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在其一生的奋斗过程中总结出许多思想理论,而他的知识教育观对我国的现代教育理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阐述他的知识教育观,探析此观点在中国近现代教育观中的体现,并浅析它得以发扬光大的三个原因。孙中山的知识教育观在不同的时代将发挥他积极的效用,因为它的实质和核心是每一代的教育历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沉淀。
【关键词】孙中山;知识教育观;近现代教育观
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袖人物,他还在一生的革命奋斗的过程中,总结出许多对现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也有效用性的思想。在本文中主要探析的是他关于知识教育方面的观点。目前,我国正处于建设特色事业的攻坚期,而这个事业的依靠力量日趋多元化,其中的知识分子是根本依靠力量之一,而知识教育观正是这一群体生活的体制机制。孙中山关于知识教育观的思考影响着我国日趋成熟的教育观,对中国近现代教育观点的意义重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影响是积极有效的。
一、孙中山的知识教育观
孙中山的出生地香山县(今中山)位于富饶秀丽的珠江三角洲南部,北达广州,南通港澳,交通十分便利。而这里也是最早遭受西方殖民者侵扰的地区之一,林则徐曾亲自率兵驻扎香山县;关天培率军在香山县辖属的磨刀洋痛击英国军舰;香山县有许多群众参加过太平军,从这一宏观方面来看,家乡的革命传统深深影响了孙先生的革命斗志。1911年,在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社会背景下,孙中山先生引领湖北革命党人进行了辛亥革命,最终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起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关于人民权利(包括受教育权)的规定对于新中国宪法的权利规定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代表大地主、大买办利益的集团很快就窃取了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国渐渐步入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孙中山事后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深层次原因,认为其中非常遗憾的一个方面是由于革命同仁在理论和关键事物的认知方面的缺失,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整体知识水平和思想方面的武装能力影响着国家的未来。他提到:“国民!国民!究诚何心?不能乎?不行乎?不知乎?吾知其非不能也,不行也;亦非不行也,不知也。倘能知之,则建设事业,亦不过如反掌折枝耳”。此番话语的核心就是强调“知”的重要性,有“知”作为前提才能够“行”。孙中山在1918年提出的‘知难行易学说也是对他的知识观的集中表达,以此强调知识的前瞻性作用,而辛亥革命的无疾而终成为这一理论提出的直接原因。此后,他提出:“无论做什么事成功,都是在有好方法。方法自何而得呢?是自学问知识而得。先有了学问,便有知识,有了知识便有了方法,有了好方法来革命,一经发动,就马到成功。本总理发明的学说是‘知难行易,如果知得到,便行得到。从前的革命,不知还能行,此后的革命,能知当更能行。知了才去行,那种成功当然像俄国一样”。
孙中山的知识观强调了知的必要性,认为在筹划一件事情之前应该使参与者充分学习理论和方法,要有系统的科学研究作支撑。而这一理论主张与他的留学经历是分不开的,他提倡的“知”指的是西方的现代科学,而不是愚昧的土文化。他曾给予日本高度的评价:“其社会之文明,学术之发达,工商之进步,不独超过与彼数千年前之进化,且较之欧洲为尤速。此皆科学为之也”。的确,在东亚封贡体系中,日本曾是我国的藩属国之一,后来经过明治维新,使他有了最终脱离们宗主国的实力,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圈的一部分。他在为‘知难行易提供理论根据时,还列举了很多欧美国家的案例。总的来看,他尤为看重“知”的先行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行”就可以被忽视。他强调只有人的劳动行为能验证“知”的合理性。他曾经结合近代中国的国情提出开拓实业的重要性,从这一方面来看,孙中山的知识观中涵盖了充分的辩证思维,并且能够用百姓喜闻乐见的言语表达得淋漓尽致。
孙中山的知识观决定了他对于人才这一知识载体的重视度。他在19世纪80年代提出“人能尽其用,则富强不足谋”的号召,且他的人才观集中体现在他的“知行分任说”中。在他看来,人才主要分为三个种,第一:先知且先觉的能够成为发明家的人;第二:后知后覺浮夸的人;第三:不知不觉的人。在他看来,每一个社会上都会有这三种人,而我国紧缺的则是第一种。近代的中华政治体制不完善、造船业、建筑业等经济领域的设计者绝大多数是外国人,而中国人是其中的施业者。因此他痛心的开始宣传教育对一个文明的延续和发展的必要性,1890年,他在给香山县退职官僚郑藻写的书信《郑藻致如书》中写道“多设学校,使天下无不学之人,无不学之地”。1921年,孙中山在广东发表演说时提到:“建设一个新地方,首先在办教育”。人才辈出的宏伟蓝图需要有系统的科学教育作为支撑,学校的任务是“为国育才”,因此,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国中后期,孙先生也极力追求这一目标,并为在1926-1937年正式形成的“民众教育”(即教育应面向全体国民)思想作了萌芽准备,此思想则继承和发扬了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论点。在他对国民党改进行组时,积极实践这一教育主张,并改变过去重视军人政客交际的作风,开始注重宣传,并称“教便是宣传”。他将教育作为知行的根本方法,并且主张这个方法载体便是学校。例如,在1924年2月国共合作之初,孙先生亲自倡办的广东国立大学(现中山大学)很快成为华南第一所由华人自己创办的多科性最高学府,成为他重视教育的出色体现。
二、孙中山的知识教育观在中国近现代教育观中的体现
孙中山的知识教育观是基于他对“知”、“行”和方法之间的辩证关系而总结出来的论断。他的这一观点中的精华部分对后续的革命继承人士和中国共产党都产生极大的启发式影响。笔者认为这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中国特殊的国情使得革命的延续所体现的面极广且具有包容性,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延续发展了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尽管革命途径和依靠力量有所不同,但是毛泽东坚信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不自觉或有意识的参考、延续使用了孙中山思想中的精华。孙中山在探索的历程中,曾多次上书维新改良派但终无果、一次次对知识教育观跌宕起伏的更新、无数次在战争中出生入死、多次对民主政治思想进行分析……他的革命,给中国救亡图存的尝试带去的是希望,毛泽东引领的革命估量式的、有选择的总结了孙中山的革命,促成国共两党的两度合作,并且在土地革命末期,他还提倡要恢复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使革命有了更多的思想基础,并且在各个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成就了一番事业。在知识教育观方面,毛泽东继承了孙中山的这一观点中的精华,并对其进行了补充和发展。1913年宋教仁惨案发生后,孙中山看清了袁世凯的真实面目,他奋起反抗,领导了多次战斗但结果不尽如人意,20世纪后期的中国依旧处于混乱的局面。在这个时期,孙中山主张要除去国家害虫、实业救国和发展教育的思想,这对毛泽东工业思想的发展极有意义,发展实业对于新中国的重要性尤为凸显,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使经济复苏是迫切的需求,使‘实业救国有了现实基础。毛泽东根据国情和现实的需求,系统分析了教育与发展实业之间的关系,使孙中山的教育观点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在他看来,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增强固然重要,并且能够为教育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但是教育与实业发展之间不应该有明确的界限,而是互相渗透、共同发展的关系。
其次,在1938年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使得我国革命会更加娴熟的运用实事求是来分析国内外形势,并且对各种思想理论的包容性也更加明显。孙中山的理论建立的思想基础属于资产阶级范畴,但是毛泽东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政治观、哲学思想、军事理论、法律观、外交策略、教育观等方面都汲取了孙中山思想中的精华部分。曾经有位革命家提出,新事物的产生都基于原有的材料基础,他提出:“任何意识形态一经产生,就同现存的观念材料结合而发展起来,并对这些材料作进一步的加工;不然,它就不是意识形态了”。毛泽东作为孙中山事业的延续者,将这一要求实践得更加灵动。他在党的七大上指出:“我们应该把孙中山的好东西都抓出来,这是我们死也不能放的,就是我们死了,还要交给我们的儿子、孙子……我们应该有清醒的头脑来举起孙中山这面旗帜。”而后,毛泽东身体力行的吸收起孙中山的知识教育思想中的精华。上文提到的孙中山的教育观中的民众观念在毛泽东的教育理念里的根基是最深的。毛泽东称孙中山的教育理念对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面是极有意义的,襁褓中的国家内患频出,各方面的建设都需要人作为支撑,应该在大兴教育的同时重视人才。孙中山在阐释教育的全体国民性时指出教育的宗旨应该并重“体育、智育、德育三项”,以其改良社会,发扬人格。而毛泽东在1957年的文章《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里明确提出德、智、体三育并重,全面发展,并且后续的领导班子把它作为国家的教育方针确定了下来,这一论述体现出毛泽东对孙中山教育观这个方面的秉承态度。
毛泽东思想遵循了各国革命党人的实践精神,适时的汲取了孙中山的思想中的精华,随着国情、世情和党情发生变化,我国迸发出更多理论创新的成果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而后续发展起来的教育观点继承和拓展了前人的理论成果。因此,邓小平等党的后续领导班子也在不断地发展着孙中山和毛泽东的知识教育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添砖加瓦。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培养人才的地方,而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就是先人提出的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主张,体现出邓小平重视“民众教育”和人才的精神,与孙中山和毛泽东的教育意愿是一致的。1998年,李鹏总理在庆祝国庆节40周年的招待会上指出,学校应该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把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努力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2010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载明:“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系列的教育理念给我国的人才发展事业注入强大力量,使中华民族的素质教育在世人的关注下取得更好的成绩。一直到21世纪的今天,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激发出更多新的教育观点,而孙中山教育思想中符合国情发展要求的方面依旧会发扬下去。
最后,孙中山知识教育观得以發扬也是基于当代国情的需求。在多极化国际体系的背景下,我国的机遇很多,但是面临的各方面的挑战也接踵而来。在人才的储备和运用方面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许多青年有了“读书没有用,钱才是万能的”等等一些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思想,而孙中山的教育思想中有一些极其有意义的观点是符合我们现代国情的需要的。世界银行表示,人力资源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财富的重要指标,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是在21世纪初的人力资源只相当于美国的44%左右。有关专家学者表示我国在多领域、多行业存在人才紧缺的现状,而缺失的原因有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建设、人才层级结构不平衡、教育资源不平等、服务现代化等。孙中山的教育思想中包含的“知难行易”、“知行分任”、“民众智慧”等思想不仅包含对现代科学、人才和扩大教育参与度的重视,而且还包含了什么是现代科学(主要指西方科学文化)、中国需要先知先觉能成为发明家的人以及人人能受教育等丰富的内涵。对于中国政府的教育体制改革理念的创新、城乡居民平等的享受现代文明中成果中的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社会学习环境、渲染吸引人才的社会氛围都是极有意义的。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我国进行内政外交国防、治国治党治军方面的建设,在理论上有很多创新之处,其中,他的教育观的主旨是倡导“公平、立德、改革”,他在2013年9月召开中央政治局第9次集体学习上,不断强调人才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性,倡导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要制定国际人才引进计划,强调德育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同年10月,习近平在会见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时指出要“吸取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推进教育改革”。11月,他提出“要更新教育理念,创新培养模式”。他的教育新理念给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了新鲜的土壤,更多的青年学者有了崭露头角的机遇,而孙中山在探索教育和发展实业的先后顺序时曾提出“雄厚资本,博大规模,宿学人才,精炼技术,为我筹划,为我组织,为我经营,为我训练”,并且他的教育理论中的“知”指的就是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科学文化和教育思想。这一理念对当时的中国国情(列强步步紧逼,中国一片混乱)来说是比较难以实现的,但是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却是极其可取的。不仅习近平的教育理论与之有契合之处,毛泽东提出的知识文化理念“双百方针,洋为中用”中,也反映了汲取国际先进知识教育理念的观点,因此,孙中山的知识教育思想对中国的近现代教育理念意义重大。
三、孙中山知识教育思想的前景
笔者认为,孙中山的知识教育观中的精华部分的前途是无比光明,会被更多的人认知和认可,此观点在不同的时代将发挥他积极的效用,因为它的实质和核心是每一代的教育历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沉淀。这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我国目前的建设目标是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这个战略的施行需要有坚实的思想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支撑。近代教育观点汲取了大量的孙中山知识教育观中的精华,因此也将会在多个公开平台继续发挥它的功效。其次,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依旧有许多无法接受教育的儿童,并且对于知识重要性的认知方面存在体制上的缺陷,孙中山观点能够向民众解释教育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引领我国的教育走出一条更加民主以及平和的道路。最后,我国的人权建设的步伐走得更加的稳健,而社会主义的人权观中包括国情观和历史观等以史料和事实作为支撑的观点。我国极其重视和强调正视历史的客观性,因此依旧会认真的品评和看待孙中山的知识教育观。
【参考文献】
中文著作: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党的文献》第6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孙中山全集》,第8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修订版
[5]王杏元主编:《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年版中文期刊论文:
[1]沈茂骏:《论孙中山的教育观发展》,载《广西社会科学》,1986年第3期
[2]陈金龙:《毛泽东对孙中山思想的继承和超越》,载《华南师法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3]彭腾、阚小良:《论我国现阶段的高技能人才紧缺》,载《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4]李钧鹏:《知识分子与政治》,载《社会》,2011年第5期
[5]李文珊:《论孙中山的德育思想》,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6]邹吉忠:《试论现代性与知识分子的命运》,载《学术界》(双月刊)》,2004年第3期
[7]黄天柱:《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价值、特点及引导》,载《上海社会主义学报》,2014年第1期
[8]张蓉:《中国近代民众教育思潮研究》,博士学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作者简介:郭晓凤(1988-12-11),女,纳西族,云南省丽江市人,云南大学法学硕士,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教师,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