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平
民族音乐集民族特色与传统音乐元素为一体,通过其特有的风俗、人情、历史等元素,传递着丰富多彩的情感、故事和愿景等。这种内在的价值,有必须通过我们的音乐课堂得以渗透和传送。在小学音乐课上,要将民族音乐的内容合理地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们受到民族音乐的感染,使审美能力不断提高,音乐素质逐步增强,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进而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与精彩。这种魅力与精彩,我们可以借助课堂将其价值优化。
民族音乐审美价值的体现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民族音乐的渗透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音乐欣赏能力。通过聆听、欣赏这些民族音乐,提高自己的音乐综合素质,感受民族音乐的内涵,吸收优秀作品的营养,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月光下的凤尾竹》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注意伴奏乐器。随后拿来葫芦丝乐器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葫芦丝这种乐器的特有音色和外观结构,在教师的讲解演示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喜爱之情。在接下来的学习聆听过程中,教师适时播放傣族风土人情的相关文化以及傣族舞蹈等内容,使学生们深刻了解傣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学生在这些丰富的资料中走进傣族民族音乐,从更全面的角度感受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在视听盛宴中感受民族音乐的内在美,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教师在授课之前,要针对民族音乐作品做全面的资料搜集工作,可以包括词曲作者简介、歌曲相关的演唱视频及民族的服饰、器乐、风土人情甚至包括民族舞蹈等,并提前在备课环节做成课件,充实课堂内容,让学生走进民族文化,爱上民族音乐,感知民族音乐的美,让音乐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民族音乐社会价值的体现
音乐无国界,音乐是情感沟通的桥梁。教师要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感受音乐的这种无限能量和魅力。民族音乐在社会交流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俗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音乐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的艺术殿堂中熠熠生辉,许多民族音乐在历史的长河中代代相传,成为传世的经典之作,我们的“海门山歌”同样有其社会价值。
例如:在教学歌曲江苏民歌《杨柳青》时,教师播放了歌曲的演唱视频,并引导学生了解江苏的相关文化,从而更具体、全面的了解江苏的民族音乐。为了让学生对江苏民歌的音乐风格了解得更透彻,教师搜集了大量的江苏民歌代表作品,如《紫竹调》《茉莉花》等经典之作,让学生通过视听感官欣赏聆听。教师可以针对个别的作品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如《茉莉花》这首歌曲,不仅是唱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还被世界所认知并喜爱;还可以把宋祖英和席琳迪翁在201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合唱的这首《茉莉花》通过媒体视频播放给学生,让学生欣赏中国的艺术家与国外的音乐家合作的这首经典民族音乐作品。通过音乐作品的观看,学生们感受到音乐的沟通作用是多么强大,各国的言语或许不同,但音乐让他们心与心连在了一起。民族音乐打破了国界,让全社会乃至全世界人们和谐共处,共享音乐的美好天地。
民族音乐有其独特的魅力,它发挥着社会的价值,用优美的旋律把让人们连在了一起。音乐教师要抓住课堂,让学生多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内涵。通过教材内容及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的思维,把我国的民族音乐传承发扬下去。
民族音乐道德价值的体现
在小学的音乐教材中,有很多关于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可见,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民族音乐不仅发挥着巨大的社会价值,对于学生的道德培养方面也是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时,教师就针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進行了适当渗透。首先让学生初听歌曲,了解歌曲的歌词大意;然后通过课件展示该作品的简介,引导学生们了解这首民歌的创作背景。接着做了详细讲解:“同学们,这首《八月桂花遍地开》是为了庆祝苏维埃政权成立而创作的,对于这首歌的创作作者至今还没有详细的记载,资料中查阅歌曲的出处有三个版本,有的说是江西民歌,有的说是河南民歌,还有的说是安徽民歌,那么,它到底是哪里的歌曲呢?这个还需要进一步去研究,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作为音乐人的你们,就会告诉世人一个明确的答案。”教师这样言语的鼓励,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音乐的欲望,让他们知道学音乐的责任。同时,教师在歌曲内容的讲解中也要渗透了爱国主义教学内容,让学生们知道这是一首经典的红歌,在歌曲的学唱中感受红军追求自由、寻求解放的斗争精神,学习红军团结一致、斗争到底的坚强意志。
教师要在音乐教学中结合民族音乐适时开展道德思想教育,革命年代留下很多的优秀音乐作品,对学生具有很好的教育作用。教师要抓住教育时机,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中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样,不仅是让学生们感知音乐旋律的优美,更是吸取作品的内涵思想精髓。
结束语
音乐的价值与魅力远远不止本文所阐述的三大点,其价值和魅力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更会陶冶学生的情操。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有着不可或缺的教学价值,对学生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及音乐综合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民族音乐的社会价值和道德价值更是不容忽视,因此,教师要把民族音乐合理有效地渗透到课堂中,让民族音乐的价值在音乐课堂中得以充分的体现。
【本文系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海门山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传扬研究》(批准号T-C/2013/028)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