催生广大党员良好行为规范的沃土,它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使党的制度规定、纪律规矩、道德要求转化为广大党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使党员“看上去”就有党员的样子。当前,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而“不想腐”的堤坝处在构筑当中。这就特别需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尤其要加强廉政文化、公仆文化、服务文化建设。通过文化的力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修身律己,始终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困难与挑战
在全新的执政环境下,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本身面临着各种现实困难与挑战,值得高度重视。
党情变化带来的困难。随着世情、国情的不断变化,我们的党情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当中,党员队伍的新老交替、代际更替尤其值得注意。截至2015年,30岁及以下党员达1375.2万,31至40岁党员达1727.9万,共占党员总数的35%。与“老一辈”共产党人或经受革命风雨洗礼,或经历重大历史变迁不同,年轻党员大多缺乏艰苦环境锻炼、政治生活历练,离传统话语体系又相对久远。特别是他们知识结构更加丰富、信息渠道更加多元、视野思路更加开放。在这样一个党员群体中建构起普遍认同的信仰体系、价值规范、行为准则是有相当难度的。另外,大量的流动党员、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中的党员等的有效教育与管理,仍是一个有待深入破解的难题。
市场经济产生的冲击。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本身是价值中立的,但它所倡导或内在蕴含的等价交换、优胜劣汰、利润最大化等原则,会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带来消极影响。这些年来,这种消极影响也明显渗透到了党的健康肌体,并与强调坚守理想、尊崇道德、廉洁奉公等主张的党内政治文化构成了对冲和消解。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些党员干部甚至高级干部滥用权力、贪污受贿、腐化堕落,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迷失了政治方向、丧失了党性原则。而且,实际上,只要市场经济继续存在,其对党内政治文化的冲击就不会消失。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比过去大大增加。
敌对势力构成的挑战。苏东剧变后,我们党成为了长期执政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自然也成为了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政策的主要目标。较长时间以来,西方国家以“自由、民主、人权”为旗号,试图渗透、影响甚至摧毁我们精神长城的企图从来没有中断。应该说,在这场持久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守住了马克思主义阵地,但也付出了很大代价,今后形势仍旧不容乐观。如何以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为抓手,切实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有效抵制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构成的挑战,仍是当前和今后全体共产党人面对的大课题。同时,互联网时代深刻改变了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也给我们管党治党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
找准着力点切实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举,也是机关党建工作的核心任务。推进完成这一任务,必须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和根本指引。在这个前提下,要结合实际,找准着力点、寻求突破口,持续深入、扎实有效地加以推进。
切实抓好思想教育。思想建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的致胜法宝。当前,要以“兩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重要契机,通过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等途径,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学习教育,不断塑造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不断净化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特别是要充分认识全新执政环境下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主动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使思想教育的形式活起来、氛围浓起来、效果好起来。要通过努力,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不忘初心、不忘本来。
长期保持从严态势。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治本之举,需要由全面从严的治标手段来赢得时间。同时,“严”本身也是一种保障,长期从严才能有效应对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各种变量,才能逐渐培育起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党内政治文化。要保持日常管理从严,在规范言行举止、严格组织生活、督促理论学习等方面下功夫,使广大党员的身份意识真正牢固起来。要保持执行纪律从严,通过有效的监督问责机制,切实推动机关党员干部牢记“五个必须”、防止“七个有之”,使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真正执行起来。要保持作风建设从严,既盯紧老问题、也关注新动向,既注重治标、也力求治本,使为民务实清廉的机关形象真正树立起来。要继续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使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真正彰显出来。
正确树立用人导向。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而选人用人则是这一工程极其重要的环节。因为选人用人是“风向标”,真正选拔任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才能让有理想者始终坚定理想、让投机分子没有市场,才能让健康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不断成长、让腐朽庸俗的官场文化和价值理念退出舞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则蔚然成风。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各单位党组织特别是“关键少数”,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待选人用人问题,通过科学的体制机制和程序方法,确保党的阵地始终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确保党内政治文化在广大党员的真心认同和主动参与下不断发展。各级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必须强化领导的责任担当意识、标杆旗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