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卫艳
[摘 要]在诸多的技术中,高支模施工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有着良好的效果。对此,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些施工技术的应用规范,充分利用更为安全和先进的施工技术,保障整个土建环节的正常施工,保证工程的最大综合效益。因此本文主要结合现阶段土建施工过程中的高支模施工环节的具体技术和问题进行分析,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以及工程的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更多还原
[关键词]高支模 施工技术 应用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173-01
一、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中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该工程设计使 用年限为五十年,为高层建筑构造,包括主楼和群楼,层高三米,总高度为86m,总建筑 面积 12 万平方米。
二、高支模搭设的要求:
(1) 高支模施工的现场施工地点为大堂走廊处。施工标准高度在 11 米左右。高支模板厚度为 18 厘米;
( 2) 高支模施工的钢管支撑体系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进行施工。①根据工程实际要求,将钢管的尺寸规定在一定规格的厚度内。如果是新管,需要采购将质量合格的钢管,钢管材质要具有资质证明。新管表面无曲线,平滑无痕。不存在硬上。外径厚度严格按照工程设计方案要求尺寸。误差值控制在 1 毫米之内;截面积尺寸为 5 厘米* 3 厘米。钢管表面平滑无裂痕,没有打孔;
(3) 在高支模施工中使用的材料都符合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要求;将扣件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进行设置,要求扣件拥有产品质量合格证、生产许可证以及专业检测单位测试报告等。不能有滑丝等质量问题。扣件安装应与钢管外径口径抑制,螺栓拧紧力矩控制在 40KN 左右。主节点的固定作用应保持距离在十五厘米以内,扣件开口朝上或者朝内;
(4) 在设立水平拉杆和扫地杆时,每隔四排增加了一个剪刀撑,立杆的垂直误差保持在1.3厘米以内。水平拉杆的间距误差设置在4厘米以内。统一水平的相邻横杆的表面误差控制在2厘米以内相邻水平杆需要沿着属性错开对接,错开距离不得小于50厘米。水平杆垂直间距需要设立四道水平拉杆;
(5) 高支模外立面应增加剪刀撑,每隔13米设立宽度为4米的剪刀撑。剪刀撑应处在水平中间位置,相同立竿间需要设立水平斜杆,斜杆数量为水平框格的三分之一;
(6) 防护栏包括上、下横杆,上横杆距离地面1米左右,下横杆距离地面零点五米左右。对临时防护栏杆的外侧进行封闭处理,固定脚手架外立杆位置; (7)选用制定的塑料将安全网扎进,搭建防护棚,严禁高空掷物;
(8)高支模工程检查和验收工作对于这项危险型极高的施工环节是非常必要的,需聘请专业验收公司来,派具有资质的技术负责人参与审核,请专家对验收环节进行论证,重视每个工程的质量检查。包括模版支撑架是否牢固、钢 管的厚度和强度是否能够负荷工件的重量,扣件的扭力等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三、高支模施工技术
高支模技术一般应用于高度相对较高的工程中,搭建和支撑相关建筑模板 构件的施工方式。通常会在支架附近安排垂直或者纵向的剪刀撑桩,设置定距水平支撑。高支模施工是高空作业范畴的工作内容,混凝土模板的支撑高度超过 8m,其搭设跨度超过 18m,施工中高支模的总载重量超过 15kN/m2 ,集中线荷载大于 20kN/m,墙体、立柱等竖向构件独立支撑模也会高于 6m。此施工技术也属于辅助性质的技术,其应用可以确保工程的个性化与美观性,能够保证房建土建工程的高质量。技术施工中,模板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干涉,并且高度较高,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需要深入了解每个施工环节,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尤其是模板的设计和安装等。此外,还要强化工程施工管理,做好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保证施工环节之间能够实现安全和有序的衔接,降低工程的实际难度。
四、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基本流程:测量 放线—明确轴线、梁的位置—控制水平 标高—架设龙骨—安装梁底模板—绑扎 梁钢筋—安装梁侧面模板—安装楼面模板—绑扎板钢筋—浇筑混凝土—混凝土 养护—混凝土拆模。
安装模板体系:工程项目采用模板 拼接方式进行,运用厚度为 19mm 的松 木板以及 17mm 的厚夹板进行拼装;厚 度为 19mm 的厚夹板与松木板用作梁侧 板。设计方案中,侧板、梁底板的尺寸 是 65mm×45mm,竖向柱侧板是除去梁后 的柱高度,所以工程中的侧板高度应设 计为 4.9m。模板拼装过程中,模板之间 不一定要对齐,但其中需要预留 45cm 的 缝隙。 楼面支顶的安装:根据工程采用的模板体系,楼面支顶安装前需要进行梁 防线与轴线防线,确定楼面的水平高度。沿着纵梁的方向安装好脚手架,还应做好调平、校直工作。安装门式架过程中,必须将脚手架的两侧锁紧,两侧同时安装。上下层门式脚手架的立柱应该处于相同垂直中心线之上,并且保证垂直两个方向都能实现稳定。外圈框架柱梁的施工:因为工程有较大的柱梁筋密度和较大的自然层高度,所以中外围框架梁柱的施工需要分为3个施工层,并采用先浇柱后浇梁板的形式施工。施工过程中,施工的高度达到井格梁屋盖的时候,要用梁柱、排架支撑水平保固,也要保证排架、梁柱的稳定性。主梁下的水平杆需顶至侧面,在三层楼面标高、水平杆标高设置密竹平台,起到水平挡护与上料的作用。 混凝土浇筑:建筑工程拟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通過罐车输送到现场, 用泵传输到楼面上方,再从梁的中间部位朝两端浇筑,其浇筑的厚度控制在 145mm,确保混凝土浇筑的平整性与均匀 性。施工前,需要做好混凝土振捣工作,按照工程要求保证混凝土振捣的质量, 避免出现漏振、过振的问题。 高支模拆除:根据施工对规定,如果高支模的跨度不到8m,混凝土的强度为73%的时候才能拆除;如果高支模的跨度大于 8m,混凝土的强度需达到 100% 的时候才能拆除掉。在高支模拆除中,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①振捣施工后,龄期达 8 天时,检查和测试混凝土的强度,若达到了设计要求,可以进行拆模;若没有达到要求,需要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强度检测,合格后才能拆除;②拆除高支模时,应该按分级分段、先浇筑后拆除的原则进行,先撤掉次梁与侧模板,最后拆除主模板;③拆除前,事先搭设好拆除平台,逐个拆下木枋与模板,拆线的模板、散板、支架需要堆放整齐;④模板拆除之后,还应再次检查模板的质量,要对问题模板进行修理,并保持模板表面洁净,最后进行分类保存。
结束语
建筑项目中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层出不穷,高支模施工也在结合技术特点和施工情况,在施工措施上不断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完善工作,以便跟上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的前进步伐,保证工程完美交付使用。
参考文献:
[1] 马涛.论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的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6,(9):223.
[2] 刘矫.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与实践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5(26):124-125.
[3] 何永翘.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8):103.
[4] 叶恒,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03):224
中国科技博览2017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