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长征精神的建构与培育研究

2017-06-08 00:13陈阳
文教资料 2017年9期
关键词:新媒体

陈阳

摘 要: 信息时代下,构建基于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长征精神培育路径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高校应通过抢占新媒体平台、创新传播载体,讲好长征故事、创新传播语言,传承长征精神、创新传播模式等路径,全力增强大学生长征精神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长征精神 建构与培育

信息时代,新媒体逐渐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在新形势下,认真研究新媒体传播规律,全力将新媒体平台深度融入大学生长征精神的建构与培育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长征精神的内涵及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关系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力量在政治和军事上的伟大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长征途中工农红军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以弱胜强,变被动为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积累宝贵的精神财富。1935年12月27日在中央红军到达陕北胜利结束长征以后,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评价道:“长征是历史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不怕牺牲,实事求是,紧密团结,依靠群众的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精神的深刻内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刻的耦合关系。

1.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理论价值。长征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实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灵魂。马克思主义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作用。

2.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社会价值。长征精神折射出共产党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光芒,为实现中国梦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其所折射的社会主义道德光辉,能够有力地引领大学生崇德尚义、向上向善。

3.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价值。长征的灵魂是精神,精神的精髓是文化[1]。如同父子的血缘关系,八十年前的长征传承给后人的不仅仅是神形相似的外表,还有那融入血脉的精神和渗入基因的文化,能够有效引领大学生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二、新媒体视域下培养大学生长征精神的重要意义

1.构建基于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长征精神培育路径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应有之义。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深化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引导大学生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长征精神是新时期高校立德树人的重点内容。长征精神传播进入了视觉化、网络化的数字时代,打破了原有的纸质化、线条化的传播方式。新变化、新特点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投入新媒体建设浪潮中,充分发挥新媒体时效性高、传播力强、覆盖面广的独特优势[2],奋力构建基于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长征精神培育路径,使长征精神真正成为大学生心灵的罗盘、情感的寄托,更好地教育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学校立德树人。

2.构建基于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长征精神培育路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必然要求。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要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危机走向转机、从沉沦走向奋起、从困境走向勝利、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伟大转折点,是20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伟大历史事件。享誉国内外、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举和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它所造就和孕育出的长征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又是一种绵延不绝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和精神力量,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契合的同源性、同质性和同向性。因此,高校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而且是长征精神培育的主阵地。当前,新媒体已全面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之中,培育大学生长征精神,必须紧跟时代形势变化,顺应传播发展规律,创新运用新媒体平台,着力构建微传播教育体系,才能维护好、落实好国家的教育方针。

3.构建基于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长征精神培育路径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之举。当前,青年学生越来越关注自主创作、团队配合、共同分享,构建基于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长征精神培育路径,打造共建共享共融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有助于形成强大的“教育物流网”与“参与共同体”,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真正使长征精神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三、新媒体视域下培养大学生长征精神的路径和策略

1.抢占新媒体平台,创新传播载体。信息化时代,新媒体的裂变式传播方式,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深刻变革,发挥新媒体作用,成为弘扬长征精神的必要路径之一。首先,要掌握新媒体传播主动权。当今各种社会思潮碰撞愈演愈烈,谁在网络平台的发展上抢得先机,谁就能占领文化传播的制高点。要顺应网络时代潮流,把新媒体作为传播长征精神的平台阵地,不断弘扬以长征精神为代表的一系列中国革命文化,形成学习、研究、实践长征精神的舆论氛围,为塑造文化自信注入新动力、开辟新领域。其次,要创新传播模式。新媒体之所以成为大学生的新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适应了大学生随时随地充电的心理需要和学习习惯,与长篇大论相比更能吸引青年人的注意力。要通过主题网站、专题页面、微博、微信、APP等信息平台,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制作反映长征精神题材的网络微课、微视频、网络动画等,潜移默化地弘扬长征精神,使其入耳入脑入心,进而转变为对中国革命文化的自信,而形成文化自信[3]。

2.讲好长征故事,创新传播语言。在弘扬长征精神的过程中,要注意传播语言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要注意避免简单化、孤立化、庸俗化的倾向,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首先,要找对沟通语言,讲好长征故事。传承长征精神,要摈弃空洞的说教与灌输,以生动鲜活的红色经典事例感染和激励大学生,把长征精神植入学生心中,培养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增强文化自信,真正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4]。其次,避免简单庸俗、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套路。比如以纪念长征的名义进行营销、商业炒作、敛财聚宝;还有的人以所谓还原历史真相、追寻历史细节为名,搞历史虚无主义,随心所欲地戏说红军历史,消解红色经典,对英雄人物、历史人物进行颠覆性评价,这是对长征精神的歪曲。所以,不论现在还是将来,传承长征精神,都要创新传播语言,讲好中国革命故事,增强革命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信。

3.传承长征精神,创新传播模式。当前社会已步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通过对有关问题或现象的报道,为大学生建构起一个被认识的现实世界,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5]。在传播模式上,除了主流的信息推送方式外,还可以引入最新的AR虚拟现实技术、秒拍、移动直播等全媒体传播手段,不断创新长征精神传播模式。如在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虚拟动画《大路说长征》运用AR虚拟快速动画技术制作成虚拟人物脱口秀,构建出一个虚拟红军战士“大路”,再现他重返长征战场,讲述长征如何取得胜利的鲜为人知的故事;央视网还推出连续9天共9场以《寻找长征记忆》为主题的移动直播,从“长征亲历者”、“长征追随者”和“长征创作者”三个角度,不同身份的人物分别讲述他们与长征有关的故事。这些都成为传承长征精神,創新传播模式的典范。

参考文献:

[1]徐田.文化强国视域下长征精神时代价值探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8(4):14-18.

[2]雷于佳.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培育研究[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15.

[3]巩竞.文化自信视野下弘扬长征精神的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2016,32(11):43-46.

[4]张夏.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建构的影响及教育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5):69-71.

[5]王玲.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基金项目:本文是湖南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2016年度辅导员专项课题《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长征精神的建构与培育研究》(16FDY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