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大学 黄元庆
已故现代中国大文学家郭沫若先生曾说过,“宇宙内的东西没有一样是死的,就因为有一种节奏(可以说就是生命)在里面流贯着。”“比如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四时代序,这便是时令上的节奏。”因此,在人们的潜意识感知印象中,大自然的一切变化都是在悄悄的、渐变的、不知不觉的运动过程中完成的。日出日落、斗转星移、交替有序、永无止境。人们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习惯于像呼吸那样不易令人觉察的从容转换,不知不觉似乎才是最自然、最惬意的感觉。暴冷暴热的反常天气和剧烈动荡的生活环境,都必然给人带来难以适应的不良反应与后果。人们渴望有序,人们崇尚从容,秩序美感在有序、从容中产生。
渐变也称推移,它是一种定向性节奏。光线由明到暗,人类由少到老,天气由冷变热,一切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完成,体现出节奏和韵律的美感。美学家指出:“节奏和韵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是大自然(包括人类生活)的运动形式。节奏和韵律是周期性、规律性变化的运动形式。构成节奏和韵律有两个主要关系,一是时间关系,指运动过程中形状排列所形成的起伏变化和断续停顿的节拍。二是力的关系,指抑扬顿挫交替产生的强弱变化关系。”
色彩与大自然的万物一样,也无不时时处处地显现着渐变节奏规律的存在。早在1666年,伟大的英国科学家牛顿完成了他的著名实验,透过三棱镜将太阳光折射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谱。人们在无比慷讶的同时又发现,这条光谱各色之间的排列与过渡是那么自然,全都呈现出一种渐变的状态,竟和雨后天空中的彩虹一模一样,显得无比美丽、灿烂。若将“人造彩虹”的色谱首尾相接的话,就得到一个全色相的色相环。把色彩按色相环的顺序排列、组合,就形成了渐变色彩形式中的色相渐变。
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指出:“情感并不是再现出来的,而是由全部幻象,即由艺术符号排列和组合起来的幻象表现出来的。”“这种认识是通过感受而不是通过理性思维达到的,它是非理性的,是对这种现实的一种先验的触知。”也就是说,当人们观赏到此类色相渐变形式的艺术作品或设计产品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彩虹的先验,感受到光的美妙变幻和雨后初晴的纯净气息。
二十世纪初,美国画家、色彩学家蒙赛尔为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将色彩分解成色相、明度、纯度三要素,并将它们有序容纳在一个色立体中,为人们认识,研究,应用色彩提供了科学、精确、便捷的体系和标准。因此,渐变色彩的形式中,除了色相渐变以外,明度渐变、纯度渐变也是不容忽视的自然现象。
美国的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曾说:“严格说来,一切视觉表象都是由色彩和亮度产生的。那界定形状的轮廓线,是眼睛区分几个亮度和色彩方面都绝然不同的区域推导出来的。”当人们注视置于室内窗口桌上的大张色纸时,不难发现越靠窗口色纸越鲜明,越离窗口部分的色纸越灰暗,而且其间是一个不易觉察的渐变过程,这就是色彩明度及纯度的渐变形式。其状“先扬后抑如远处钟声。初扣时顶强,曳着袅袅的余音渐渐地微弱下去,这种节奏给人以沉静的感受。”这类形式的作品或产品设色中,将色彩排列、组合成明暗或鲜灰,实质能给人以~种具有时空关系、静中有动的定向节奏光效应美感。
在时色彩的视觉认知中,载休的面积同样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当我们走到野外,仔细观察静态的铁轨和远行的火车时,不难发现近处的枕木逐渐向地平线延伸,行进的火车慢慢远去直至消失。本来同样大小面积的木条和同一列火车,由于透视和运动的关系,变成了由大到小的面积渐变形式,此类现象在自然界中可说比比皆是,如建筑物、电线杆、树木的透视渐变等。
因 此,将同一色彩按面积由大到小有序排列、组合而成的这一艺术构成形式,会给人以透视感和运动感,产生一种错觉的视幻效果,同样也存在定向节奏的审美价值。其原理正如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说:“观赏者从日常生活经验得知,某些知觉性质总是与运动和运动的物体联系在一起的。”
在实际的现实生活和艺术活动中,艺术家或设计师们往往是将多种渐变色彩形式,综合应用的。这类作品或产品的色彩感觉就更丰富、更多变,其审美价值当然也就更高了。
法国当代色彩学家郎科罗如是说:“我们研究工作的重点,是让教与学共同来诱发起包彩高品味的能力,使平淡无奇的颜色群,通过一定形式的组织,而释放出色彩美的光华”。
近十多年来,我国的艺术作品特别是设计产品,如装饰画、海报、广告、包装、招贴、封面装帧、橱窗布置、服装、室内装饰、展示设计等,都大量开发、应用渐变色彩的创新手法,并且不乏成功之例,完全印证了色彩学家和美学家的理论预见。
其实,早在唐代以前,我国古代的民间艺术家就已经开始应用渐变色彩的创作方法,不过那时称之谓“推晕”而已。他们将同种颜色调成深、中、浅三个以上色彩,所描绘的牡丹花、莲花、宝镶花,大量地出现在敦煌壁画及其他工艺品和纺织品中。这种排列、组合实质即为现代的色彩明度渐变形式。
在现代设计中,纺织品及服装设计的色彩渐变应用,可以说更是十分明显与广泛的。这些产品的色彩,无不以强烈的视觉冲力而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正如上海开开集团的广告语所言“多姿多彩”,从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当“开开”总裁江玉森先生面对那种渐变色彩羊毛衫的畅销盛况时,会十分感慨地说:“真是看不懂!”其实道理非常简单、明白,消费者看到这类横条毛衫裙或套衫、开衫时,目光自然会从裙边或肩部开始向腰部移动、扫描。由于面积逐渐缩小,腰部势必产生一种纤细、苗条的视幻感,从而美化了穿着者的身材。因此,人们争相购买,何乐不为?除此而外,还有许多利用直条、方格、圆点、花纹、图案等进行色彩渐变的产品,真是举不胜举,这里就不一一罗列分析了。
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生活中,“时代式样推行部门需要熟悉形状与色彩的客观事实根据的普遍规律。人们一年数次地都期待着新式样设计者能赶上流行色彩的新倾向。如果流行色彩接近于设计者的主观色彩,他会很容易地找到他需要的浓淡色调,他的工作就会令人信服,获得成功。”渐变色彩类型作品、产品的受到欢迎,可以说是艺术家和设计师找到了色彩规律和消赞者审美心理的结合点,而创造的时尚成功范例。从这个意义上讲流行色的概念,已不是仅指哪几个色彩的流行而已,而是扩大到包括色彩的设计形式和方法等范围了。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刚落幕的世界第28届奥运会,我国运动员穿着李宁牌的此类运动服的光彩多,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他(她)们摘金夺银,不断地亮相。特别是作出历史性突破的120米跨栏中国著名运动员刘翔,身披国旗像插了翅膀似地“飞”上领奖台。他的运动服以色为基调,上衣从腰部开始,应用了从蓝→蓝紫→紫→紫红→红的局部色相渐变的设计形式,无疑给人一种定向推力升腾向上的视觉冲力感及夺目光彩感,既充满了活力而又不乏时尚元素。此人此服,此景此意,可以说是服装色彩和象征喻意巧妙无比的完美“绝配”,是将色彩魅力发挥到极致的设计经典之作。另一款明黄、橙与黑色组合的明度、面积渐变形式运动服,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给全世界的电视观众,带来亮丽而有力度的现代审美享受。
爱斯坦曾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在审美法则的指导下,在不断认识形态及色彩本质、精髓、特征的基础上,必将开发出更加丰富、精炼、单纯、时尚的现代视觉语言,从而达到既能给人以强烈视觉冲击力,又有深刻哲理和精神内涵艺术形态的更新、更高境界。
[1] 苏珊·朗格(美) 《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6 P57
[2] 鲁道夫·阿恩海姆(美)《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7 P570、571
[3] 约翰内斯·伊顿(瑞士)《色彩艺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5 P28.P29
[4] 杨辛、甘霖、刘荣凯《美学原理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9 P143、144 ,
[5] 宋建明《色彩设计在法国》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4 P251
[6] 黄元庆、黄蔚《色彩构成》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2000.9 P28
[7] 赵勤国《色彩形式语言》山东美术出版社2003.2 P11
[8] 黄元庆等《服装色彩》(第四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1 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