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秀芬
【摘要】目的 探析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5月收治的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自主意愿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特殊护理组,各44例。对比两个护理组的护理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评价情况。结果 相比较于常规护理组,特殊护理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情况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运用急性期特殊医疗护理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的结果更良好,不仅可促进血糖水平的控制,还能大大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积极辅助改善预后。
【关键词】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8..02
脑出血在临床上为一种较常见脑血管疾病,中老年人好发此病,并且大部分患者可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尤以糖尿病为主,不仅可增加治疗困难,还可严重干预预后[1]。因此,为尽可能提高此病患者恢復健康的可能,文对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寻找到最佳辅助治疗此病的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5月收治的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自主意愿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特殊护理组,各44例。所有患者中男54例、女34例;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62.35±2.39)岁;糖尿病的病程为2~14年,平均病程(6.58±1.36)年;其脑出血的具体部位包括:脑室出血42例、基底核区出血24例、脑干出血12例、小脑出血6例和脑叶出血4例。病例入选基本标准为:糖尿病史者;经颅内MRI或CT检查确诊符合临床急性脑出血的基本诊断标准者[2];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且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于入院后,均及时接受脑出血控制治疗,如常规降低颅内压(可考虑手术治疗)、预防应激性感染、脱水治疗、降血糖治疗以及营养支持治疗等[3]。
1.2.1 常规护理组
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医疗护理。嘱其严格卧床疗养、避免反复搬动、不可剧烈转动头部等,以防诱发再次出血;呼吸道通畅,可予以雾化吸入、辅其翻身扣背,可行气管切开术;保持皮肤表干燥清洁,预防并发症;遵医予以脱水、降颅压等药物应用;用药期间观察电解质、出入量以及肾功能等情况。
1.2.2 特殊护理组
特殊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结合运用急性期特殊医疗护理。心电监测并观察生命体征(如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对昏迷患者,将头歪向一侧以保持呼吸通畅,抬高头部20°,适时给予人工吸氧;口腔及呼吸道的分泌物需及时清除,对存在呼吸衰竭患者可行气管插管术和人工通气处理;对危重患者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并送入重症监护室进行监测;给予饮食、排泄、药物等护理,遵医应用止吐剂及胃粘膜保护剂;适时进行心理干预护理。总之,急性期间要遵循护理分级制度,做第一发现者,快速反应、准确判断并尽快予以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
应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分别于医疗护理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进行评价,该表评分与其治疗效果见呈反比例关系。同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清早空腹血糖水平、护理效果及其对护理质量的评价情况。
1.4 效果判定标准
护理效果评价标准:①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度≥90%,且血糖控制效果稳定;②好转:49%≦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度≦89%,且血糖控制效果趋于稳定;③一般:18%≦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度≦45%,血糖控制情况较不稳定;④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度<18%,血糖控制无效。对护理质量的评价标准可分为三级:满意、一般、差评。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给予分组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糖水平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8周分组护理后,与常规护理组比较,特殊护理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糖水平均明显下降,特殊护理组患者的效果较为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脑出血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中意外性最强且最为严重的症状,在急性期病情会急骤恶化,可诱发再次出血等情况,会影响危及患者生命。因而,在给予科学治疗的同时,还需重视特殊护理对提高患者生存率的作用。特殊护理对此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具有不可忽视影响,尤其早期特护干预,更能有效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的病情重,异常变化迅速,护理时要做到严密观察、精心护理,以尽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辅助改善其预后。
参考文献
[1] 刘 美.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4):163-164.
[2] 吴丽丽.脑出血急性期合并糖尿病临床护理探讨[J].《医药前沿》,2015(11):259-260.
本文编辑:王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