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笔下的青春

2017-06-09 17:39江昭和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三毛令人文字

江昭和

“我是一个普通的人,我平凡地长大,做过一般年轻人都做的傻事。而今,我在生活上仍然没有稳定下来,但我在人生观和心境上已经再上了一层楼,我成长了,这不表示我已老化,更不代表我已不再努力我的前程。但是,我的心境,已如渺渺清空,浩浩大海,平静,安详,淡泊。对人处事我并不天真,但我依旧看不起油滑;我不偏激,我甚而对每一个人心存感激,因为生活是人群共同建立的,没有他人,也不可能有我。”

这样端正谦和的文字,是三毛写出来的。

三毛的优点在于,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原材料,来建造属于她自己的文字世界。读者只觉得真切,好像随着她的引领,浩瀚的撒哈拉沙漠,欧洲的某座小镇,或者鱼龙混杂的某个偏远乡村,自己都能亲身游历一遍。

她的文字落实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比如上课时各国友人的表现,独自留寝时或尴尬或惊悚的经历,与荷西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在婆家人面前竭力扮演一个得力家庭主妇的情态,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东西,充满令人会心一笑、感同身受的特质。

或者说,我们憧憬的生活状态,没能够实现。我们看着她用文字一点一点搭建起了城堡,觉得自己能够钻进去乘乘凉,歇歇脚,也是好的。

我想,我开始慢慢明白,为什么很多人会喜欢三毛的作品。

她的文字不是一上来就做足姿态,考量谁的心性或者慧根,设置天然屏障,第一句话已经设置埋伏,淘汰不够格的读者。她的文字像那种浓度较弱、醇度较低的朗姆酒,加了新鲜的蔬果做点缀,柔和温润,不容易令人醉,但能够让人获得一些迷离、眩晕的感觉;也像泉水,潺潺地来,有世俗的烟火气,也有从容生活的小智慧。

三毛的文字会给人踩在地面上的感觉,很真实、鲜活。她的第一本书《雨季不再来》,收录了她在17岁到22岁之间发表的文字。书中有“什么时候你会放你的小舟来渡我”之类的句子,令人牙齿微微发酸,但又能宽容地读下去。

因为,青春时期的我们,大多数也是这样一副每时每刻都失魂落魄的样子。以自我为中心,恨不得下一秒与世隔绝才过瘾。想的事情,玄之又玄,碎之又碎,遠之又远,自以为可歌可泣。享受着寂寞、孤独的滋味,十分迷醉,自得其乐,管它世道沧桑变化,管他人心叵测、人言可畏。

17岁到22岁,在三毛这本书里,是忧郁得挤得出水来的年纪。那是一个喜欢用重复句式,感情过分饱满,喜欢自说自话的心思敏感的年纪。

在那样的年纪里,在青春岁月里,我们如三毛一样,精力旺盛,兴趣广泛,时不时想周游世界。虽然事实往往又是另外一个样子,但在彼时看来,一切都自动染上一种不同凡响的底色。我们似乎随时会伤筋动骨,又能快速地不治而愈。情绪像过山车,高潮低谷,上得去,下得来。

那时,我们乐意做的,是没有目的地紧盯着窗外,仿佛真有什么会降临,真有什么稀罕事会发生。那模样,仿佛在等待着什么。事实上,生活是一日一日地过,并不见有波澜。

三毛的书,我现在搁在左手边。封面是彩色的,复杂的,糅合成一团,像一幅油画被水泼得斑驳,像一张化了浓妆的脸被雨淋得湿漉漉,怪模怪样。封面的正中间有五个硕大、醒目的黑字——雨季不再来。

三毛将自己年少时写下的青涩敏感的文字集结成书,大概是为了怀念青春吧。那样颠沛流离的青春,那样多愁善感的岁月,不见得多么好,也不见得多么糟糕,如今的我却也分外想念。

然而,走过去了,便过去了,日子会渐渐明朗起来。何为为赋新词强说愁,又何为却道天凉好个秋?

猜你喜欢
三毛令人文字
我与《三毛流浪记》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远方
梦中的文字
岩栖幽事
它的样子令人着迷
令人头疼的压舱水
娓娓道来的真诚
令人惊奇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