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黄杨白粉病在汝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试验

2017-06-10 08:00李三成
河南林业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病叶白粉病病斑

李三成



大叶黄杨白粉病在汝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试验

李三成

(汝阳县国有大虎岭林场,河南 汝阳 471200)

通过近3 a来系统调查,大叶黄杨白粉病在汝阳县全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有发生,其中5月、9月是一年中的发病高峰期。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抑制白粉病的发生[1]。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45%晶体石硫合剂,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等对大叶黄杨白粉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最佳。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中耕除草,剪除病枝病叶,清除病原,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积极开展化学防治,防止一切病原、病害侵入、扩散蔓延。

大叶黄杨;白粉病;发生规律;防治技术

大叶黄杨为常绿植物,是城乡绿化的理想树种,但较易发生病害,白粉病为主要病害,该病发生范围广,危害程度重,极大的影响了大叶黄杨的生长发育和观赏价值[2]。因此,对大叶黄杨白粉病的发生侵袭进行观测调查,在了解其发病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防治技术措施,以有效防治大叶黄杨白粉病。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点

大虎岭林场院内大叶黄杨为调查对象,植株年龄在15 a左右,冠幅平均高度1.3 m。

1.2 调查方法

每月定期调查20株大叶黄杨的200张叶片,以中上部嫩叶为主,调查发病叶片数和发病严重程度,计算病叶率和病情指数。

1.3 病叶分级标准、计算方法

病叶分级标准:按病斑面积占叶面积的比例划分5个等级,0级、无病斑;1级、病斑占20%以下;2级、病斑占20%~50%;3级、病斑占50%~75%;4级、病斑占75%以上。

病叶率(%)=病叶数/调查总叶数×100

病情指数(%)=∑(病叶级数×各级叶数)/最高级数×总叶数×100

1.4 药剂防治试验

1.4.1供试药剂与浓度

15%三唑酮(江苏建农植物保护有限公司)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45%晶体石硫合剂(山东华阳和乐农药有限公司)200倍液;53.8%氢氧化铜(可杀得)(美国固信公司)800倍液;50%退菌特(河北冀丰农药化工有限公司)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0%多菌灵(河北青园农药有限公司)500倍液等。

1.4.2试验方法

大叶黄杨白粉病初期供试5种药剂,选择植株生长势及发病情况基本相似的区域,每种药剂20株,3次重复并设喷清水作对照(ck),喷药后15 d调查病叶数和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

防治效果(%)=(1-防治区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100[3]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叶黄杨白粉病的发病规律

大叶黄杨白粉病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叶片上或落叶内越冬,翌年4月份在适宜条件下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至新叶,侵入叶片组织,并在叶片表面形成白色病斑,吸收叶片的养分和水分,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白粉,新梢扭曲、叶片蜷缩[4]。大叶黄杨白粉病在4月份为发病初期,5月进入发病高峰期,6月中下旬病情有所减缓,7月受高温影响,白粉病的发生与蔓延受到抑制。9月上旬开始随气温的下降,上部嫩叶产生新的病斑,将会再次出现新一轮的发病高峰。进入10月份病情有所减缓,逐步进入越冬阶段。

2.2 药剂防治试验情况

在发病初期对大叶黄杨白粉病进行防治,分别以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45%晶体石硫合剂200倍液,53.8%氢氧化铜8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大叶黄杨白粉病的药剂防治效果

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存在差异

由表1可知:从差异显著性测试结果看,供试5种杀菌剂对大叶黄杨白粉病都有一定防治效果,与清水对照(CK)相比,防治效果在77.75%~87.88%,其中以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效果最佳。

2.3 综合防治情况

对大叶黄杨白粉病进行综合防治,采取了剪除病枝病叶,在2015年5月,选择在树荫下,通风条件不良,白粉病发生较重的绿化带两部分,一部分针对部分病枝、病叶进行剪除,另一部分不做任何处理做对照(CK),在当年9月中旬调查发病情况[4]。详见表2。

表2 剪除病枝对大叶黄杨白粉病的影响

通过剪除病枝病叶,优化生态环境,提高了大叶黄杨绿化带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白粉病病原基数扩散侵入,控制病害的发生。通过观察,病叶率降低61.22%,病情指数降低62.16%,可缓解病害侵袭程度,控制效果明显。

3 小结与讨论

通过对大叶黄杨白粉病的系统观察,在豫西地区汝阳县一带的发病情况,大叶黄杨白粉病在一年中的大多数时间都有发生,但其中有2个较明显的发病高峰,分别为5月、9月,夏季7月份高温和冬季低温抑制病害发生。白粉病的发生一般先在植株的嫩叶表面产生白色菌丝体,然后借风雨传播,轻则植株嫩枝、嫩叶呈白色粉状,造成叶片蜷缩畸形,重则造成植株干枯死亡。湿度大是白粉病发生的主要因素,阴凉气候也适宜白粉病的发生。在大树下生长的黄杨通风透光条件差,发病严重。嫩枝嫩叶比老叶老枝容易感染,且发病严重。

药剂防治试验表明:从差异显著性测试结果看,供试5种杀菌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45%晶体石硫合剂200倍液,53.8%氢氧化铜8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试验,对大叶黄杨白粉病都有一定防治效果,与清水对照(CK)相比,防治效果在77.75%~87.88%,其中以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效果最佳。对于真菌性病害的防治,用药最佳时间在病菌大量侵袭之前对大叶黄杨白粉病进行喷药防治。

根据大叶黄杨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及特征,提出相应防治措施如下:(1)积极开展化学防治,防治病害扩散蔓延。在4月份发病初期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45%晶体石硫合剂2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真菌性药剂进行防治。(2)喷施农药要对植株叶的正反两面都喷,以彻底杀死真菌,防治侵入扩散。(3)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栽植、施肥、中耕除草,增加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植株抗病能力。(4)清除病原,减少真菌源侵袭,入冬前到翌年3月,全面清理枯枝落叶,春季剪除病枝病叶,集中销毁,以减少越冬病源体扩散蔓延。

[1] 浦冠勤,毛建萍,唐奇,等. 大叶黄杨白粉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08(06):125-126.

[2] 刘起丽,张建新,王洪亮,等. 几种药剂对大叶黄杨白粉病的防治效果[J]. 贵州农业科学,2007(4):92-93.

[3] 徐冠军. 植物病虫害防治学[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

[4] 王随平,高九思. 大叶黄杨白粉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 园艺与种苗,2013(08):001-003.

(责任编辑:王团荣)

S 763.1

C

1003-2630(2017)01-0054-03

2017-02-15

李三成(1963-),男,汉族,汝阳县国有大虎岭林场副场长、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营林生产和科技推广应用工作。

猜你喜欢
病叶白粉病病斑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改进自适应分水岭方法分割棉花叶部粘连病斑
一种桑轮纹病病叶发病程度的评价指数
9种药剂防治山核桃干腐病试验研究
大兴安岭被松栎柱锈菌侵染的蒙古栎叶上真菌种群的分布与多样性
拉萨设施月季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用于黄瓜白粉病抗性鉴定的InDel标记
苹果树腐烂病斑季节扩展动态
黄瓜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腊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