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不同人格维度的空巢老人与其他养老模式下老人生活质量比较分析

2017-06-10 05:05:34董晨杰杨艳华仇燕青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12期
关键词:空巢子女养老

董晨杰,杨艳华,仇燕青

1.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教科,上海 201802;2.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急诊科,上海 201802;3.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802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不同人格维度的空巢老人与其他养老模式下老人生活质量比较分析

董晨杰1,杨艳华2,仇燕青3

1.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教科,上海 201802;2.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急诊科,上海 201802;3.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802

目的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大中型城市的“空巢”率高达56.1%,预计2030年我国老年人家庭将“空巢化”,有关研究显示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3种不同养老模式下养老供给不同,老年人的最终生活满意度也会有所差异,该研究是以不同人格维度的空巢老人与其他养老模式下老人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空巢老人的个性化医疗服务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6月在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地区随机抽取符合入选标准的空巢老人182名、与子女居住144名、机构养老52名,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年龄下不同养老模式的老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养老模式下,无论年龄是否存在差异,三种不同养老模式的老人生活质量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不同人格维度的老人,内倾型人群健康评定均低于外倾型人群,情绪型人群健康评定低于稳定型人群,特别是在不同养老模式下,不同人格维度的健康评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人格维度的空巢老人的健康评分均低于与子女居住的老人,高于机构养老的老人,特别是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健康维度评分差异明显;内倾型、情绪型人群健康评定低于外倾型、稳定型人群,不同人格维度的老人的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社会应增加对老年人的关怀,特别是内倾型和情绪型人群,社区多组织开展活动,吸引他们参与文体、社交活动,对他们的生活和心理给予重视,使他们能有一个健康幸福的老年生活。

艾森克人格问卷;人格维度;空巢老人;养老模式;生命质量测评;社会功能;自测健康评定

中国已经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4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1亿,占总人口的比例15.5%,2006年我国城市老人“空巢”的比例达49.7%,其中大中型城市的“空巢”率高达56.1%,预计2030年“空巢”老人家庭比例将达到90%,届时我国老年人家庭将“空巢化”[1],有关研究显示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三种不同养老模式下养老供给不同,老年人的最终生活满意度也会有所差异[2]。该文对不同养老模式下不同人格维度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差异进行评价,为合理选择适宜的老年社区健康服务模式,满足老年人身心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证据支持。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地区空巢老人182名、与子女居住144名、机构养老52名。

1.2 抽样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单纯随机抽取南翔镇地区空巢老人及其他养老模式老人。入选标准:年龄70~90岁之间,性别不限,基本生活自理,无认知障碍,可以有家属监护或临时照料者。排除肿瘤患者、有心肌梗死者、有严重精神疾病者、痴呆者、卒中偏瘫肌力0~Ⅲ级者。

1.3 调查方法

1.3.1 自行设计的问卷 包括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

1.3.2 健康调查简表 (SF-36) 该调查表是在1988年Stewartse研制的医疗结局研究量表(MOS SF)的基础上,由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发展而来,1991年浙江大学医学院社会医学教研室翻译了中文版的SF-36,在国内已经得到较好的信效度检验,且适用于老年人群[3]。量表包括36个问题,8个维度: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心理健康(MH)。

1.3.3 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由英国心理学家H.J.艾森克编制的一种自陈量表,包括四个分量表:内外倾向量表(E),情绪性量表(N),心理变态量表(P,又称精神质)和效度量表(L)。我国的修订本EPQ-RSC同EPQ_Rs或者EPQ中国版成人式的心理测量学质量相比,它的信度和效度可靠,适用于我国人群[4]。

1.3.4 测查程序 由经过培训的社区医生预约上门,然后

当场接受问卷调查。问卷填写通过以自评和访谈方式完成,填写完毕当场对不合格问卷进行纠正。

1.4 质量控制

调查前对课题组所有成员进行培训,并进行模拟调查,保证调查行为的一致性,为保证采集数据的真实性,监督员在调查过程中抽样观察调查员的访问过程,评价所完成的问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补救。

1.5 统计方法

资料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统计描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进行统计描述,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①不同性别的老年人养老模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尚不能男性老年和女性老人的养老模式的有差别,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不同养老模式老人对比(n)

②不同养老模式的年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年龄分段分析,将年龄以80岁为标准,分低龄老人组和高龄老人组,进行分层分析,见表2。

表2 不同养老模式的老年人年龄对比(±s)

表2 不同养老模式的老年人年龄对比(±s)

年龄F P空巢老人(n=182)与子女居住(n=144)机构养老(n=52)77.1±5.54 75.4±4.87 81.5±4.20 26.95 <0.001

③低龄老人组中,不同老年人养老模式的健康质量评分中,除生理职能外,其余各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情感职能、心理健康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可得,空巢老人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健康评分均高于机构养老老人,低于与子女居住的老人,空巢老人的躯体疼痛评分、生命活力评分和情感职能评分均低于与子女居住的老人。

高龄老人组中,不同老年人养老模式的健康质量评分中,总体健康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生理功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和心理健康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空巢老人的生理功能、生命活力和社会功能评分低于与子女居住老人;总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评分均低于与子女居住的老人,而高于机构养老的老人。

④EPQ量表由内外向(E)、神经质(N)、精神质(P)、掩饰性(L)4个量表组成。E值、N值均以50分为界,E值>50分为外倾型,<50分为内倾型。N值>50分为情绪型,N值<50分为稳定型。从而将老人分为4种类型:外倾稳定型、内倾稳定型、外倾情绪型、内倾情绪型。

E量表的低龄老人组中,E量表评分低值组的社会功能评分低于高值组(P<0.05);高龄老人组中,低值组的总体健康评分、情感职能评分和心理健康评分均低于高值组(P<0.05)。

N量表的低龄老人组中,低值组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心理健康的评分值均高于高值组的评分(P<0.001);高龄老人组中,低值组的生命活力和心理健康明显高于高值组(P<0.001),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高值组的评分(P<0.05)。

⑤以不同年龄段,不同人格维度为基础,比较不同养老模式的老人生活质量,低龄老人低E值组的不同养老模式老人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可以发现,空巢老人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和心理健康均低于与子女居住的老人,但均高于机构养老的老人,而空巢老人的生理职能和情感职能评分均低于与子女居住的老人。低龄老人高E值组的不同养老模式对比中,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可得,空巢老人的生理功能评分高于机构养老的老人,而社会功能评分低于与子女居住的老人。

高龄老人低E值组的差异对比中,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和心理健康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可得,空巢老人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健康评分均低于与子女居住的老人,而躯体疼痛和总体健康评分,空巢老人低于与子女居住老人,但高于机构养老的老人。高龄老人高E值组的不同养老模式老人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尚不能认为不同养老模式的老人生活质量评分不同。

⑥低龄老人低N值组的不同养老模式老人的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和心理健康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可以发现,空巢老人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健康均低于与子女居住的老人,但均高于机构养老的老人,而空巢老人的社会功能评分高于机构养老的老人。

低龄老人高N值组的不同养老模式对比中,生理功能和情感职能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可得,空巢老人的生理功能和情感职能评分均明显低于与子女居住的老人。

高龄老人低N值组的差异对比中,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和心理健康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可得,空巢老人的生理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低于与子女居住的老人,同时高于机构养老的老人,而生命活力、社会功能和心理健康评分均低于与子女居住的老人。高龄老人高N值组的不同养老模式老人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尚不能认为不同养老模式的老人生活质量评分不同。

3讨论

该研究的结果发现,不同年龄下不同养老模式的老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考虑年龄的不同,身心健康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出现生活质量的差异;在不同养老模式下,无论年龄是否存在差异,3种不同养老模式的老人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考虑不同的生活模式对老人身心健康存在一定的影响,根据调查结果,空巢老人和机构养老的老人相对与子女居住的老人缺乏外界的干预,这种外界的干预,特别是子女的干预,对老人身心健康存在一定的影响。

对于不同人格维度的老人,内倾型人群健康评定均低于外倾型人群,情绪型人群健康评定低于稳定型人群,特别是在不同养老模式下,不同人格维度的健康评定差异更加明显。人格维度对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很大,外倾型的老人乐于与他人交往,凡事不斤斤计较,心胸开阔,乐观开朗,有助于身心健康;而内倾型的老人,多呆在家中,交往人群比较窄,生活内容单一,这些都不利于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5]。

该研究提示,社区要多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吸引老年人参加,培养兴趣,积极参与文体和社交活动,对于空巢老人和机构养老的老人更需要子女亲情和精神慰藉,对他们的生活照料和心理健康问题也应给予高度重视,社会也应更加关心关怀这些老人,使他们能有一个健康幸福的老年生活。

[1]李德明,陈天勇,李贵芸.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7):405-407.

[2]罗盛,张锦,李伟,等.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meta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3):1176-1179.

[3]韦懿芸,颜艳,王多劳,等.中文版SF-36在社区老年人生存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2006,31(2):217-218.

[4]钱铭怡,武国城,朱荣春,等.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J].心理学报,2000,32(3):317-323.

[5]刘鹤妍,边文鑫,龚茴茴,等.天津市空巢与非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7):1792-1794.

Analysis of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of Nest Empty Aged People of Different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nd Aged People under the Other Pension Modes in Nanxiang Town in Jiading District in Shanghai

DONG Chen-jie1,YANG Yan-hua2,QIU Yan-qing3
1.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aching,Nanxiang Tow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Jiading District of Shanghai, Shanghai,201802 China;2.Department of Emergency,Nanxiang Hospital of Jiading District of Shanghai,Shanghai,201802 China;3.Nanxiang Tow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Jiading District of Shanghai,Shanghai,201802 China

ObjectiveWith the aging in our country,the nest empty rate in the large and medium-sized city is as high as 56.1%,the aged family will be nest empty in 2030,and the relevant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pension supply under the family support of old age,institution support of old age and community support of old age is different,and the final life satisfactory degree of senile people is different,and the paper comparatively analyze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nest empty aged people of different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nd aged people under the other pension modes and provides basis for the individual medical services of the nest empty aged people by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Methods182 cases of nest empty aged people meeting the criteria standards were randomly extracted in Nanxiang town in Jiading district in Shanghai in June 2015,including 144 cases of people living with sons or daughters and 52 cases of aged people supported by institutions, and the senile people were surveyed by the questionnaires 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ResultsThe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pension mode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under different pension modes,the difference i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senile people of different ages or same ag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health evaluation of introversive-type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flare-type group,and the health evaluationofemotiongroupwaslowerthanthatofsteady-type group,especiallyunderdifferentpensionmodes,thedifference in the health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personality dimensions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health score of nest empty aged people of different personality dimensions is lower the senile people living with sons or daughters but is higher than the senile people supported by the institutions, especially the differences in the physical function,social function and mental health scores were obvious,the health score of introversive-type group and emotional group is lower than that of flare-type group and steady-type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health conditions between senile people of different personality dimensions is obvious,and the society should increase the care of senile people,especially for the flare-type group and emotion group,and the community should organize more activitie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ir lives and mental states thus making them have a healthy and happy elderly life.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Personality dimension;Nest empty aged people;Pension mode;Evaluation of quality of life;Social function;Self-rated health measurement

R195

A

1672-5654(2017)04(c)-0170-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12.170

2017-01-29)

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青年课题项目(2013-QN-06)。

董晨杰(1980-),男,山西侯马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全科医学。

猜你喜欢
空巢子女养老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29:54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03-17 08:57:46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独
杂文选刊(2018年11期)2018-11-06 03:39:48
养生不是养老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6
养老更无忧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5:47:39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华人时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37
养老之要在于“安”
大社会(2016年5期)2016-05-04 03: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