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专业与研究所协同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7-06-10 02:18袁爱霞王智森赵昕樊磊
科教导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通信工程研究所

袁爱霞 王智森 赵昕 樊磊

摘 要 为了适应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提出了通信工程专业与研究所协同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新的培养体系、组建研究所兴趣小组等方式,探索并实践这种新的通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通信工程 研究所 协同创新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3.016

0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人们对通信的需求已由传统单一的人与人、人与网,逐步扩充至人与物、物与物、物与网、网与网等,传统的通信专业面向公共通信以及专用通信的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和满足国家对社会生产生活和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亟需改革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通信工程专业与研究所协同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这种方式的培养使学生具有使通信技术与各行业相融合的能力,培养系统掌握专业知识的创新型人才。

1 研究的主要内容

目前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从提高科研能力、进行校企合作、特色化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了改革,针对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建设和研究所的发展,我们提出了通信工程专业与研究所协同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把通信专业的学生培养和研究所的研究工作结合,通信专业的学生从大一进入研究所的学习小组学习,实现专业和研究所共同协作培养学生,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具体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1 构建核心培养任务体系

如图1所示,“通信工程专业与研究所协同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含三个基本方面: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外研究性教学(研究所小组)。三者既彼此独立,又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通过课题开展、技能训练、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等具体形式实现本科层次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传统教学部分的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在不断地探索和改革,特色部分即研究所小组是实现专业与研究所共同培养学生的主要部分。

图1 核心培养体系

1.2 深化专业入门教育

在传统教学工程中通过进行专业入门教育,帮助与引导新生完成由中学时代的常识性学习向大学专业性、主动思考性、实践性、综合能力培养性学习的转变,明确指出专业的优势特色及其培养目标,阐述专业在信息科学领域体系结构中的位置、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理论的知识体系架构,阐述信息社会文化的特征及其对信息科学领域的冲击和面临的挑战,完成大学专业学习与人生的初步规划。

1.3 研究所规划具体的培养时间和内容

在学生进研究所之后,有计划地组织、引导、鼓励学生逐渐进入研究性学习,参与科技创新和科技开发,以便及时地让学生认识专业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实现知识的融合与活化,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培养,使学生从一个专业融合的学习者成为一个技术理论的继承者,最终成为个性鲜明的创造者。

1.4 多样性的研究所兴趣小组

学生在大一时根据个人意愿进入研究所的小组,首先了解研究所、了解小组,学习《通信与信息技术史》、《小组技术史》,然后逐步进入深入的学习研究。

研究室成立的学生小组目前有10个,每个小组都有相对固定的研究方向,根据学生兴趣及特长等多个方面,通过选报研究性教育课题,组织本科学生组建研究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参与项目实践、学术讨论等活动,教授直接指导,每个小组配有专业老师进行较全面的专业技能指导。

1.5 制定小组培养计划

分别制定各个研究小组的培养计划,以完善人才培养过程,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每个小组的培养计划经过反复修改和讨论,目前已经初步形成。小组的培养计划类比专业的培养计划制定,有明确的培养方向、能力要求、课程安排等内容,但是也不同于专业培养计划,小组的培养计划更具鲜明的特色,结合了不同小组的兴趣和多年的研究积累,更进一步凝练小组的培养方向。研究所的学习小组经过近10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各自的研究特色和相对完善的学习和管理模式,不同的小组有不同的研究方向,比如无线电小组主要以天线、滤波器等作为研究方向,绿色能源小组以风力发电等绿色能源作为研究方向,每个小组在各位专业老师的指导下都在按照既定的方向进行研究和学习, 制定了小组的培养计划后,通信专业和研究所的学生培养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1.6 学生民主自治管理委员会

研究小组采取教师协助为辅、学生自治为主的管理制度。每个小组都推选一名学生作为组长,负责吸纳选择小组成员、组织本组的科技创新活动、召集小组成员讨论和向指导教师汇报等工作。

日常小组管理,包括资料、设备维护、场地等都由学生自主管理。进入小组的学生必须态度严谨,全身心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对于态度不认真的学生,组长有权在向主管教师汇报后劝导其退出;同时,小组根据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考核,对于进展缓慢、长期无发表的学生同样劝导其退出。另外,坚持学生自主、自愿的原则,学生如果感觉不适合自己发展和工作,可申告后自行退出。

经过近10年的发展,研究室的学生成立了委员会,负责学生的统筹管理,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管理模式。

1.7 开放的研究会制度

通过每周一次的研究会制度,发表者可获得导师小组的指导、同时各研究类别的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从而使学生在研究阶段实现完整的专业理论集成,力图使每一个学生得到一个从技术资料获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理论运用、成果发表、文章表述等过程的完整训练。

经过多年的发展,研究室每周一次的发表,雷打不动地进行着。老师们、同学们在每个周三的中午准时出现在会议室。各个研究小组和研究生都按照预定的时间表轮流发表,发表结束后,各位老師会给出意见和建议,同学们也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热烈的讨论中,老师们和同学们获得了新的创意和想法,获得长足的进步,可谓教学相长。

2 学生能力的培养

2.1 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积极引导、组织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调动学生实践、研究、创新兴趣,让学生在低年级就深入研究室学习及研究,了解学科的相关知识和发展动态,参与从课题的发现、系统框架搭建、应用基础理论研究、虚拟仿真试验、技术实装,以及最先进的产品开发等过程,促进学生的兴趣、想象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2.2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积极开展研究性教育,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着眼于学生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主动探索、发现和创新,最终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2.3 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

利用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参与国际会议,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国外的教育理念与科研成果,为学生搭建面向国际化教育的交流平台,扩大与海外院校更好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实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与国际接轨,为学生的国际培养创造平台和机会,有益于学生拓宽国际视野。

3 总结

通过近10年的发展,我校的通信工程专业以研究所为载体,探索通信工程专业与研究所协同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形成了优良的传统,极大地丰富了人才培养的内涵,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些工作将继续深入开展,惠及更多的学生,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2).

[2] 孙增友.面向科研技能的通信工程专业多层次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研究.高教学刊,2016(3).

[3] 李桂霞.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20).

[4] 马成荣.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23).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通信工程研究所
中小学书法课程研究所书法作品选登
金块藏匿在哪儿
昆虫也会便便吗?
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技术
国有企业信息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初探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浅析铁路通信工程应用接入网技术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