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黎平
鸡是农家必养的家禽,家中有鸡,说明粮食丰收,粟米稻谷除了用来食用,还有剩余,以饲养鸡鸭。陆游在赞美农家的丰足时,有这么一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虽然农家的酒水不是那么高档,有点浑浊,可老百姓家的日子还是很殷实,起码家里有足够的鸡和猪来招待客人。陶渊明也在《桃花源记》里这样描述世外农家的幸福生活:“设酒杀鸡做食。”更早一点儿,在《论语》里,孔子的弟子子路去问路,隐者“荷蓧丈人”款待子路,也是“杀鸡为黍而食之”。
能不能养鸡,吃不吃得起鸡肉,是物质生活是否充裕的一个重要指标。由此延伸,杀鸡待客,成了中国人交往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这种标准的中国农庄式待客之道,在唐诗里凝结成一句:“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想想清新美丽的田园风光,和好友谈谈桑麻,喝喝酒,多么温馨的画面,而这画面当中,就有鲜美的鸡肉。
而从“杀鸡为黍而食之”又派生出关于友谊的感人故事。例如成语“只鸡絮酒”。据《后汉书》记载,汉朝的一个名为徐稚的读书人,其学问渊博,为人高雅,为世人所称道。朝廷太尉黄琼闻其贤名,于是推荐徐稚去当官。而徐稚无心于功名,只喜欢闭门读书,做一个安静的君子,于是屡次推辞,似乎完全不领黄琼的好意。然而,后来黄琼死了,徐稚却用酒水泡了棉絮,再用棉絮包好烤好的一只鸡,不辞路远,自带干粮去黄琼的坟前祭奠,并且放声大哭,表现得很悲痛,祭奠之后也不告知别人姓名。“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说明徐稚虽然推掉了黄琼的推荐,但不等于他没有领情,而是心存感激,把黄琼视为知己。
徐稚和黄琼的故事在同时代还有另一个版本,即范式和张劭的故事,同样也记载在《后汉书》里。范式和张劭都是东汉地方小吏,关系很好,乃是至交。范式有一次跟张劭说,我一定要去你家拜访,向你的家人问好。张劭回答说,欢迎老友来访,我一定做饭做菜招待你。其中的菜就是鸡。两位老友的家相隔千里,在交通条件落后的汉朝,张劭的家里人都不太相信范式的承诺,然而张劭对范式的诚信很有信心,在约定的那一天,他真的早早做好饭菜等待。果然,范式如期到来,二人把酒尽欢,良久方散。这就是史上有名的“鸡黍之交”。后来张劭死,下葬时棺木不能下去,直到范式赶到,以酒祭奠,棺木才下去。
到了明朝的《喻世明言》里,有一个故事叫“范巨卿鸡黍生死之交”,将范张二人的故事进行了大胆改编。范巨卿就是范式,他承诺要去张劭家拜访,结果因为忙于生计,一时忘记,到了约定的那一天,已经没法赴约。那时没有高铁,没有飞机,千里之遥无法赶到,范巨卿居然自刎而死,阴魂赴约。张劭得知老友死讯,悲痛不已,赶去范巨卿家中,亦自刎以报。
无论是桃花源的人们,还是东汉挚友,抑或唐朝农庄,他们的菜单上都有鸡,可见鸡一直是中国古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禽,从而又引申出友谊的感人故事。可以这么说:友谊的菜谱上,少不了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