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发展质量立校是技工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7-06-09 15:56张晓斌
职业·中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技工技能院校

张晓斌

今天的社会,瞬息万变。科技的飞速发展势必带动企业生产的飞速发展,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技工院校,必须与社会同呼吸,与企业共命运,才能在时代发展的激流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如果仅仅满足于目前的发展现状、发展水平,势必会被中国职业教育日新月异的发展洪流所淘汰。

2016年12月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简称《规划》),这是人社部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制定的中国技工教育的发展藍图,是人社部第一个关于技工教育的五年规划,对技工院校办学指导性强,意义重大。

《规划》系统阐述了“十三五”时期技工教育事业发展的4条基本原则、6大发展目标、10项主要指标、若干重点举措。《规划》明确提出到“十三五”末,基本形成办学规模适合市场需求,专业结构适应产业发展,校企融合贯穿办学过程,教学改革实现工学结合,实习实训与工作岗位紧密衔接,技能人才培养层次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匹配,社会服务功能更加健全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

为更好地全面认真落实国家技工教育“十三五”战略目标,跟上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技工院校必须坚定走内涵发展、质量立校之路,向瓶颈问题突破,朝关键方面发力。从以下五个方面夯实好学校发展的基础。

一、完善专业建设,重视学生的技能水平,也要重视技术水平

在重视培养学生技能水平的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技术水平。技能是实践,是操作,是行动。技术是方法,是思考,是创新。我们培养的不是一个只会干活儿的“劳动机器”,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优秀的技能型人才。要探索人才培养由传统型技工向现代型技工转变,由单一型技工向复合型技工转变,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行业的变化、岗位的变化。要给学生一个专业的头脑,智慧的头脑,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幸福考虑。

要建立以世界技能大赛为龙头,以省级技能竞赛为主体,以企业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为基础,省级技能竞赛与世界技能大赛接轨、竞赛标准与人才培养紧密衔接的技能人才竞赛选拔体系,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赛促学的目的。

要积极探索国家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办学模式,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丰富校企合作的途径和方法,努力形成校企利益共同体,为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打造更加广阔的平台。

二、提升教学质量,向课堂教学规范化、现代化要教学效益

教学是学校的核心工作,教室和实习场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地方,是教师主要的工作场所,也是学校立足发展的动力来源地。学校的教学质量好,招生、就业才能有底气、有人气。教学质量不好,对社会、对企业就没有话语权。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命脉所在。

目前,有的技工类院校教学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有些学科,学生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有些课堂,教学秩序不太理想。可能有的教师认为,来到技工院校的学生,本来基础就不好,本来就不爱学习,所以就产生了教学敷衍的心态。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中考之后,重点高中选走一批,普通高中又选走一批,所以,技工类院校面对的就注定是这样一批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学生,抱怨、放弃都于事无补。只有认真分析研究学情,发挥教育智慧,对症下药,才能化腐朽为神奇。技工院校学生,在初中阶段语数外理化学得不好,并不一定就意味着他们一无是处。所谓“人各有志”,每个人大脑活跃的功能区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不同。只有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才能春风化雨。让每位学生都看到人生的希望和生活的未来,教学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进入健康平稳的发展轨道。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对教育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各个学科、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更新。课堂教学要与时俱进,不能用落后的知识和理念、方法,来教育今天的学生,让他去面对明天的社会。教学改革,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全体教育工作者永远需要关注的课题。学校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各个要素和环节,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要效率、要效益。

三、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构建良好的德育生态环境

“工匠精神”是一个人职业素养的最高体现,也是一个人优良人格的外在表现。“工匠精神”不会凭空在学生头脑中产生,也不会无端化成学生的行动,它需要产生的土壤,需要一个养成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位老师的责任,而是要贯穿于公共课程、专业教学、实习实训、校园文化、生活习惯等学生教育全过程。因此,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职业素养、精神风貌,作为职业院校要对学生进行随时、随地、随人的教育。不管什么时间,不管什么地点,不管教师是否认识学生,只要学生有违反德育的问题,作为教师就有责任去教育他、纠正他。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孩子的成长有自身的身心成长规律。我们要尊重科学规律,尊重千百年来人们形成的教育的基本原则。技工院校学生刚刚结束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大多数人对社会、对职业、对未来还一片迷茫。他们犹如一棵棵刚从温室里移出来的小树,还比较纤弱。学校要为他们构建一个良好的身心成长环境。既要对他们严格要求,又要给他们成长的舞台。要给他们肥沃的土壤、灿烂的阳光、清凉的泉水,也要及时地为他们修枝、剪叶、除虫。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是对常规教学一个有益的必要的补充,是学生身心全面成长的必然要求。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学生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增强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历练拼搏进取、力争上游的精神,树立起自己的理想追求,坚定实现理想的决心。校园文化建设要在科学性、系统性、教育性、先进性方面下工夫,探索引进企业管理元素和企业文化,在学生管理模式和机制中融入企业7S管理,重视对学生进行企业职工行为规范培养,从而形成职教特色鲜明、教育内涵丰富、教育实效显著的德育生态环境。

四、增强紧迫感和担当意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双师素质

身处在伟大变革的时代,身处在飞速发展的中国,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这个世界快速的变化。就职业教育来说,近几年,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模式不斷涌现。我们看到很多学校乘势而上,由最初一所普普通通的职业学校,一跃发展成万人大校,发展成全国一流学校,甚至向世界职业教育先进水平看齐。面对如火如荼发展的全国职业教育,我们不能不产生发展的紧迫感,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别人都在争先恐后向前发展,如果有些学校安于现状,势必会随波逐流,被淘汰掉。

职业院校的教师要有工作的急迫感,要有与学校共成长、共进步的担当意识。要紧密跟随本学科、本专业的发展脚步,认真研究教学,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锐意进行教学改革,兴利除弊。

教师应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清晰的可操作性的规划。学校要承担起指导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职责,帮助教师在学校发展的坐标中清楚地定位自己的位置和成长轨迹。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双师素养,文化基础课老师要多到企业、实习场走一走,专业理论课老师要充分利用企业实践机会多体验多琢磨,实习指导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有教学出彩的机会。我们要培养出大国工匠,要使学生具备工匠精神,教师首先就要具备耐心专注、锲而不舍、身体力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做中国职业教育的“大国工匠”。

五、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不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既是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由之路,也为技工教育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技工院校要在稳定学历教育规模的同时,做大做强职业技能培训。要面向农民工、企业职工、转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和残疾人等群体,积极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推行职业培训包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度、劳动预备制培训、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职业培训有大的发展、质的提升。完善创业孵化基地资源,大力开展SYB创业培训。研究设立弹性学制等形式,满足在职人员通过技工教育获得技能提升。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站)开设技师研修班,面向技能人才开展理论进修、知识更新和职业技能提升服务,开展技能大师交流研讨、企业技术攻关。贯彻精准扶贫基本战略,支持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走技能成才之路,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的。要紧密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者就业需求,提供标准化、专业化的菜单式培训服务,努力实现与企业需求和受训对象需求的紧密对接。

国家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已经为技工院校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十三五”的新形势下,我们要明确新目标,建设新亮点,实现新突破,开创技工教育各项工作新局面。面对令人期待的未来,我们既需要激情和汗水,也需要理性和智慧,更需要良心和责任!技工学校要继续精细管理,务实创新,拓展内涵,提升品位,保持技工教育优质、特色、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努力把技工院校办成学生成才、教师幸福、家长放心、政府满意的职业院校,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培养技能型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辽阳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技工技能院校
高级技能
从技工到英雄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研究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