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在眼科斜视教学中的应用

2017-06-09 01:05连涛
今日健康 2016年11期
关键词:核磁共振临床教学斜视

连涛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包括其基本概念及对于眼科斜视教学的意义,接着就我院眼科中心教学提出了斜视教学中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的实施方式,以为促进眼科斜视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若干建议。

【关键词】 核磁共振 斜视 临床教学

斜视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眼科疾病,其治疗主要采取手术方式。斜视手术操作简单,且无需特殊器械,基层医院及年资较低的医师均可实施此手术。但治疗斜视的理论涉及多门学科内容,包括光学、力学、胚胎发育学等,加大了斜视的临床诊疗及手术方案设计,导致在对斜视进行诊疗的过程当中经常出现误诊、误治的情况[1]。因此,有必要加强眼科斜视的教育教学,丰富眼科医师的专业知识,同时普及与斜视相关的知识,以提高斜视临床诊疗的效率。

1 核磁共振成像檢查技术

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医学成像技术,于1982年正式应用于临床检查当中。MRI技术是利用静磁声和射频磁场实现人体组织成像,可从人体分子内部反映人体器官的失常和早期病变。20世纪90年代开始,MRI技术即已逐步应用于斜视的诊疗当中,可直观显示眼外肌及其周围筋膜组织,并对其进行精确定位[2]。将MRI检查技术应用于眼科斜视教学当中既是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必然需求,也是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同时还是临床医师自我发展的需要,有利提高眼科斜视专业医师的业务水平。

2 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于眼科斜视教学中的实施

2.1 设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于眼科斜视教学的目标在于提高临床医师及年轻医师的实践能力,经过影像学强化教学,临床医师及年轻医师应达以下目标:第一,知晓MRI检查技术的使用范围、优势及劣势;第二,可依病人实际病情选择适宜的MRI检查部位及方式;第三,可依MRI影像资料了解眼外肌解剖、生理病理机制和斜视的发病机制与转归;第四,熟练掌握读片相关技巧,可对影像资料进行特征分析,以辅助临床诊疗。

2.2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眼科斜视的教学主要是以眼肌斜弱视专业特点为核心进行教学,教学内容不仅仅是现有的相关影像学资料和学术专著当中所提及的相关内容,而且还包括时下最新的资料。因此,授课教师还要注意广泛查阅当下最新相关资料,同时与临床实践相互联系。授课时主讲MRI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适应证及禁忌证、眼部和颅脑正常图像、斜视的影像学特征及不同类型斜视影像学表现的异同点,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体现眼科斜视教学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2.3 循序渐进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

眼科斜视教学不但要注重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是培养临床医师的实践操作技能。因此,将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应用于眼科斜视教学当中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首先,理论知识教学可采取集中教学法。眼科斜视理论知识繁多且复杂,各知识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为能构建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在进行理论知识教学时,可选择集中教学法。由专业素质高且具丰富教学经验的影像科医师担任教师,集中授予眼科临床医师相关理论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习者直观地展现大量相关影像图片,再结合传统解剖图,以加深学习者对解剖的理解和记忆[3]。在进行教学时可以真实病例进行适当提问,以加强教学效果。同时实施斜视解剖学、诊疗学等相关基础知识,让学习者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其次,技能教学可采取临床带教法。挑选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都非常丰富的年资较高的医师作为眼科斜视教学的带教教师,采取案例教学法或是问题教学法,在临床实际案例的基础上,通过讲授及自主学习的方式,辅以提问,以帮助年轻医师树立正确的临床思路,同时培养其实践操作技能。教师选择具针对性的病例,引导年轻医师自分析病人临床表现着手,告知其如何选择正确的影像学检查方式,然后依影像学资料对病人的病变、病情及临近解剖关系进行分析,以帮助临床诊断斜视及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调动年轻医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再次,针对特殊病例可采取讨论教学法。在进行眼科斜视教学的过程当中,不免会遇到一些MRI影像表现特殊,临床不典型或是病情比较复杂的病例,针对这类病例的教学,可采取讨论教学法, 即由科室专家主持,邀影像学科室专家参与,组织年轻医师于科内或全院范围内进行讨论,指导年轻医师利用所学专业知识,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进行综合分析,以锻炼其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其读片技能,使其了解影像学对于临床诊疗的作用及重要性,利于年轻医师知识的丰富及视野的拓宽。

2.4 对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

在眼科斜视教学当中应用MRI技术不但明确了教学目标,而且丰富了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更易被广大临床医师所接受。我院眼科属特色诊科,病人数量大且病种相对齐全,拥有诸多影像学资源,这些资源都可成为教学材料。通过系统的培训,我院年轻医师迅速掌握并了解了斜视的影像学知识,同时影像学分析技能也明显提高。近些年来,我院住院医师在培训后考核以及临床实习医师在毕业考核当中针对影像学理论知识及读片技能等方面的考核合格率均达100%。对于斜视病人,年龄医师可选择适当的影像检查方式,并准确判读影像学检查结果,同时借助MRI检查,还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有利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3 结语

通过近些年来的不断实践,现我院已建立了相对全面的影像学课程体系,尤其是在眼科斜视专业的研究与教学方面,更是取得了显著成绩。实践证明,于眼科斜视教学当中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不但有利临床医师专业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而且还有利于丰富年轻医师的临床实践经验,同时提高眼科斜视专科医师及影像科医师的专业水平。此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并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乙迪,焦永红,满凤媛等.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在眼科斜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36(3):292-294.

[2]毛秋平,梁向晖,钟伟强等.核磁共振仪用于教学实验的探索[J].广州化工,2015,43(7):154-156.

[3]黄磊,翟健,陈基明等.核磁共振成像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27(6):106-107.

猜你喜欢
核磁共振临床教学斜视
DSP在磁共振数据接收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医改影响下的临床教学
超声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白内障术中局部注射麻醉导致的术后斜视及治疗
下斜肌切断术与下斜肌转位术治疗V征斜视的效果比较
IMU/GPS测量误差对斜视条件下机载重轨干涉
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46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