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形势下推进国企共青团工作改革初探

2017-06-10 17:04安海波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团组织共青团改革

安海波

摘要: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的召开,对当前和今后共青团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共青团改革”和“从严治团”是当前共青团工作需要把握的两个关键词,笔者以国有企业共青团工作的改革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形势,总结不足,也对当前形势下进一步推进国企共青团工作改革提出一些建设性思考。

关键词:共青团;改革;背景;问题;探索

一、当前形势下共青团工作改革的时代背景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团的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部分,因此新形势下从严治党必须也要从严治团。深化共青团改革,大力推进从严治团是共青团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为党做好新形势下青年群众工作的时代要求,也是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引领广大青年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的必然要求。当前形势下,共青团工作中“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统称“四化”)问题凸显,“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统称“三性”)缺失严重,已深受党中央和团中央高度重视和警惕,加强共青团改革和从严治团任务紧迫而重大,已到了刻不容缓、亟需破解的地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要把从严治团的要求贯穿于团的建设全过程,坚持思想建团、制度治团、纪律管团、作风强团。2015年7月6日至7日,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由党中央召开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随后,还召开了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共青团重要改革方案》,共青团中央随即印发了《关于新形势下推进从严治团的规定》等,这一系列的举措在全团拉开了共青团改革和从严治团的大幕。

二、当前国企共青团改革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党建带团建制度落实不力,对共青团工作的支持和保障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企业党委对共青团工作的重视不够,研究不够,定期听取共青团工作汇报,研究青年工作、依托团组织培养选拔青年干部的相关制度机制建立健全不够,执行不够,对共青团工作的经费保障也不够。

二是企业团组织对广大青年的联系服务不够,工作作风不够扎实,造成团组织对广大青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下降严重,团员青年的荣誉感和获得感不够,团员推优入党工作不力,制度协接不够,团员身份成为一种“鸡肋”,收缴团费困难,团员流失严重。

三是团组织对企业生产大局的服务不够,产生效益不够明显,加剧了企业共青团组织弱化、边缘化倾向,许多企业,特别是基层单位团组织有名无实,甚至没有团组织,发挥作用微弱。

四是团组织建设落后,企业团组织和团的工作对企业青年的有效覆盖不够,团建制度不够健全完善、执行落实不力,团内组织生活不经常不规范。许多企业不能正常执行《团章》中对团组织的换届规定,甚至存在长期没有换届的情况,团干队伍流动不够,活力不够。

五是团干部队伍建设落后,许多企业团组织设置不独立,只是归口在某一部门进行协管,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管理上的松散。另外,许多企业的团干部大多为兼职,工作精力不够,能力素质不够,培养和待遇也不够。

三、关于进一步深化国企共青团工作改革的探索

(一)坚持党建带团建,把党的领导作为推进共青团改革的重要保证

企业党委作为共青团工作的主要领导者、责任人,要提高思想重视,主动担负起深化改革的重任,将共青团改革纳入公司整体改革工作中,在各项工作中起好把方向、管大局的重要作用。

一是党委要固化“四个”机制,突出党的领导。固化工作领导机制。严格执行国企党委党建制度规定,明确党委分管领导及责任,定期召开共青团专题工作,研究存在问题,明确工作方向;固化工作落实机制。坚持党委书记带头抓、分管领导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固化工作管理机制。制定出台《共青团工作管理标准》等制度,实现共青团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固化工作保障机制。严格执行党建带团建同部署、同考核要求,团建不合格,党建不评优,将团建工作纳入企业各级绩效考核体系,与各单位业绩和人员工资直接挂钩,进一步提升各级团组织的话语权和执行力。

二是党委要搭建好“三个”平台,突出团的职能。搭建“服务”平台。建立提升青工技能发展的长效机制,支持打造职工创新工作室,为共青团引导青工创新创效提供实践平台;搭建“人才”平台。依托企业共青团组织建立青年人才管理系统,将优秀青年推荐进入公司人才库,形成科学化、合理化、梯队化的人才管理机制;搭建“阵地”平台。树立“互联网+共青团”思维,线上线下结合,支持共青团专属新媒体平台的建设,确保每个基层团组织都有一处活动阵地。

三是党委要切实管团治团,进一步巩固工作基础。

将推动团组织建设作为推动共青团改革的重要内容,高度关注各级共青团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确保基层团青组织实现对青年员工的全覆盖。指导团组织常态化按要求开展换届工作,保证基层团组织健全、团干部配备到位。研究出台《基层团支部书记选拔考核办法》,推进基层各级团组织书记公推竞聘上岗,推行将团支部书记岗位纳入科级后备干部选拔范围,将团干部岗位打造成为培养历练年轻人才的重要平台。

(二)线上线下紧密结合,做好凝聚青年这篇大文章

一是要做青年的“知心人”。常态化下沉基层,与青年面对面谈心交流,了解诉求,掌握青年思想动态;广泛运用新媒体,开通“企业团青微信公众号”,打造零距离直接联系青年和收集解决问题的重要媒介,实现与青年的常态互动。

二是要做青年的“貼心人”。密切关心青年成长成才,定期组织技能竞赛,建立长效机制,促使广大青年立足岗位成长成才;主动担起“红娘”角色,着力解决单身青年的婚恋交友问题,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广大青年搭建才艺展示的平台。

三是要做青年的“领路人”。企业团委要积极发挥好指导层和示范层作用,将工作力量与资源向一线倾斜,定期下沉基层、引领工作、靠前指导、总结经验、发掘典型。

(三)服务企业生产经营,不断提高共青团工作在企业的影响力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是共青团工作的一条主线。共青团要想在企业真正立得住、叫得响,有影响力,就必须将工作重心放在服务企业生产经营上来。

一是要找准共青团工作的切入点和发力点。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将工作定位在“安全发展”、“节支降耗”、“创效增盈”、“创新创效”等目标之上,从而获得企业更多的支持与重视,更好地发挥企业共青团作用。

二是要加强共青团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紧紧围绕企业和青年职工普遍关心的争创贡献度和快速成长成才两个焦点问题,建立科学的争创贡献度评价和成长成才挂钩机制,将青年争创贡献度作为评价青年成长、职级提升的重要参考指标,定期考评,量化积分,从而提高职工的参与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共青团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的紧密结合。

(四)从严强化自身建设,不断推动共青团建设和发展水平

全面从严治团的核心是加强自身建设,关键是从基础抓起。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工作难题,持续夯实团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三个基础,全面推进从严治团。

一是要持续推进团组织的有效覆盖。将组织建在区队部室中,结合职能、岗位分工,在所有独立运行的机体建立团组织;将组织建在青年趣缘上,依托各种团属QQ群、微信群等,探索成立团支部,方便青年交流沟通;将组织建在青年聚集点上,对于工作战线长、青年较为分散的企业,可以员工集中食宿的公寓等为基础成立团组织,实现空间轴上的全覆盖;将组织建在全体青年中,对不具备建团条件、但青年人数较多的单位,要结合实际探索建立“青年工作委员会”等机构,从而实现团青组织对所有青年的“全覆盖”。

二是要持续优化团干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团组织规范化建设,逐步厘清与基层党组织的责权关系,规范和加强团干部选拔、培养、考核、管理工作;以“三会两制一课”为标准,进一步规范团内政治生活;积极探索建立培训学习与挂职轮岗相结合、参训学习与讲授团课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等“多维度”、“立体式”的培训模式,有效提升團干部素质与能力的不断提升。

三是要持续强化制度建设。结合当前共青团改革和从严治团的形势要求,紧密贴合工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本着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原则,对现有制度和标准进行逐项规范,逐步建立起网格化、无漏洞、行之有效的团建制度。经常性、常态化深入基层开展工作巡查与考核,严格抓好各项制度执行,让制度在执行中焕发生命力。

四、结语

共青团改革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各级合力而为,当前形势下,要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共青团工作,党委重视是关键,凝聚青年是本职,服务企业是重心,自身建设是保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J].中共中央宣传部,2016.

猜你喜欢
团组织共青团改革
最勇敢的决定最美丽的少年
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对策研究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
在推进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创新中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工作的体会与思考
代培生能不能在学校加入团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