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学运用与实践

2017-06-11 14:43陈玉琳
新一代 2017年5期
关键词:心理学运用实践

陈玉琳

(南昌市实验中学 江西 南昌 330006)

摘 要:教育部2009年8月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进一步明确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该《规定》要求班主任要着重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要求班主任加强教育心理学的运用与实践,本文从班主任的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出发,提出了教育心理学的具体运用要求与实践方法。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学;运用;实践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旨在探讨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要求教育者要创设有效的教育情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管理中最前沿的工作者,能够真正近距离地靠近每一位学生,是最有可能对学生产生积极正面影响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如果不透过班主任这扇窗口,是难以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心理,难以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学习。而班主任该如何对学生的心理造成积极正面的教育管理?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加强教育心理学的具体运用与实践,要身正为范,为学生树立榜样,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举止习惯,辅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活动倾向;要放任无为,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班级表现,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在班主任无为的态度下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和人格趋向;更要播撒阳光,让学生的心中充满爱,在“爱”的沐浴中学会爱人、学会成长。

一、身正为范——辅助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倾向

孔子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正为范是班主任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素质,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以身作则,立身为范,为人师表,严于律己,率先垂范。班主任要处处给学生做表率,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孩子,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倘若班主任自己都过于随随便便、邋邋遢遢、做事懒散、衣冠不整、不讲卫生,或者穿奇装异服,染彩色头发,涂指甲油、浓妆艳抹,完全没有一个教师该有的举止得体、端庄朴素、整洁大方的样子的话,势必带给学生的也不会是好的典范和正的影响。相反,只会损害其自身教师的形象,甚至到了愧为人师的地步。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工作管理中,也要真正做到身正为范,凡是要求学生必须做到的,班主任自己首先要做到最好。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南京安徽公学办学旨趣》一文中所说:“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恭亲恭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恭亲恭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恭亲恭守。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1]。”班主任更要做到“身体在场”,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使自己的行为举止,尽量展现出良好的个性气质,时刻注意自己的声音、表情、动作、服饰和装饰物等,尽可能地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为学生树立榜样,使自己的每一行为和形象都体现出教育性,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举止和习惯,从而辅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活动倾向。

二、放任无为——帮助学生规避多种心理问题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在班级管理中,这里的无为并非是让班主任什么事情都不要做,恰恰相反,无为实际上是要大作为,是要一切有为,无为而无不为,班主任要对待孩子放任无为,要采取无为的态度去教育学生,要敢于放手,不干扰、不打乱、不强制,不要提过多的要求,不强制刻意去做什么,要让其自然地发展,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放任无为的管理者。卢梭曾说:“你的学生事事都听命于一个成天教训他的权威,所以,别人说什么他才做什么,他肚子饿了不敢吃东西,心里高兴不敢笑,心里悲伤不敢哭,伸了这只手就不敢换那只手,你说什么地方可以去,他的脚才敢放到什么地方,不久以后,他连呼吸也要照你的规定呼吸了[2]”。当学生习惯于一切听命于班主任的时候,当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充满了强制与压迫的时候,当班主任只会采取那种规训式的灌输式的管理方法的时候,我们的学生却在不断地丧失自我,缺乏创造力、想像力,逐渐丧失学生本应有的生命活力,从而造成学生情感低迷、人格失真等心理问题。如何规避这些心理健康问题,班主任只有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在学生面前破除“师道尊严”的强者意识、高位状态和权威面目,真正做到放任无为,实质上就是要尊重学生,要打破班级管理的专制性、强制性和压迫性。班上的事情,人人参与、人人管理,每一个人都是班级的主人,要让学生彻底地自己管理自己,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班级表现,更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从而在班主任无为的态度下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人格趋向。

三、播撒阳光——引导学生心中充满爱

法国著名思想家罗曼.罗兰曾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去,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作为向学生心灵播撒阳光的心灵使者的班主任教师,如果连他自身就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心理人格培养,如果连他自身都不轻易释放“爱”的话,又如何要求他的学生心中充满爱?又如何教育管理好他的学生呢?大多数的时候,班主任一见到学生就扳着个脸,不苟言笑,以为这样学生就能表现得更好,事实上却恰恰相反,班主任的表情太过于呆板严肃,反而更不利于与学生交流沟通,更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裴斯泰洛齐指出:“有爱的学校,绝不会产生有问题的学生;有爱的家庭,也绝不可能产生有问题的孩子。爱才是品格陶冶的最大推动力[3]”。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要多播撒赏识之光,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个性化的心理发展需求,面对默默无闻和表现平平的学生,要拿着“爱”的“放大镜”去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并不失时机地加以肯定和表扬,激发他们的自信心;面对调皮捣蛋的学生,要拿出“爱”的宽容度,想方设法地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调动他们的班级管理兴趣,培养其班级的集体荣誉感;面对严重的成长偏落后的学生,更要多给予他们“爱”的关注,联合各任课教师,一起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班主任要多播撒“爱”之光,要与学生之间建立母子般的爱,并用这种母爱精神去感化学生、教育学生,要让爱充满阳光,温和地照耀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上。班主任只要付出了真心与真爱,学生就会在“爱”的沐浴中学会爱人、学会成长,也只有这样,班主任才有可能将这种爱传播给另一个心灵,才有可能去影响、引导和改善另一個心灵,才能从根本上获得学生的信任与热爱,才能更好地教育好学生,让学生的心中充满爱。

四、结语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的心灵就像清晨玫瑰花瓣上的露珠,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要小心翼翼地陪护”。班主任虽然是教师的一份子,必须具备一般教师的基本素养,但它又不同于一般教师,它需要比一般教师更加专业的教育心理学素养。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情感和思想成长中的特殊时期,班主任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帮助他们渡过这一时期精神和心理的变化发展难关,注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尊重学生的日常班级表现,让学生的心理充满“爱”的阳光,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他们学习成长过程中真正的心灵导师。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500.

[2][法]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管,1996:139.

[3]吴式颖,任钟印.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六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396-397.

猜你喜欢
心理学运用实践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