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多元化的探索

2017-06-10 19:33费敏
教育 2017年22期
关键词:作业语文教师

费敏

作业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与延续,也是学生学习、巩固、提升和完善知识与技能的重要凭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然而,据笔者调查,目前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70%的学生因为作业而感到伤脑筋,有30%的学生希望老师不要布置太多的语文作业。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作业设计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创新,从作业形式、内容着手,积极引入新课程理念,形式上追求活泼多样,内容上体现生活化、个性化,灵活务实地处理好学与练的关系,与听、说、读、写、演、画等训练形式全面结合起来,各项并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与提升。

阅读性作业

资料搜集型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作为现代人,必须具备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快速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作为教师,可布置一些搜集信息类的作业,让学生上网查找,翻阅图书,看看电视,收听新闻,并适时或定期进行反馈、交流。例如:在教学第八册《走,我们去植树》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植树节的由来或了解校园中一种树木的生长特点、作用等;在学习第七册《虎门销烟》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图书了解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生平事迹,了解鸦片的成分、危害以及当时英国殖民主义者在中国贩卖鸦片的种种罪行。这种搜集资料作业,既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也可几人合作完成。若是小组合作,那就要指导学生分配任务,共同搜集资料;然后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分类、取舍;接着让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将资料保存下来,可以用文字,也可以制成剪报、手抄报或制作成PPT;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这样搜集资料的作业,既拓宽了学生的阅读渠道,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语文的魅力,更真正实现了将课堂延伸至课外。

拓展阅读型 学好语文必须要进行大量的阅读。一个人缺乏阅读,就会缺乏来自外界的大量文化刺激,他就会对自己生长环境以外的人或事物一无所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一篇带多篇”(即同题材、同作者、文中主角的相关作品等),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精读一篇到博览群书,努力拓宽学生视野,丰厚学生的语言积累。例如:在教学第八册第四课《古诗两首》之后,可让学生去阅读更多的描写春天景致的古诗、现代诗、散文或精美语段;学习《但愿人长久》之后,可以让学生诵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和其他相关诗词;学习《爱如茉莉》之后,可推荐学生阅读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或者推荐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来》,因为这些作品的主题均是“爱”,有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有母亲对孩子深沉广博的爱。

表述性作业

续写、创编 “对于语文教材,它本身只能是把学生引向人类文化智慧宝库的一条通道。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把学生的学习向人类的文化智慧宝库延伸。”在教学实践中,当学生们学完一篇课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续写。例如:学习了《狼和小羊》之后,让学生想象、续写一下:“狼向小羊扑过去之后会发生什么?”在学习了《青蛙看海》一文后,让学生续写:“青蛙看到大海了吗?这是一个怎样的大海?青蛙看到大海后,它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小松鼠又会对它说什么?苍鹰又会对青蛙说些什么?”学习了《泉城》之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作业练习:“假如你是济南的一位导游,请为来旅游观光的游客介绍一下泉城。你可以介绍一处景点,也可以介绍多处景点。”学生都是极富创造性的生命体,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和诠释也极富特性。当学生们的作业本上出现精彩纷呈的导游词时,就会觉得这样的创编作业是敞开了学生与文本、文本与生活对接的大门。这既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可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演讲、采访 语文学科是极具魅力的人文学科,语文的特点决定了作业训练必须把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实践证明:设计诸如演讲、采访类的作业,能将学生的书面语言有效转化为口头语言,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类似这样的作业过程,可以成为学生学习语文、自主发展与完善的过程。譬如,“演讲”时间虽短,但多样化的题材为学生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实施课前三分钟演讲,可以提高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学生的评价与分析能力。教师可以选择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些话题,让他们演讲交流或讲述。“我喜欢的卡通人物”“学钢笔字重要吗”“上网的利与弊”等都是学生喜欢的话题,他们会把自己看到、想到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例如:学习完一单元的名人之后,可以设计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为主题,让学生们对自己的老师进行采访。学生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在生活实践中得到进一步锻炼与提高。

表演、展示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故事情节生动、适合角色扮演,教师可以适时布置学生在熟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演一演。表演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学习了《狐狸和乌鸦》之后,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表演故事情境,或是续编、表演“肉被骗走以后”。此外,《公仪休拒收礼物》《青蛙看海》等许多教材,都是适合设计表演、展示作业的教材。这样生动的作业,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展示,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

操作性作业

读写绘 如何让学生的阅读更有效,让语文教学更高效?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读写绘”形式的作业,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以读促思,以画促写,让学生爱上阅读,学好语文,在享受语文学习乐趣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图画书阅读,不仅适用于低年级学生,即便高年级学生也同样喜欢。在阅读图画书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用“写”与“绘”来丰富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运用线条、图形、色彩、文字,来表达阅读感受、抒发情感,培养学生勤于阅读、乐于动脑、善于表达、乐于合作的习惯。在读完绘本后,教师一般可以引导学生把绘本中的某个细节或情节进行再创造或改编,用短小的诗歌或绘画的形式进行表达,或把读书与感悟有效融合在一起,力争让学生每读一本书都能有所收获。例如:读完《我要大蜥蜴》之后,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小男孩阿力想养一只大蜥蜴,为了让妈妈同意,他用一张一张的纸条说服妈妈,妈妈的回条也很酷,幽默又讲理。你最近特别想得到什么东西呢?把你想要的这样事物画一画,再试着和你的爸爸妈妈也用这样的纸条来沟通吧。纸张不够,可附页。呵呵,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你们的沟通招数!”这样的作业设计,图文并茂,图文相互紧密结合又相互补充,而且又让家长与孩子做了一次很好的亲子互动和心灵交流。

动手做 新课程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教师指导之下主动地进行富有个性化的学习。这就要求赋予语文作业以多维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使作业体现出多样性、自主性、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和探究性的特点,让学生在充满挑战的愉悦环境中完成语文学习。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虽然比较丰富,但知识毕竟有限。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要让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例如:学习完《苹果里的五角星》之后,可以布置学生回家也试试拦腰切苹果的方法,还可以做做“苹果不变色”的小实验。学习了《蚕姑娘》之后,可以让学生养一养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小金鱼、小乌龟、小兔子……种一种绿豆、红豆或黄豆,并进行观察,进而写一寫观察日记。这样的作业设计,既可以培养学生照顾小生命的爱心,又可以使学生养成细心观察、坚持写作的好习惯。

结束语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创造性地解读教材,并突破教材的局限,整合学科资源,灵活设计各种类型的作业,在灵活地加以综合运用的基础上,用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作业练习,促进学生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同时,也要让学生们走出书本、课堂、学校,走向生活,走向自然,在各种灵动的语文作业练习中思考、探索,从而获得综合能力上的更大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城中校区)

猜你喜欢
作业语文教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圆我教师梦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