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喜
数与运算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数学方法。在小学阶段打好计算基础,形成一定的运算能力,将受益终身。而计算教学的枯燥与重要是一对现实矛盾。如何克服这对矛盾(尤其是在小学低中年段)?如何有效激发学生计算兴趣?笔者在实践中努力让计算充满生活气息,让计算学习充满人文关怀,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运算能力。
合情解释
玻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之后的简便运算中,学生的错误主要集中在“A×(B+C)= A×B+C”形式。讲评时,笔者提问学生“怎样才能记住第二个加数不被漏乘?”……学生都积极思考起来,小婷同学高高举起了手,笔者示意她来介绍经验。她说:“我看到一句广告语:好东西要分享。假如妈妈下班买了好吃的,只分给我的话,弟弟会不高兴,我和弟弟都有份,所以括号外面的乘数要和括号里的两个加数分别相乘。”多好的解释,好东西要分享,乘法分配律一下子染上了生活色彩。学生在以后的练习中也很少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一次成功的讲解分析,并非是老师在讲台前表演得有多精彩,而在于学生的感受与反应是否精彩。数学课上,老师应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把说的机会留给学生,使他们想说、敢说、乐说。
合理比喻
比喻是用浅显的或人们熟悉的事物对深奥难懂的事物加以说明,使事物生动具体,便于理解,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数学课堂中用比喻来对规则、方法进行渲染描绘,能使数学中原本生硬的内容变得易懂易记。
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初次教学列除法竖式时,用形象化的语言来突出被除数、除数、商的位置:被除数住在工“厂”里;除数是门卫,看门,所以写在左边;商是来的客人,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商要写在上面。通过这一简单的比喻,学生对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也就规范了。
又如,四年级教学没有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而且乘除是可以同步运算的,如12×3+15×4。一开始有部分学生还是规规矩矩先算12×3,第二步算15×4,第三步再把两次的乘积加起来。再如,240÷6﹢2×17乘除与加减法混合类型,有学生也有类似三步书写过程。有学生就举了个很形象的比喻:除法和乘法就相当于爷爷奶奶,加法减法就相当于孙子孙女,我们要尊敬长辈,爷爷奶奶又是一家人,所以先算乘除法。
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准确、有针对性地运用比喻,对于优化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大有作用。生动的比喻,能使学生耳目一新,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促进学生数学素养提升。
角色体验
计算练习枯燥乏味,没有良好学习品质的话往往错误频发。其实,这不能都归因于学生粗心范畴。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触发学生的内部动因,善于提供新颖素材,让知识与个性在积极的氛围中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笔者平时注意收集学生的错题,阶段性地把学生错误率高的计算题与学生的计算情况汇编在一份练习中,让学生自己来批阅。学生在批阅过程中,每个√与×都是非常慎重的,批阅过程实质上是又一次计算的过程,不仅体验了教师工作的辛苦,在换位思考中油然生发了认真计算的态度。正如班里的同学在活动过后的反思中写道:每次看着老师一个勾一个叉的以为很轻松,其实如果我们不认真答题的话,同样一道题目老师就要批改两次(甚至多次),我们多花时间订正,更是给老师添加麻烦,让老师费了过多地精力,老师,您辛苦了!
最有效的学习莫过于体验式学习,最有效的教育莫过于角色体验,换位体验,从而学会换位思考。
游戏活动
将计算练习与贴近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在生动有趣地情景下计算教学才能体现其旺盛的活力。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课尾设计动手操作练习,学生每人拿1~9的数字牌,同桌每人出一张牌,两人的数字凑成两个两位数,如27、72,然后大数减小数,学生口算。还可两人比赛,先算出者赢得对方的牌,不断出牌、计算、收牌,直至一方无牌为输。而这样的比賽活动仅仅课堂上练习是不过瘾的,学生往往会自觉延伸到课间进行纸牌计算比赛游戏,在玩中达成了计算训练,又丰富了课余生活。又如,学习了小数加减法之后,以节假日流行的微信抢红包为题材,可以根据每人抢到的红包金额计算发出的几个红包一共多少元?或者设计8个红包中已有7个领了,小天最后一个抢,算算他的红包金额是多少元?一次次的抢红包演变成一次次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练习,将有形渗透在无形中,计算还会枯燥吗!
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只有当计算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了,计算才是活的、有生命力的,才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