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翌君
摘 要:华夏大地自存在之初,就陆续为人类流传下来了数不尽的文化宝藏。而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世界都有目共睹,当今中华儿女之所以能够悉知遥远而古老的中华文明,都是通过祖先留下的文物来验证的。文物,作为中华文化发扬光大的重要因素承载者,详细真实地记载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历史发展轨迹。作为远古与新世纪交接桥梁和承载体的博物馆,所肩负的历史重任可想而知。而运用新颖、创意的陈列手法和方式来进行布展陈列,不仅能够更加清晰、引人注目地向外界展示我国古文物的魅力,也是一座博物馆自身的馆藏实力和权威质量的认证体现。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布展;传播文化
中图分类号:G26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5-0250-01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于古老而又璀璨的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充满了好奇心理和探索心理。而博物馆对于整个世界来说,几乎是一切古老文化的传承媒介,社会公众想要了解和认知祖先的文明与文化精华,大多需要通过博物馆来完成。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展示的平台,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博物馆中展览出的文物、以及文物注释等信息来源,去了解这座博物馆所想要展示给社会的有效信息。那么,博物馆应该如何依赖陈列布展能力提升馆中文物摆放的技巧,才是最大化发挥博物馆存在的意义。提高博物馆陈列布展的能力,是每一位博物馆管理者应重视的问题,也是博物馆始终坚持为公众服务的宗旨。所以,本文就县级博物馆的陈列布展能力的提升进行讨论和思考,希望能为县级博物馆陈列布展发展方向提供一些灵感。
一、县级博物馆陈列布展能力提升的理念思考
1.关于提升博物馆陈列布展能力的重要意义。在推进新社会主义大发展的繁荣时期,全国各地的博物馆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同时也是一种发展壮大的动力。现阶段,我国博物馆的陈列布展效果多是通过陈列人员的个人文化意识呈现出来的。但是,馆内陈列布展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文化底蕴以及文物品鉴能力等,都决定着一座博物馆的权威地位及影响力,馆内陈列布展效果的重要性可想而知①。只有陈列布展的能力足够强,才能真正展示出博物馆的精华和灵魂。
2.陈列布展能力体现博物馆的生存能力。博物馆的存在意义并不是收集“过去历史”,或利用公共场所进行擅自解读历史故事。而是遵从特定的抉择标准,整理和保护文物古迹,让人类能够再次感知原始社会存在的历史状态②。我国博物馆发展现阶段,开馆数量日趋增多,参观人数却反方向日渐减少,原因在于多数博物馆求量不求质,初期热闹后立即回归门可罗雀的状态。仅仅依靠国家政府的“财政输血”只能化解生存问题,只有生成“骨髓造血”功能,才能做到长久发展。而将陈列的内容和布展的形式融会贯通,并采用具有一定决定性和创意性的设计风格,从而明确地指导陈列者完成布展的展览形式,以最合适、最能迎合大众目光的新颖风格去诠释,去提升布展的意义,同时向参观者表达展览内容的积极向上性,这样才能为一座博物馆赢得一席不败之地。
二、提升博物馆陈列布展能力提成路径的建议
1.发展县级博物馆的地方特色。当前新社会发展状态已经充分意识到博物馆在地域性的经济范围内、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支撑作用。在县级地区性博物馆的陈列布展上,要充分利用民族地方特色这一优势。可以在当地举办一系列通史展览,来加深参展者对地方区域性历史特色的印象;也可以进行地方专题文物的陈列布展;例如:县级博物馆洞庭湖博物馆,就可依托于博物馆建筑平面仿洞庭湖地理形态特征这一特色为亮点进行陈列布展,当然还可以地方民俗为陈列布展的宣传亮点来进行展出。展现出地域性文化的陈列布展,不仅可以让本地参展者更加了解当地历史,无形中增加地区荣誉感,也能让更多外地参展者对当地历史文化产生崇拜感。
2.遵循陈列布展内容的策划原则。博物馆陈列布展内容策划是一项十分繁复的系统性工程,既要针对某一项目的特定主题,又要衡量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实现性和可行性。为了形成最佳的策划效果,陈列布展策划一般以下面五個策划原则作为基础开展策划过程:(1)公众满意原则;(2)科学性原则性;(3)系统性原则;(4)创新性原则;(5)可行性原则、只有五项原则统一合理地被实现,陈列布展能力才能得到质的提升。
3.建立完善的陈列布展项目监理制度。在任何一项布展活动中,都要从参展者的出席数量、切身体验、真实评价和社会反响中来总结出最终的综合效益。所以,建立完善的监理制度,对博物馆陈列布展项目结束后最终得出的评估效益结果,具有更加让人信服的数据支撑,同时也有助于总结此次布展的经验,对于今后提高布展工作的质量,提升列布展能力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促进作用。
三、结语
在当今时代,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当今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博物馆的存在意义就在于此。而关于如何意识到县级博物馆中陈列布展的重要意义方面,诚认为每座博物馆只有发掘自身的地区特色,遵照陈列策划的原则,建立完善的管理监督制度,才能找到真正赖以生存的技能,这也是博物馆陈列布展能力提升的唯一路径。
注释:
①宋向光.博物馆陈列的实物性元素及内容结构析[J].东南文化,2016(02):111-118.
②钟华.略谈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知识性与通俗性[J].中国集体经济,2016(25):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