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
摘 要:習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好习惯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好习惯对于一个正处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 语文 作业 习惯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那么良好的语文作业习惯应该怎样培养呢?我觉得应该老师和家长紧密配合。教师要关注学生,合理设计语文作业
一、要有正确的作业态度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语文是一门最最基础的学科。就像我们的两条腿一样,是到达理想彼岸的工具。它能够表达我们的感情,向别人敞开我们的心扉;它能让我们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它能培养我们良好的品德。让我们修养身心,保持我们的“英雄本色”……作业是复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把知识储存在大脑中的重要手段,更是把知识初步转化为技能的必经之路,有效地进行作业,不仅能巩固知识,而且能够培养一个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度自觉的学习责任感,对一个人的终身将起到良好的作用。作业包括口头的、笔头的,无论哪种作业我们都应该认真做好。
二、作业的多少因人因时而异
布置作业与否可根据不同的时机,不同的学生作出不同的决定。笔者常有这样的感受,要是放学后我不布置语文作业,学生的兴奋之情不溢于言表,只是由于我还在场被压制在心里了。等我前脚踏出教室门,不在他们视线中的时候,一阵呐喊定会震耳欲聋般响彻校园。作为教师,当内心生出些许愤怒的同时,也不免感慨学生之没有作业的激动,足以见得他们是多么渴望自由的时间。因此我们既然作业不可无,那是否可以有时有,有时无,有人有,有人无呢?根据当天学习的情况作出判断,如果确实没有再做家庭作业的必要了,大可不必布置。也可对症下药,对未能及时掌握学习内容的同学,应该适当布置。要做到因人而异就应该像医生那样能够对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准确的诊断,才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这样不仅让学习效率高的学生感受到认真听讲的好处,激励其坚持好的听课习惯,也能及时弥补课堂上学习不够认真的同学知识上的漏洞,并督促他能够尽量多的在课堂是掌握所学。
三、要重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主体意识
我们的教育必需把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教育能否取得更大的发展,往往取决于教育过程中有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程也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强调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性。由此,作为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业,同样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我们可以适当的采取措施,将作业的选择权和设计权从我们的手中移交到他的手中,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热情。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创造自主学习的氛围,教师就要有民主的观念。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就是民主教学的专家,他的学生所做的作业就是“定量不定形式”的作业。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当设计师,自已参与作业设计就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民主。陶行之说:“解放了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了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了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让学生参与作业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成就感。为此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要求提示形式,提供范例,让学生参与作业设计,可独立设计,可合作设计。作业设计后,让学生相互交换完成,然后选优秀作业进行展评。在教完了《和时间赛跑》后,我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第二天,我打开那一份份作业,有摘抄后的随想,有收集到的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还有一篇篇小练笔等等。这样的作业呈现在我面前,感觉那是五十颗童心的写照,那么纯真,透明。此后,自己参与作业设计在学生中扎了根。我也高兴的发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了,情感丰富了,视野开阔了,认识提高了,从而真正走向学语文,用语文的广阔天地。
四、重视作业的有效预设
和教学过程一样,教师在布置课外训练,指导学生作业时,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多以课前预设的为主。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可能会及时生成一些学生更为感兴趣的问题。因此,教师还要把握时机,注意课中生成,及时修改课前作业预设,以热点问题为作业,带动突出重点和化解难点,推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提高作业的效益。
比如教学《七颗钻石》一课的时候,当我们正品味文章,体会缺乏水之苦的时候,有些同学却不以为然,提出了比如水乡人是否要象他们那样珍惜水的问题。这打破了我的课堂预设,接下来的讨论也未能解决问题,于是我改变了原来的作业设计,要求他们畅所欲言,并给了他们充裕的时间。于是等到我们再交流的时候,他们涉及到的面可广了。有的从全国水资源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有的从身边的水环境进行分析,有的进行了对比,有的进行了实地调查,他们的调查更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兴趣,我们还组织学生集体就这一问题进行采访了分管学校食堂的领导,提出了合理的建议。这次意外生成的作业,给了学生,也给了我意外的收获。
五、开放作业的时间,拓展作业的选题和操作空间
作业的开放,就应该在时间、空间上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有的知识刚学完,一些学生只能做一些基本的练习,为我应付“按时交作业”不会做的就抄别人的或马虎应付。只要我们学生提供充分的表现、思考、研究创造的时间和空间,相信作业的效益不再仅仅是巩固知识,更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