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影响及对策

2017-06-09 01:29龙玺郭旭辉祁彦锦何鹏
商情 2017年14期
关键词:新媒体影响对策

龙玺++郭旭辉++祁彦锦++何鹏

【摘要】随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对大学生的道德影响更加深远。为研究新媒体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通过立足新媒体交互性、即时性的特点,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着重于消极影响提出可行的对策。使大学生通过使用新媒体的道德教育更加合理化和人性化。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道德教育 影响 对策

自2010年以来,各方面的科学技术不断蓬勃发展,在信息技术方面尤为如此。其高速发展带动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时代为信息的传播、生产力的提高和教育理念的变革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在教育领域新媒体发挥着越来越来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为传统的教育理念注入了一股新活力,使教育方法不断与时俱进。但是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手段并不仅仅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习惯的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思想政治、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等深层次、关于立人之本的因素。习近平同志在各种会议中提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建设中国的重要力量之一,其思想道德状况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本论文研究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媒体的概念主要概念及特点

(一)新媒体概念

新媒体的概念是相比于“传统媒体”提出的。在人们的认知当中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就是传统媒体,是处于上世纪的进行信息传递的媒介,通过时间判断是比较狭隘的,探究它们的特性就会发现传统媒体是静态的,在时间上是固定的,不存在实时交流的一种媒体,而新媒体在互联网的技术的支撑下呈现了与以往媒体不同的特性:具有动态性,可以及时传递,并具有交互性的一种新兴媒体。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新媒体更具有便捷性,可以时时传播信息和进行交流,如微信、微博、新闻类APP等。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新媒体的即时性和交互性,这是“新”的关键,即时性可以让大学生第一时间了解世界的突发事件,可以最早的影响其对事件的看法;而交互性则能够不断地与收看者及他人进行交流,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对事情的态度。

新媒体的主要特性

(1)交互性。这是新媒体最为突出的一个特性。传统媒体虽然存在写信、电话等方式进行交流,但主要是一种单项传递信息的方式。传统媒体的主要是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将信息进行传播,而接收者不能及时对信息进行反馈以及在接受者之间也不能进行相互交流,而新媒体则客服了这个缺点,能够在接收者和传播者进行实时双向交流。通过这个特点模糊了接收者的传播者的区别,每一个人都可以接受别人的信息的同时可以传播自己或他人的信息,使每一个人参加信息的讨论和传递当中,增加了信息的传递速度和效率;并且每一个人都可以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大大丰富了人们的娱乐和业余生活。

(2)即时性。新媒体相比于传统媒体而言大大缩短了时间周期和空间限制,使信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发送、传递。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等发送信息必须在一个特定的固定时间进行传播,而且针对性并不明显,而接受者如果需要反馈则又需要以写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并且接收者的想法也只是单向传递给传播者。而新媒体使信息的传播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桎梏,模糊了每一个人传播者和接收者的身份。

(3)便捷性。新媒体并不仅限于固定的载体。在如今互联网技术及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形式不断便捷化,尤其在现在每一个人配备智能手机的情况下,只要身边有可以连接互联网的设备就可以接收世界各地的信息,并且新媒体具有强大的储存能力,可以使信息较长的保存,如有需要接收者能检索相应的信息。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影响

新媒体作为近年发展最为迅速的、受到广泛关注的、对民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的一种传播方式,同样可以对大学生道德教育产生影响。新媒体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的方式、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主动性的发挥和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积极影响,同时使大学生道德教育环境复杂化、大学生道德认知产生冲突、对传统教育及教育者权威造成影响

新媒体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积极影响

(1)新媒体丰富了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的方式。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呈现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活动中,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育方式,传统教育方式受到技术的限制主要通过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学。教育方式单一,教授知识途径狭隘,同时教育的方式使填鸭灌输的性质,而学生也是囫囵吞枣般的接受而已,并不会深层次的思考。而新媒体使教育脱离了书本的平面化和简单化,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方式讲述道德教育的起源、发展、原因等,使用新媒体的手段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增加其学习兴趣。特别是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以其交互性和便捷性的特点 受到众多大学生的青睐,这为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新契机。

(2)促进道德教育中大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可以加速推動大学生的学习进度,但在传统媒体更多的是关注学生是否接收道德教育的信息而忽略了学生本身的反馈,那也就是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新媒体的发展丰富了大学生获取道德教育的途径,并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可以让大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自愿选择道德教育的相应信息,这就提高了大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兴趣,同时大学生可以同时作为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在双重身份交换中不断加深对道德教育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显现主观能动性、自我教育的优势。

(3)新媒体有利于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效果。当代教育在大学之前主要围绕专业的理论学习而忽视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大学生还处于三观可塑性极强的阶段,与此同时大学生的身心具有特点:①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②自我探索中的迷茫;③同辈群体与父辈群体价值观的冲突等。由于这些比较独特的特点下,虽然传统媒体下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固定的时间教导大学生,但在大学生真正遇到对于道德方面的问题时难以与教育者进行交流。而新媒体的隐蔽性使教育者就可以避免面对面的方式将道德内容无形的传递给学生。同时其开放性和交互性也为大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平台,不仅满足了大学生的社会关系、精神生活的需要,使大学生可以在新媒体展现更真实的自我,而且满足了大学生自我实现和发展的需要,增强道德教育的效果。

新媒体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消极影响

(1)新媒体使大学生道德教育环境复杂化。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与新媒体下的教育环境有所不同,传统的教育环境主要以学校、家长为主。在新媒体的环境下,资源信息的传播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资源信息的接收也是更加的自由和简单,各种各样的信息都会进入到大学生的视野当中。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存在着意识形态的对立共和价值观的差异同时有利益驱使等因素,有人会利用新媒体传播消极落后的道德思想,甚至是有一些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非主流或反主流的意识形态被大学生接收,使大学主流道德教育受到冲击和挑战。同时新媒体作为一个由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汇集交织没有边际的世界,使得大学生受外界价值观念的影响较大,在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上出现偏差,将造成大学生在思想上的困惑和迷茫。这就使在新媒体下道德教育的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与难以掌控,影响着道德教育有效性进一步提高。

(2)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认知产生冲突。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所有的信息打破了国家、意志形态的约束,实现在一个国家传播不同国家的文化、思想,固然让大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大学生的知识,但与此同时由于受到了与本国不同的思想观念,容易使大学生在产生道德认知时出现偏差。并且新媒体的管理不加约束、信息不加推敲使新媒体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乃至一些错误的思想不断干扰着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冲击大学生的原有道德观念,甚至一些大学生改变自己的道德观念和信仰。导致一些大学生出现与本国主流思想不负乃至倒退危险的思想。

(3)新媒体下对传统教育及教育者权威造成影响。道德教育的传统模式是以课堂为主,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规划选择能够传播给大学生的信息,这种教育模式以老师为主导地位,也保证了其权威影响。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它的平等开放的特点使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去了解的信息,由于大学生独立探索和对新鲜事物抱有较高乐趣的特性,有部分大学生会快于老师的教导能力或超出老师的教育认知,出现教育者所接受的信息少于或滞后于大学生的信息。就会一定程度上削弱道德教育工作者的主导地位。

三、新媒体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对策

对于上文所说新媒体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消极影响,本文从大学生使用新媒体和教育工作者教育方式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教育工作者的看法和大学生意见,提出下列关于新媒体消极影响的对策。

(一)加强校园新媒体环境建设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明了环境的重要性。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新媒体德育前,首先需要学校构建完善的道德教育环境。比如前段时间高中语文课本上推荐网址成为淫秽色情网址的情况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无论是无意为之或者是黑客侵入修改都是需要避免的。因此加强大学生校园新媒体环境建设是有必要且非常重要的行动。我们可以建立完善健全的校园新媒体管理制度,规范用户注册和发表信息的行为,保证网上信息正确,同时可以配备校园网管理人员,对不良信息的传播进行及时监控与删除。

(二)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对于大学生而言,媒介素养教育是指通过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并了解如何有效利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使之成为一名有较强批判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媒介信息的大学生。但高校对于这方面的教育有所欠缺,使大学生发生信息判断力不够、新媒体上行为与显示行为不平衡、信息认知不够等问题。高校可从两方面入手:树立大学生科学的新媒体观和鼓励大学生自主教育意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首先是通过教育者教导传授来进行获取,所以高校教育工作者首先可以开设关于教导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课程。并把媒介教育有机结合在大学课程体系之中,潜移默化地改变大学生思想。同时可以利用学校的媒介和学生自发组织资源开展关于媒介教育的活动。对于大学生自主教育意识方面要发挥大学生的主观性,让大学生通过不断的使用新媒体,去自我学习媒介素养理论知识。同时在批判中和力量利用新媒体,学习媒介素养知识。

(三)建立立体的道德教育体系

虽然新媒体现在蓬勃发展,能够冲击到高校的传统教育方式,但并不说明新媒体下的教育可以替代传统教育。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新媒体资源搭建新媒体道德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互相补充,这需要两者在教育目标上、教育内容上保持一致。其一在教育目标上保持一致。两者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目标都是培养积极向上的大学生的话,则会共同传输积极乐观向上的信息。、其二是在教育内容上保持一致。都着重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感的教育。传统教育教導大学生理论知识,使其在了解新媒体的同时,灌输自觉遵守新媒体道德的意识,大学生利用学校新媒体时遵守就会得到肯定。用一种良性循环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意识。

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是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会影响到每一名大学生心智发展的重要途径。所以本文通过对新型的新媒体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建立立体的教育环境来减缓消极影响,提高道德教育的多元化和时代性,使大学生可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彭琳.新媒体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刘武根.论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教育[J].唐都学刊,2011,(06).

[3]陈雅萱.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认知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群文天地,2012,(23).

[4]赵敏.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5]龙燕萍,李昺崟.论新媒体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J].陇东学院学报,2014,(01).

猜你喜欢
新媒体影响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