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传染病预防中公共卫生管理的干预及定位

2017-06-09 15:03胡启源
商情 2017年14期

胡启源

【摘要】近年来,传染病渐渐呈现出多地区多发性的发展趋势,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相关部门对于传染病预防的管理投入了更多的重视。随着城市化进程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取得进一步发展,针对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也投入更多的精力,如何加强公共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干预与定位渐渐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关键词】传染病预防 公共卫生管理 干预定位

国家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公共卫生管理有两个要求:一是要求公共卫生管理能够对大规模的疫情以及控制聚集性的疫情进行及时有效的防控。二是要求强化对传染病患者的及时救治。由于近年来传染病造成的现实影响越来越明显,加强传染病预防的公共卫生管理的干预成为新的公共卫生管理发展要求。本文就公共卫生管理对于传染病预防的重要性以及新时期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定位与干预方法提出一点浅薄的意见。

一、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重要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及城市设施的不断完善,城市人口数量逐年快速增长,人口大量的聚集与大规模流动,为传染病的传播创造条件,对于公共卫生管理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公共卫生管理是指对传染病进行监督预防,以及疫情爆发时及时做好传染病的治疗工作。公共卫生管理也包括对药品、食品以及公共环境的卫生监督管理。虽然日常生活中大众对于公共卫生管理的了解不多,但其为大众的健康做出巨大的贡献。只有不断的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力度才能更好的抵御越来越频繁的传染病危机。

二、传染病中公共卫生管理现状

(一)传染病发展现状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导致传染病形势越发严峻。更具近年来相关报告显示,公共管理领域传染病发病人数为总发病人数的15.8%。主要集中在青少年群体。公共场合以及人口密集区域是传染病的多发易发地区。现阶段的传染病种类主要以麻疹、腮腺炎、水痘、流行性感冒、食物中毒、感染性腹泻等最为常见,虽然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但预测难度较大,并且随着人口的增多以及人口对于抗病能力的不同,使得传染病在爆发时有着很多的特征,诊断与治疗难度较高,一旦处理不当会引发十分严重的后果。

(二)公共卫生管理设施不完善

公共卫生管理需要相关设施辅助进行,但相关设施的不完善造成患病者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影响对传染病扩散的有效控制。在很多基层卫生领域,卫生条件是十分有限,医生缺乏相关专业素养,医护人员配备不足,无法做到对大规模疫情的管控与防治。有时,医生对一些症状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疫情发展失去控制进而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失。尽管如此,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共卫生管理领域也得到更多的发展,相关从业人员也在逐年递增,通过合理的协调能够在传染病预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由于传染病在近年来的发展导致对传染病的管理更加复杂与困难,当前的公共卫生管理领域的法律法规已经不足以支持公共卫生在新时期对传染病预防工作的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使得传染病工作的开展缺少相关标准以及有效指挥,影响到传染病的实际预防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公共卫生管理条例》是当前公共卫生领域就传染病防治主要指导,但相关法律内容越来越难以适应复杂的传染病控制要求。另外,现有法律过度重视理论内容,对于实际的指导较为缺乏也使得法律力量越来越难以满足发展需要。

三、新时期传染病预防中的公共卫生定位

新时期对公共卫生管理有着新的定义,新时期下公共卫生管理成为现代医疗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卫生管理体系对于预防医学有着指导作用。主要提供保健、管理、卫生、预防等工作,其职能分配为,对相关事宜制定相关对策、建立组织医疗团队并提供良好的公共医疗服务等。在传染病的预防中公共医疗管理定位主要表现为:

(一)对传染源开展公共卫生管理

对传染病的爆发源头进行及时控制是控制传染病进一步扩展的关键。近年来相关数据显示,传染病首先出现于村庄,进而通过牲畜或者人扩散到城市之中。所以公共卫生管理就要定位在村镇中,加强对村镇中的易发病场所的监控,定期对家畜卫生进行检疫,加强对禽流感等疾病的预防,另外加强人流密集区域的卫生工作,防治在敏感地区爆发疫情危机。

(二)对传染途径开展公共卫生管理

传染病常见的传染途径为水、空气、食物等。实现对传染源的控制时也同时加强对相关可能传染途径的控制,防治新传染源头产生。将公共卫生管理定位在传染途径中,加强传染途径的控制力度,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传染病防治物资的发放,做好相关区域内的消毒工作,实现对传染病传播途径的有效控制,防治传染病进一步扩大或形成新的传染源头。

(三)在易感人群中开展公共卫生管理

易感人群是传染病的主要受害者也是传染病的主要传播者,将公共卫生管理定位在易感人群中,加强对易感人群的就职以及传染病控制能够很好的对传染病进行防治。在传染病易发季节提前对易感人群做好相關的宣传教育,使其掌握一定的预防与应急手段,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另外在疫情易发季节,开展体检活动,对相关人群进行体检筛查,并确定其健康状况。一旦发生感染迹象及时进行隔离防治疾病的进一步蔓延。

以上是新时期在公共卫生管理中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定位,明确定位能够就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更好的发挥其功能,更加准确的进行事态的控制。除了明确定位,合理进行传染病预防中公共卫生管理的干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公共卫生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干预措施

(一)完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体系

上文提到,现阶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城市人口的增多,现有的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手段渐渐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卫生管理力量得以增强,所以,进一步完善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体系对于现实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完善预防与控制体系需要得到多方面的协调,在政府方面,加强引导增强宏观调控力度,使得当有疫情发生时,各单位能够及时按照相关指导进行疫情控制。对于有关公共卫生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地方合理工作的完善,包括疫情预防工作、疫情爆发时应急措施、疫情的后续控制与备案等等方面的工作。使得出现疫情时,相关公共卫生管理部门能够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操作,促进疫情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易感人群,应该提高传染病的防控意识,主动加强对传染病知识的了解,健全自身的传染病预防措施。当自身出现一些症状时,要努力避免自身对周围人产生影响,例如在咳嗽时可以用纸巾手帕遮挡口鼻,防治产生细菌的传播。在爆发疫情时,公民要严于律自做到不进行谣言的传播,不进行恶意的宣传,发现相关症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或主动接受治疗。尽可能的避免由于自身原因造成疾病的大范围传播。对于媒体,日常中要加强对传染病的的宣传提高公民意识,呼吁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染疫动物。相关部门也要在网络中创建平台,在日常以及疫情爆发时进行宣传以及调控管理,进而使得传染病疫情得到有效的防控。

(二)完善法律法规

国家要针对现状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法律法规是对公共卫生管理的有效支持,相关法律的完善能够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管理的各项标准并为公共卫生管理的相关开展进行明确的指导。所以,有必要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预防法》等法律进行细化,不仅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理论指导,更要就法律中实际的指导措施进行完善,以保证相关法律条例能够得到正确执行。定期针对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演练,严格规范药物、器材、设施等等。

(三)建设完善公共卫生监测系统

对于传染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对其的预防与治疗。所以要建设完善的公共卫生监测系统,首先贾青对传染病有关信息的收集统计,进而建设公共卫生信息平台以及建立完善的信息发布和反馈制度,保证疾病信息的真实,透明。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疫情信息控制体系,实现全地区信息掌控。完善的公共卫生监测体系能够保证相关疾病的控制的有效,有助于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顺利推进。

五、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获得进一步发展,针对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也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未来的发展中进一步明确定位并完善相关的干预措施能够保证传染病预防工作收获更多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宽.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定位与干预 [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5, (01).

[2]冯喜辉.分析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定位及干预方法的应用 [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 2016, (02).

[3]宋信杰,徐红, 贾凡.浅谈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定位及干预方法的应用 [J].求医问药(下半月) , 2013, (07).

[4]张日铭.分析公共卫生管理应用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具体策略[J].中国卫生产业, 2015,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