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亚荣
摘 要 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石,制度现代化能推动中国特色主义制度的发展与进步,而制度现代化的集中体现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视角分析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可以归纳出:人民群众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体;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动力机制;唯物辩证法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方法论基础。
关键词 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 国家治理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3.058
Based on Marx's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Analysis of
Realization Path of the National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
GUO Yarong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Abstract Marx's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is the theoretical cornerstone of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essence of the system modernization is to Improve and develop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system. The concentrated reflection of system modernization is the national modernization of governance system and management a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s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s to analyze realization path of the national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 can be summed up: The people is the main body of modern govern; Materialist dialectics is the basis of the methodology of modern governance; Level of productivity development is the power of modernization of governance mechanism.
Keywords the theory of Marxist institutional changes; the national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啟示,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分析方法,将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相结合,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有利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宣扬,有利于制度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实现。
1 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国内学者多以马克思的方法体系与基本观点为逻辑起点,构建理论模型对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进行研究。徐文燕(1999)从社会生产方式、经济基础、社会形态的构成方式入手,构建所有制及所有权理论、社会制度更替规律、资本主义制度本质以及国家范围内的马克思制度理论分析框架。[1]林岗(2001)从社会制度层面分析并强调,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社会制度的本质或基础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即社会的经济结构。[2]张宇(2002)在系统了解唯物史观与制度变迁理论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体现社会制度变迁客观历史性的制度结构模型、把个人的行为与社会结构的制约结合起来的制度选择模型,以及对制度的优劣和制度干预的标准与途径进行分析和判断的制度理性模型,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分析框架。[3]相比诺斯对制度的定义(诺斯把制度分为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实施机制),马克思通过唯物辩证法对制度概念的深入剖析是最合理的。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以矛盾论为起点,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中推理两个层次的制度起源。总之,马克思的制度分析方法是联系观、发展观与矛盾分析的整体统一。
2 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对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参考价值
马克思提出的制度变迁理论的改革思想,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总目标是息息相关的,它对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深入分析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的要义,可以看到,它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战略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示。
它指出人民群众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体。人们的立场和阶级不同,对制度变迁的反应和表现就会大相径庭。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明确提出人民群众的立场和阶级最能代表跟整个国家的利益。历史证明,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实现的根本所在,社会主义制度就要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独有的主体本质。习近平曾深刻表明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4]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强调,公共事务及公共决策要体现人民意愿、服务公众,人民群众对民主权利、社会分配、利益调节等方面的诉求越来越高,国家能否满足人民群众的诉求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本源问题与治理出发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绩效成果要由以人民群众为代表的社会组织、新闻媒体等进行监督与评估。
它揭示出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动力机制。在马克思看来,任何社会的生产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及其制度条件下进行的。[5]显然,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论不是孤立的、绝对的,其制度分析的动力机制是系统性的,既强调了生产力是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又说明在保证生产力作为内在动力的前提下,具体通过“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这一运行原理,最终决定制度变迁的发展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生产力是制度变迁的唯一动力。实际上,马克思本人和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多次声明过,生产关系也会对生产力发生反作用,上层建筑也会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在制度的更替期,旧制度往往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新制度则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6]制度现代化目标的实现要求我们整体系统化把握马克思制度,重点运用各种具体制度,坚持“五位一体”布局,发挥各个制度领域的整体联动作用,强调制度运行的协调性与系统性。
它明确了唯物辩证法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方法论基础。马克思强调,制度变迁是渐进与革命、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把握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要认识到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产生与发展的持续。運用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主张正确认识治理过程中的矛盾问题,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不相适应的党内民主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社会治理制度等机制。制度作为客观现实存在,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造就了制度存在的多样性。将马克思的制度分析理论应用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中,就是要坚持国家治理目标多样化,坚持政治上的平等公正、经济上的持续发展、社会上的广泛参与、文化上的先进繁荣、生态上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强调制度现代化要克服“一刀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据国情制定符合本阶段发展要求的政策及战略。
3 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视角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对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影响深远,从分析制度变迁的实施步骤,以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来看,两者都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力军作用,分层次、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制度改革。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治理参与度。一是,现代国家治理模式中的财政、劳动力、知识、信息、专业技能和合法权威等治理资源越来越广泛地分布于各种公共机构、市场组织、社会组织中。二是,建构系统完善的国家治理体系,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急切需要加强治理主体间的协调与合作,培养各种社会组织、市场组织及公民参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能力。三是,政府逐步放权社会,提供足够空间让更多的市场主体及社会主体参与到国家治理过程中。四是,加强社会主体在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专业化培训,规范社会主体治理行为,提高治理主体的现代化治理能力。
加强配套治理制度的完善。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国家治理现代化改革中,将深化党建制度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紧密结合。同时,促进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契合。其中,国家治理的法治化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一是充分发挥宪法治国安邦总章程的作用。建立运行有效、科学规范、系统完备的国家治理体系,最根本的就是要保障宪法的落实,维护宪法权威,在国家战略布局与顶层设计上,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的法制化与规范化。二是充分发挥科学民主立法的作用。运用法治方式与思维将国家治理现代化纳入法治轨道,并将国家治理的重大决策与立法决策相结合,通过立法程序确保国家治理的制度化与合法化。三是充分发挥依宪依法执政的作用。坚持依宪执政与依法执政相结合,提高运用宪法思维与法治执政的能力,将党的规章制度与国家制度相衔接,推动国家治理的法律化与制度化。
坚持循序渐进的治理变革路径。习近平曾指出,在我们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问题被解决了,新问题又会产生,我们总是在不断的完善制度,改革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循序渐进的。在短期内全面推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改革措施,争取一次性实现制度现代化目标,这种激进的制度改革方式不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我们应该在治理实践中,根据人民群众诉求与社会发展阶段性目标的一致要求,不断调整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有序的分阶段完成制度现代化任务。国家治理现代化涉及到“三方互动”、“五位一体”诸多方面,治理关系的理顺、治理任务的分配、治理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在党的领导下,有秩序、有方案、有目标地配套实施,只有实行渐进式的治理路径,我们才能实现制度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4 小结
制度变迁是时代更迭的产物,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理念创新。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制度现代化,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载体,是与时俱进、不断革新的,为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代化就要以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为参考,即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生产力发展水平、唯物辩证法。明确国家治理现代化既是质量的辩证统一,又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最终选择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路径。
参考文献
[1] 徐文燕.马克思的制度理论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分析[J].理论探讨,1999(1):61-63.
[2] 林岗.诺斯与马克思:关于制度变迁道路理论的阐释[J].中国社会科学,2001(1):55-69.
[3] 张宇等.高级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最新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449-450.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院.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13-14.
[5] 卢现祥.马克思理论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6(6):65-69.
[6] 叶麒麟.生产力、阶级与国家:马克思制度变迁的机理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2011(3):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