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质量控制对血液检验的影响

2017-06-10 14:21沈瑞芳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28期
关键词:血液检验质量控制影响

沈瑞芳

【摘要】目的 简析质量控制对血液检验的影响。方法 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检验方式进行检验,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质量控制的检验方式进行检验。结果 对照组的59名患者血样中的Cal99、Ca125、份癌胚抗原、C-肽、甲胎蛋白各项指标变异指数较高,观察组的59名患者血样中的Cal99、Ca125、份癌胚抗原、C-肽、甲胎蛋白各项指标变异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液检验时运用质量控制,能够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上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简析;质量控制;血液检验;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8.0.02

现阶段,血液检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临床上如何保证血液检验的质量成为了广大同仁们高度关注的问题。血液检验质量控制就是在采集标本前和在采集的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严格把控,注重质量管理,最大程度减少误差。本文选择了我院的118名患者的检验血样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5年1月~12月,于我院就诊的患者,取其检验血样进行研究,共收集118例。其中男67例、女51例,年龄12~87岁,平均年龄(35.47±3.34)岁。患者以随机的方法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这两组,各59例。对照组包含16份Cal99,14份Ca125,8份份癌胚抗原,10份C-肽,11份甲胎蛋白;观察组包含12份Cal99,13份Ca125,10份份癌胚抗原,14份C-肽,10份甲胎蛋白。对两组患者的各类一般资料和血样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包括性别、年龄、症状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检验方式进行检验。

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质量控制的检验方式进行检验,具体步骤如下:

(1)在检验之前的标本采集阶段进行质量控制,抗凝剂选择枸椽酸钠,血液采集方法选择静脉样本采集。应注意在使用注射器采集血液时要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进行操作,并且操作一定要迅速。

(2)血液样本送检时,要注意送检及时,并保证样本的质量,以免送检不及时而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特殊情况下,如果不能够及时将样品送检,应该把血液样本放置在冷藏室中[1],温度控制在5℃左右。

(3)血液检验前应将相关仪器准备完毕,核定仪器的设备值,以减少误差,并严格消毒,避免影响检验结果。

(4)在血液检验的过程中保持标本的新鲜度,正确选择血样标本,所选择的试剂需要无菌,没有被感染,并在有效期内,有一些需要特殊操作的步骤应依据说明书严格执行[2]。

(5)血样标本在检验之后应交给专业人员,专业人员需要审查检验结果,如有疑问,应再次进行审查。对于检验标本的备份应妥善保存,以便核查。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血样的指标变异指数进行观察,观察指标包括:Cal99、Ca125、份癌胚抗原、C-肽、甲胎蛋白。

1.4 数据处理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血样中的Cal99、Ca125、份癌胚抗原、C-肽、甲胎蛋白各项指标变异指数较高,观察组血样中的Cal99、Ca125、份癌胚抗原、C-肽、甲胎蛋白各项指标变异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现阶段,在临床上已经将血液检验指标列为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的一项重要参考依据,血液检验的结果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都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所以,质量控制对血液检验的影响就显得举足轻重。

相关研究表明,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由两个原因引起的,一种是内源因素,另一种是外源因素[3]。内源因素就是血液检验样本中的交叉反应物质、补体、高浓度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和类风湿因子等,外源因素则主要是标本储存时间过长、染上细菌、标本凝固不全和标本溶血等[4]。还有,检验的仪器和技术和对检验结果的分析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检验的结果。

所以,临床血液检验的质量控制和改进应该贯穿于仪器使用的整个周期中,在每一个患者的检验标本和标本检验过程中,严格执行检验质量控制,加强每个环节的质量监督,对于检验人员的专业素养也要给予提高,其目标就是使检验结果精密、准确。血液检验质量控制计划应包括以下几点:

(1)在工作之前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保证其专业熟练程度。

(2)注意仪器的安裝、调试、评价[5]。

(3)对实验室的环境进行监测,有不合格的地方及时改进。

(4)定期对仪器进行保养及维修,在使用时注意正确方法。

(5)保证试剂的质量。

(6)校准仪器。

(7)改进使用方法,使仪器的使用寿命延长。

要保证质量控制计划的顺利完成,需要实施以下措施:

(1)每天设备开机后仔细检查和清洗。

(2)正确采集血液标本。

(3)运送标本前进行正确处理,并无菌保存。

(4)上机操作正确无误。

(5)发现故障应及时通报并维修,排除隐患。

(6)对报告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和沟通[6]。

(7)审核血液检查结果。

(8)必要的时候需要进行人工复检和血涂片检测[7]。

(9)发出正式报告。

(10)听取病人的反馈意见,并在临床上相应改进。

除此之外,实验室的环境应保持在室温不超过25℃不低于18℃,保持室内通风,采取一定的防尘措施,相对湿度应控制在30%~80%。仪器周围需要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便散热。做好防潮工作,保证实验室的环境整洁,仪器操作台稳固。对此,应该有专门的制度进行检测,并坚持执行。

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分别给予了常规检查和质量控制检测,结果表明,实施了质量控制后,观察组的患者血样中的Cal99、Ca125、份癌胚抗原、C-肽、甲胎蛋白各项指标变异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血液检验时运用质量控制,能够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上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容桂荣,张萍萍,赵立民,等.血液标本采集与运送的质量控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8,14(07):247-248.

[2] 王金招,王金玉.血气分析采血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控制[A].首届《中华护理杂志》论文写作知识专题讲座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12(30):1353-1354.

[3] 张志传,孙秀春,姜其生,等.山东省血站系统血液检验室室间质量评价[J].中国输血杂志,2002,35(02):294-295.

[4] 黄新宝,李新艳,姚德耀,等.血液检验阳性结果的复核与相关质量体系的建立[J].中国输血杂志,2008,11(35):127-128.

[5] 付增祺,赵荫林,马光湖,等.关于临床血液检验质量控制的探讨[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83,21(01):324-325.

[6] 何丽娟,李银太,胡良平,等.直线回归法在ELISA室内质控分析中的应用[A].第6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24(32):3524-3525.

[7] 周建容,曾 静,黎 倩.2种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血液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5(07):231-232.

本文编辑:刘帅帅

猜你喜欢
血液检验质量控制影响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提高血液检验准确性的管理措施分析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
贫血鉴别诊断中采用血液检验的临床效果探析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血液生化检验中标本误差的原因与防控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