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科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不断深入改革落后的医疗体制,不断完善落后的医疗条件,不断壮大医疗人才队伍。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增加的工作压力和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在这样的一个新时期的大背景下,创新医院办公室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成为了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医院办公室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列举了针对性的创新措施。
【关键词】医院办公室;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一直以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更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不断深入改革落后的医疗体制,不断完善落后的医疗条件,不断壮大医疗人才队伍。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增加的工作压力和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在这样的一个新时期的大背景下,创新医院办公室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成为了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医院办公室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医务人员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建立人民满意的新时期医院。
一、新时期医院办公室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一)可以有效缓解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由于医务工作的特殊性以及多种社会现实因素的综合作用,目前的医患关系十分紧张,医患话题敏感,各种媒体上各种医患冲突花样百出,这些事故严重损害了医院的形象,破坏了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医疗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意识,从而有效减少医患冲突的发生。
(二)有利于建立一支优秀的医疗队伍。做好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有效帮助医务人员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政治意识,使医务人员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牢记自己治病救人、白衣天使的天职,从而有利于医院建立一支优秀的医疗队伍和良好的医疗氛围。
二、新时期医院办公室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医务人员不能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医院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主要还是“读文件”“开会”等传统的说教形式,医务人员还是处于被动接收医院领导思想教育的地位,医务人员甚至觉得思想政治工作与自己毫无关系,觉得思想政治工作是领导们的工作。医院虽然会定期举办一些思想政治教育会议,但是也只是在会议上简单读一读相关的文件,过程过于形式化,会议结束后思想政治工作并不能落到实处,更不能引起医务人员对其的重视。长此以往,不利于医务人员思想政治意识的提高,更会直接影响到医院的长久、持续、稳定地发展。
(二)部分医务人员价值观出现问题。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金钱的诱惑不断地冲击着我们的医务人员。在利益的诱惑下,部分医务人员忘记了自己治病救人、白衣天使的天职,医德逐渐沦丧,追求享乐主义,甚至以获得金钱的多少来衡量自己的医术,一味地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潜心研究医术。这种错误的价值观严重阻碍了医学的科学发展,更不利于医院的自身发展。
三、新时期医院办公室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便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良的外部环境是造成目前医院办公室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的一大主要原因。人在社会上总是特别容易被外部环境所影响,从而表现出一定的环境趋向性。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在医院创建一个和谐友善、健康向上的医疗氛围,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每一位医务人员,便于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创新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形式。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的那种“读文件”“开会”的理论说教形式,针对不同的对象、表现、性质等具体情况采取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形式,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应当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医院的娱乐文化活动相结合,提高教育形式的趣味性,吸引广大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從而使每一位职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
(三)创建便于开展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我们要持续不断完善相关的医疗法律制度和政治体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保障广大患者的合理权益同时也可以维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这样才能解决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有效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我们可以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成立一些专门负责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并切实将会议研讨的内容落到平日的实际工作中,做到具体化和细致化,而不是形式化。
四、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工作一直都是促进我国社会和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政治保证。我们的党和国家也一直在努力探求一条最符合我国国情的医疗制度,并为此进行了多次的医疗改革,进行了多次的创新尝试。在当前新医改的新时期下,只有坚定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坚定步伐,才能保证我国新医改的顺利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是医院医务工作有序开展的必要保证,也是减少当下医患冲突的重要措施。所以我们一定要切实加强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改进和创新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推进我国医疗的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施海丰.新时期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分析[J]. 现代国企研究,2016(10):271+273.
[2]杨元元.浅议新时期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 中国城市经济,2011(06):3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