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大++赵晓玲++周丹
摘要 根据宜昌市夷陵区2016年林地变更调查成果,列出主要数据,概述该区的森林资源现状;并与2010年的二类调查数据相比较,从各类林地面积、公益林与商品林结构、乔木林龄组结构、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可采伐森林资源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切合实际的分析与评价,以期为夷陵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评价;湖北宜昌;夷陵区
中图分类号 S5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162-02
森林资源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生态环境的主要载体,具有涵养水源、减少或节制地表水的径流、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作用,在保护环境、保持陆地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宜昌市夷陵区作为三峡坝(库)区所在地,生态区位十分重要。掌握研究夷陵区2 次调查间隔区内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及成因,其结果对该区林业生态建设及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制定有重要参考价值[1]。
1 森林资源概况
夷陵区林地总面积280 657.2 hm2,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84.6%。其中,有林地190 556.4 hm2、疏林地10 960.6 hm2、灌木林地78 542.9 hm2、未成林地117.3 hm2、苗圃地314.1 hm2、无立木林地148.8 hm2、宜林地17.1 hm2。森林總蓄积量达1 074.7万m3,森林覆盖率73.8%。
1.1 有林地面积构成
在有林地面积中,乔木林地190 550.1 hm2,占99.997%;竹林6.3 hm2,占0.003%。
1.2 灌木林地面积构成
在灌木林地面积中,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54 262.8 hm2,占69%;其他灌木林地24 280.1 hm2,占31%。
1.3 乔木林龄组结构
在乔木林地面积中,幼龄林112 428.5 hm2,占59.0%;中龄林65 286.0 hm2,占34.3%;近成过熟林12 835.6 hm2,占6.7%。
1.4 林地面积按森林类别划分
全区公益林地面积220 270.6 hm2,其中国家级公益林地67 417.8 hm2,省级公益林地29 966.6 hm2,区级公益林地72 422.6 hm2,其他公益林地50 463.6 hm2。
全区有商品林地面积60 386.6 hm2,其中重点商品林地10 407.8 hm2,一般商品林地49 978.8 hm2。在重点商品林地面积中,用材林1 291.2 hm2,经济林9 116.6 hm2;在一般商品林地面积中,用材林4 933.0 hm2,薪炭林437.7 hm2,经济林44 598.5 hm2,其他林地9.6 hm2。
2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2.1 各类林地面积动态变化
从表1可以看出,2010—2016年,夷陵区有林地面积减少2 941.7 hm2,疏林地面积减少911.3 hm2,灌木林地面积增加 20 802.8 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减少215.3 hm2,苗圃地面积增加119.9 hm2,无立木林地面积增加79.4 hm2,宜林地面积减少1 694.2 hm2。灌木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分别增加36.03%、61.74%、114.41%,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宜林地分别减少1.52%、7.68%、64.73%、99.00%。
2.2 公益林与商品林结构变化
从表2可以看出,2010—2016年,夷陵区林地总面积增加15 239.6 hm2,其中公益林地增加3 316.3 hm2,商品林地增加11 923.3 hm2;林地、公益林地、商品林地分别增加5.74%、1.53%、24.60%。在公益林地面积中,国家级公益林地增加770.8 hm2,增幅1.16%;省级公益林地增加7 400.6 hm2,增幅32.80%;区级公益林地不增不减;其他公益林地减少4 855.1 hm2,减幅8.78%。
2.3 乔木林龄组结构变化
从表3可以看出,2010—2016年,夷陵区乔木林地面积减少了2 806.8 hm2,减幅为1.45%;幼龄林面积减少了2 025.1 hm2,减幅为1.77%;中龄林面积减少10 672.8 hm2,减幅为14.05%;近成过熟林面积增加了9 891.1 hm2,增幅为 335.92%。
2.4 森林蓄积、覆盖率及可采伐资源变化
从表4可以看出,2010—2016年,夷陵区森林蓄积增加183.2 m3,增幅为20.55%;森林覆盖率增加5.1%;可采伐森林面积增加9 922.1 hm2,增幅为340.56%;可采伐森林蓄积量增加535 001 m3,增幅为246.75%。
3 森林资源变化原因分析
3.1 规划调整
林地、灌木林地、苗圃地面积增加,是由于原农耕地及非林地,经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造林后变化成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和其他林地;夷陵区近几年发展的主要灌木经济林面积有20万hm2,主要树种有茶树、柑橘、小水果等,这也是商品林地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公益林地、商品林地、可采伐资源的增加:一是公益林地面积的自然增加来自生态退耕造林、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林业生态建设;二是将 2000年以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工程项目人工造林中的部分杨树、杉木生态公益林,于2012年调整为一般商品林。
3.2 项目建设
一是通过实施林业生态示范区建设、天然林保护、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宜林荒山荒地造林、低产林改造、长江防护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项目,人工造林4 657.5 hm2;大力开展绿化美化及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人工造林6 625.4 hm2;鼓励业主投资林业产业发展,国土绿化步伐不断加快,使森林面积、覆盖率大幅增加;二是随着林业生态地位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森林的作用,不断采取措施,加强林地抚育管理、森林防火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使林地、林木得到有效保护;三是通过项目建设封山育林、森林管护保护了森林资源,部分杉木、华山松、落叶松等林木可采伐资源不断增加。同时,加强能源工程建设,实施制茶柴改煤、电、气等措施,降低森林资源消耗,使森林蓄积、可采伐资源稳步提高[2];四是由于国家、地方生态公益林建设任务调整,从其他公益林地中调整到国家重点公益林地和省级公益林地,使国家级、省级公益林建设面积增加,其他公益林建设面积减少。
3.3 森林采伐
夷陵区属于松材线虫病疫区,由于疫木除治采伐,部分有林地(乔木林地)变成无立木林地和疏林地,或部分疏林地變成无立木林地,这也是有林地、疏林地面积减少,而无立木林地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3.4 占用征收
由于城镇建设、交通建设和工矿企业发展需要使用林地,部分有林地(乔木林地)或其他林地征占用后变更为非林地。
3.5 自然因素
由于林木的自然生长,荒山荒地、未成林造林地封育成其他灌木林地和有林地,疏林地自然生长郁闭成有林地,是宜林地、未成林地、疏林地减少,灌木林地增加的主要原因;可采伐资源的增加,除林木自然生长由中龄林进入近成熟林以外,2005年前退耕还林营造的杨树、杉木和部分速生用材林,通过抚育管护目前已逐渐进入近熟林和成熟林阶段,通过项目建设封山育林、森林管护,杉木、华山松、落叶松等林木可采伐资源也不断增加。
4 结论
(1)林地、灌木林地面积明显增加,无立木林地、苗圃地也呈上升趋势,有林地(乔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面积呈下降趋势,宜林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尤其是灌木经济林优势明显,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2)公益林地、商品林地面积同时增加,但在公益林地面积中,国家级、省级公益林增加幅度较大,使其他公益林地面积明显减少;从公益林地与商品林地结构来看,2010 年、2016年均为8∶2,以生态公益林为主的林地结构比例,符合夷陵区生态区位实际。
(3)通过各项工程项目建设,森林蓄积、可采伐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呈上升趋势;森林植被不断增加,森林面积不断扩大,林地质量提高。
(4)从林龄结构上来看,在面积方面,幼龄林、中龄林面积减少,中龄林减少的幅度较大,近成过熟林面积增加的幅度较大;从林组结构比例来看[3-4],2010年,幼龄林、中龄林、近成过熟林比例为59.2∶39.3∶1.5,幼龄林、中龄林所占比例过大,近成过熟林比例过小;2016年,幼龄林、中龄林、近成过熟林比例为59.0∶34.3∶6.7,近成过熟林比例有所增长。
5 参考文献
[1] 余会军,陆小明,岳晓霞,等.固原市原州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与评价[J].现代农业科技,2009(14):181-183.
[2] 袁传武,吴保国,唐万鹏,等.湖北省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与评[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81-82.
[3] 劳小平,金国东,罗勇,等.广东省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动态变化分析与评价[J].林业与环境科学,2016(32):85-87.
[4] 石春娜,王立群.我国森林资源质量变化及现状分析[J].林业科学,2009(11):9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