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甜
摘 要:在当今的设计环境中,通过构成来进行平面设计成为了当今设计的主流方式,设计师们对构成化的设计衍生出了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但是主要的方式依然是图形文字和颜色之间的穿插组合,图形和文字两种视觉符号有着内在的关联,文字具有表意的作用,而图形则是形的表达。
关键词:平面设计;图形;文字
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4-0061-01
图形是为了阐述某个含义的视觉形象,比起听觉而言,他是更形象更具体的,和文字相比也更加韵味,他是在某个特点的意识中对一个元素进行多元化的刻画,和图案不一样的是他不是以审美为目的的装饰性传达。和艺术家眼中的纯视觉感觉不一样,他强调的是视觉符号之间的传播和交流作用
一、图形文字化的早期起源
早期人类从事劳动生活由于记事的需要,在洞穴中刻画,图形是信息沟通和表达的主要方式,这个特点依然存在于当今的设计环境中。图画形式的符号是图形最早的表现形式,也是现代文字的雏形,图画式和记事式图形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更简化的的形式,在记事形的图画中不断的简化中形成了图画式的文字,文字在诞生后带来图形的发展,文字这种视觉符号使得人们的沟通更加的方便和快捷,能够表达复杂含义又便于理解的图形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利用。
二、科技进步带来的图形文字化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脑出现后的几十年里面,越来越多的设计开始在电脑上进行,电子信息处理的便捷性成为平面设计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最新的电脑软硬件都最先开始在平面设计上进行应用,这种情况使得图像和文字的设计一直处于数码信息的最前沿,这种信息化的革命使得图像和文字在设计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主要表现在设计形式和以往完全不一样了,如果说印刷技术的的进步是文字和图形重大的转折的话,那么信息化的革命所带来的改变完全不亚于这种技术的进步。而伴随着电脑的普及和配置的进步,电脑的处理的速度越来越快,加上其他比如相机、刻录机的发展,使得图像文字化进入到了一个更加辉煌的阶段。互联网设计开始产生,这种灵活的设计可以时常改变,使得设计师有了更多的想象和展现空间。由于互联网在全世界的普及,互联网有了丰富的图形和文字,成为一片新的设计天地,新的图形文字将取代过去繁琐的笨拙的传统图形文字化设计,给这种设计带来新的设计生命力。
三、艺术的发展对图形文字话的影响
前面讲到科技的进步带来了图形文字化的快速发展,而当代艺术的发展则为这种设计提供了更多的设计参考,各种艺术的流派倡导不同的艺术理念也造成了各种观念的影响,早期的人类和艺术活动都是统一的,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不同行业的专业性越来越强,这才把艺术活动剥离出来,康德在早期的为设计的艺术性提供了理论基础,设计被作为艺术的一个生产方面,这种对美的不断追求决定了设计中的艺术力量。艺术改革运动的诞生,从思想和表达方式对传统的艺术进行了全面的改写,使得视觉艺术的出现新的内容和形式。这种艺术浪潮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他不仅仅改变了内容和目的,也改变了艺术的表达形式,当代艺术的核心对传统的艺术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改革,现代图形文字化设计也受到了这种艺术浪潮的影响,在形式上的变化尤为明显,达达主义和未来主义对现代板式的影响最为深远,并对现代的圖形文字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立体主义对现代的图形文字设计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这时的继承了立体主义的思想,并且在形式方面也借鉴了这种主义的变现方式,在将图形融合在标志和海报中,使得色彩的简洁概括,这种表现方式是和立体主义完全相同的,在现代的图形设计和后来的图形文字化设计都非常规的设计方式,突破以往的设计手法来表现主题,这种受到超现实主义的影响主要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后期的图形设计都将形式和含义表现在另外维度的空间中。
四、关于图形文字的将来
国际化的视觉语言成为了一种势不可挡的设计趋势,图形化的文字的方便和快捷成为了这种交流的主要方式。在保持了每个民族自身的设计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形式的国际化能够让不同的国家和种族能够自由交流,在图形文字化的设计作品中可以简单明了的了解到不同的地域和文化。图形是在文字诞生之前交流的主要工具,是人们传达思想感情的主要方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信息技术把我们的居住环境变成了地球村,图形文字化让不同的地域文化交流时没有任何障碍。这种独特的视觉符号促进了世界上不同设计文化之间的融合和发展,在这种国际化大环境的影响下,设计并不是单一的设计风格的垄断,在互相交流中,设计文化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参考文献:
[1]易志敏.论图形符号与平面广告之架构关系[J].装饰,2008(03) .
[2]金国胜.中国象形文字的图形识别和符号表意[J].装饰,2004(05) .
[3]奚传绩.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4]黄健辉,陈恒之.(2000).中文阅读中的字形与语音加工[J].心理学报,2011(32).
[5]赵磊.汉字的现代图形设计[D].无锡:江南大学,2005 .
[6]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杜平.图形创意与平面设计[J].艺术评论,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