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村 民富村安
—— 思南县青杠坝村打造“555”依法治村品牌

2017-06-09 12:33陈时安文叶飞
当代贵州 2017年18期
关键词:思南县村级依法

文 陈时安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文叶飞

依法治村 民富村安
—— 思南县青杠坝村打造“555”依法治村品牌

文 陈时安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文叶飞

铜仁市思南县塘头镇青杠坝村坚持依法治村,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16年,村民人均收入达1.28万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600多万元,村级固定资产积累达1600多万元。

一条条水渠环绕山间、一片片果林绿染枝头、一丘丘田畴翠绿流淌,一栋栋风格统一、古色古香的土家传统民居在青山绿水映衬下分外惹眼。

仲春时节,记者走进铜仁市思南县塘头镇青杠坝村,院落里、村道旁、山岭间,桃花、李花竞相开放,玉兰、香樟、桂花、杜鹃吐露新绿;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到处是驻村干部、村支“两委”、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呈现出一派文明和谐、奋力争先、村兴民乐的喜人场景。

近年来,青杠坝村党支部坚持依法治村,打造“555”依法治村品牌,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16年,村民人均收入达1.28万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600多万元,村级固定资产积累达1600多万元,实现从穷山村到小康村的嬗变,多次受到各级党委、政府表彰。青杠坝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寨”、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村党支部先后被省、铜仁市、思南县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夯实依法治村之基

“决战贫困、实现同步小康,没有良好的社会环境不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领农民走上文明富裕之路,没有法治引领更不行。”青杠坝村党支部书记冷朝刚的话掷地有声。

近年来,青杠坝村党支部、村委会坚持落实“五个强化”举措,为法治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

强化村党支部、村委会班子依法办事能力提升。村“两委”班子成员坚持每天召开班子会,组织研讨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每月进行1次法律法规集体学习,不断提高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每月在村务公开栏中有针对性地宣传常用法律法规和国家最新颁布的法律法规,不断夯实村民自治基础。

强化农村党员队伍遵法守法表率作用发挥。长期坚持“三会一课”、党员联系户、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认真践行“两学一做”,发挥党员在依法治村中的表率作用。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懂技术、能奉献的能人列为党员发展对象,把党员发展对象与村民组长、村民代表等骨干人员一并纳入法治培训范围,每季度在村“法治·道德讲堂”进行一次法律法规集中培训。

强化全民法治素质提升。制定《党员干部学习法律法规制度》,结合村情,科学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实现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每周开展一次党员集中学习,每月召开一次党员大会和3次群众会。开设“道德·法治讲堂”,重点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以及社会治理、公民道德和新农村建设等内容。

强化依法管理,调动干部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健全干部考核管理机制,制定《干部管理办法》,完善村级干部管理、监督、考核、奖惩机制,将村干部的德、能、勤、绩、廉作为考核内容,规范党员干部行为。依法实行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推动村级管理规范化、法治化,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逐渐成为全村干部群众的自觉行为。

强化政策法规服务,构建和谐新村。广泛开展“一明二保三员四入”法律进万家活动。“一明”即每户群众有一个基本明白法律常识的人;“二保”即保证党员能够带动群众学法用法、保证党员通过自身示范作用强化群众责任意识;“三员”即争当法律宣讲员,向群众宣讲法律、对责任区内的刑释人员及轻微违法人员进行义务监督、及时排查化解各类纠纷;“四入”即法律书籍入户、法治文化宣传入农院、法治意识入脑、法治手段入心。

近三年来,青杠坝村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90起,调解90起,成功90起,调解成功率达100%。连续七年实现无刑事案件、无“黄赌毒”、无邪教、无群体性械斗、无集体上访事件发生的“五无”目标。

引领法治文化之魂

“浓厚的法治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文化素质之上的。”思南县司法局局长唐泽锋说,青杠坝村在建树村级法治文化上,始终坚持落实“五字诀”,引领法治文化之魂。

以“富”为首,实现依法治贫。青杠坝村依照有关法规,采用“收取适量管理费,收取适量服务费,收取适量安置费”的模式,打好特色种植、养殖两张牌,兴办农副产品加工厂,组建劳务公司,开办农家乐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升村集体经济总量。

以“学”为基,培育法治农民。整合农家书屋、远程教育接收站、“道德讲堂”等资源,加强村民法治与道德教育培训。与此同时,针对不同产业特点和专业技能要求,采取“分段式”“集中式”“分散式”的方式进行培训及跟踪服务。

以“乐”为尚,丰富群众法治文化生活。村里成立了法治文化宣传队,将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公民道德和新农村建设等内容,创作小品、相声、快板、歌舞、花灯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进行演出;新建面积12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文化长廊,面积700平方米的游泳池、1200平方米的钓鱼休闲台、2500平方米的民族休闲广场,为开展法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

以“美”为荣,依法建设美丽乡村。村委会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状》,出台《环卫管理监督制度》,组建环境监督管理小组,成立村环卫队,修建垃圾池3个,购买垃圾车1辆、垃圾桶28个,实现村寨保洁常态化。同时,开展改灶、改厨、改厕、改水、改圈、改院工作,推进文明行动进村寨活动,全村建成沼气池150口,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

以“治”为本,依法民主管理。依法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村规,教育村民学法守法、诚实守信、维护社会秩序、建立和睦家庭、尊老爱幼,规范和约束村民行为。制定《民主监督制度》《做一个文明诚信村民的承诺书》等,设立群众意见箱、党务政务和计生信息公示栏,健全干部群众双向承诺自我管理体系。

打通强村富民之路

“坚持以法治引领,发展绿色化、园区化、专业化、立体化、公益化农村经济,推进全村经济发展。”青杠坝村村委会主任赵小虎介绍。

按照“一个产业一个协会,一个项目一个协会”的思路,采取“支部+协会”的发展模式,以支部引领、协会管理的模式,按照农业专业合作社规定,先后组建种植、养殖、用水户、公墓管理4个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山顶林、山腰果、山脚竹、坝上瓜”的生态立体山地农业发展路子,建立“畜禽-沼气-果蔬”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实现养殖业和种植业的良性循环。率先在全县规划建设一个村级公墓区。

按照园区托市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方式,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村内的主导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建立农副产品加工园区,打造农产品加工精品名牌。

十余年的法治培育,青杠坝村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自治模式,实现了华丽蝶变。从昔日的“穷山旮旯”变为依法治村示范村,从“后进村”变为“先进村”,其成功的法宝在于村“两委”以抓法治建设为目标,推进依法治村,探索总结出老少边穷民族地区村庄综合治理的“青杠坝经验”。目前,这一经验在思南县全面进行推广,得到省、市相关部门高度肯定。

谈起青杠坝村的变化,村民们感触颇深:“现在治安好了,经济发展了,我们都高兴。”思南县委书记刘云成欣慰地说:“治安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事业旺,各项工作全面开花;风气善,文明生活深植人心;群众乐,幸福生活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哈文丽)

青杠坝村广泛开展“一明二保三员四入”法律进万家活动。图为设立在青杠坝村的思南县法律明白人培训基地。(袁子顺/摄)

猜你喜欢
思南县村级依法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全家总动员上学去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为常委会依法履职当好参谋助手
牢记使命担当 依法履职尽责
能寻下好产业,看得见恓惶人——蒲城依托“村级社”破解“空壳村”
铜仁市工关委到思南调研
漯河:依法履职的坚定足印
依法履职尽责 献计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