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平
摘要: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创新工作和军民融合工作,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是现代科技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迫切需要。推进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对于解放科技生产力、助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国防实力具有重要战略支撑作用。
关键词:军民科技协同;创新驱动;军民融合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先后提出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这两个国家战略都把军民协同创新作为其重要内容,强调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对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双重推动作用。
一、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提出
军民协同创新的提出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是在世界协同创新大势、国家发展战略和科技自身发展需求等多种要素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
1、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是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
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后,随着人们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深刻变革,创新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一变化趋势就是协同创新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兴起。早在1972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开启的“产业一大学合作研究中心”协同创新模式,有效地促进了美国科技创新的再次腾飞。我国的协同创新最早体现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其核心举措就是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提高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这一计划的实施,开启了我国创新体制机制变革的新篇章。
在当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就明确地提了出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中强调:“加强科技领域统筹,着力提高军民协同创新能力”。该意见的出台为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构建军民深度融合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指明了方向。
2、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首先,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任务。深化军民融合,推进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这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是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我国创新工作改革发展的重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从健全宏观统筹机制、开展军民协同创新、推进军民科技基础要素融合、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四个方面对军民协同创新进行了部署。
其次,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是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协调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的重大战略,既是兴国之举也是强军之策,具有一箭双雕之效。据《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在诸多领域中,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他各领域的统筹都需要以科技协同为支撑或依托,科技协同创新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进一步凸显。
3、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是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现实需要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人类经历了以信息化为特征的新一轮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使得军事技术和民用技术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人类由此进入了军民通用技术时代。据统计,发达国家军事技术和民用技术的重合率已高达80%以上。军民通用技术时代的到来标志着军民两大科技创新体系真正成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命运共同体。这不仅使军民协同创新变得可能,也使军民两大科技创新系统产生了强烈的协同创新需求。事实上,世界主要军事强国,在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都把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推进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作为其战略重点和突破口,从而实现军民两大系统的双赢。
二、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支撑
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对于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支撑作用可以从解放科技生产力、助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国防实力三个方面加以阐明。
1、对于解放科技生产力
长期以来,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实际上被分为两大部分,即民用科技创新体系和国防科技创新体系。这种军民分离的科技创新体制存在诸多弊端,比如:由于各自分属于不同的管理运行部门,两大创新体系各自为政,互相不通有无,不可避免的存在重复建设的情况,导致整个国家科技资源的浪费。在军民通用技术需求旺盛的今天,这种军民分离的科技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科技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拆除军民科技创新体系之间的“藩篱”,打破制约军民协同创新的体制性障碍,整合全国的科技创新资源,推进军民之间的科技创新协同,以军民两大科技创新体系之间的要素重组,实现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跨越式提升。
2、对于转变发展方式和产业升级
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转换发展动力的任务摆在了中国人民面前。如何转方式、调结构、换动力呢?习近平指出:“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科技创新的能力与结构与经济动力和结构密切相关,科技创新特别是军民融合创新对于转变发展方式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支撑作用,这一点在国内的军工资源密集地区已经得到充分彰显。有学者专门研究了湖南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对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培育发展新动力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的重要意义。要发挥好军民协同创新对于转变发展方式和产业升级的战略支撑作用,关键是要在协同创新产业化上下功夫,以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对于增强国防实力
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是提高信息化战争环境下军队体系作战能力和国防实力的根本路径。信息化条件下的体系对抗,已不仅仅是两大军事体系的直接对抗和较量,还更加鲜明地表现为以国家整体实力为基础的体系对抗。只有统筹好经济建设和國防建设,大力推进军民融合,重点发展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使用好国家和社会中蕴藏的巨大经济、技术、信息、人才等资源,才能大幅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军队战斗力和国防实力才能获得技术最先进、成本最经济、效益最大化、来源最稳定和最有可持续性的物质力量。特别是要在先进武器装备研发等军事能力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就应进一步清除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国防领域的障碍,必须充分利用民用科技资源和民用科技成果,形成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强大合力,用全国最优质的科技资源建设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三、小结
当前,在推进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方面,我国已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如何把中央的顶层设计落实,打通从顶层到基层的实践通道,这是深化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民用科技创新系统和国防科技创新系统,应发扬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进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军民双方都应主动向对方靠拢,积极寻求协同创新的机会,探索协同创新的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军民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为实施两大战略,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最终提高国家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