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能制定中国美食标准吗?
2016年9月底,《米其林指南上海2017》发布。作为米其林在全球发行的第28本餐饮指南,米其林来到上海意味着,这个在美食圈被奉为“圣经”的评选标准进入中国内地。然而上海榜单评出一堆粤菜和西餐,这样的榜单让中国的美食达人和吃货感觉有点懵,就好比法国榜单评出了一堆意大利菜一样让人看不懂。据悉,米其林上海指南发布,菜式的选择上不管是味道还是造型都更趋近于西方审美,对旅游的参考价值有限,可能更加适合到上海旅游的欧美游客。
米其林指南引发吐槽,不只在中国,其在日本也尚存疑虑。据《京华时报》报道,携程食美林CEO许育忠就表示:“一直到现在,日本对米其林还是有疑虑的,米其林指南在日本的接受度也不高。米其林不能真实‘落地,主要原因来自于它的评价体系和评审团队。第一是评价体系的问题,在东亚这些地方它不能很好适应;第二是评审方面,米其林主要依赖自己的评审员,大部分是外国人(西餐为主的国家)。”尽管被批本土化不够、西餐偏向大,但业内人士坦言,米其林指南享誉世界,米其林指南进入内地,提供了一个中餐走向世界的通道。但外国标准进入中国,几乎都须“中国化”,才能最终被中国人接受,米其林也不例外。
1.差異。这已经不是米其林第一次受挫了,在欧洲被奉为“美食圣经”的米其林指南自从进入亚洲之后,对其公信力和评选标准的质疑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让“欧洲胃”来评价全球美食似乎并不太合适,尤其是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在海派文化交融汇聚的上海。在饮食方面,中国人应该更相信自己的品位。
2.要容纳各种评价体系。不管是米其林指南还是其他的餐厅排行榜或者大众评价的网站,都各有各的缺点:我们首先要承认的是,最高水平的烹饪是一种艺术;而对于艺术的评价,往往都是主观的——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在艺术的体系中,唯一能够用到你全部感官的就是烹饪了:你吃一口美食的时候,不但享受的是它的味道,你也在视、听、触、嗅中得到了愉悦。另外,相比其他艺术,烹饪具有生命的需求性——如果你不吃东西,你就会饿死。因此,有人可以把这种单调的生理需求变成一种艺术,真的是让生命丰富多彩了起来。但是艺术是有价格的。因此,为了证明艺术的价值,我们就有了批评家。批评家和艺术家是分不开的,他们之间存在共生关系:为了赞同他们艺术的价值,艺术家需要批评家;为了让他们有存在感,批评家也需要艺术家。
3.选择。米其林的魅力并不在于比较,而是它建立了一个崇尚美食的体系。相对于时代的变化和新的市场,米其林指南所做的选择一定是保守的,少了人情味,多了商业性。其实,食物到了一定的境界以后,“哪一家更好吃”是见仁见智的问题。真正的“吃货”,不看星级,心中自有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