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方言中助词“喽/唠”和“啦”的分析

2017-06-08 18:35李华琛
文教资料 2017年9期
关键词:助词

李华琛

摘 要: 聊城方言属冀鲁官话,语法结构与普通话的语法结构相似。本文主要对聊城方言助词“喽/唠”和“啦”进行分析,探讨这两个助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性质。将“喽/唠”和“啦”与普通话中的体貌助词“了 ”和“了 ”进行比较,找出与普通话中体貌助词的共通点,并且分析聊城方言里这两个助词在语法上的其他独特用法。

关键词: 聊城方言 助词 喽/唠 啦

聊城方言属冀鲁官话石济片聊泰小片,在语法结构上与普通话的语法结构很相似。“喽/唠”和“啦”在聊城方言中属于很典型的、可以拥有多种功能的助词。它们一起使用的时候,所表示的体貌助词的语法结构与普通话中体貌助词的语法结构相一致,分开独立使用的时候又各有特点与用法。

一、“喽/唠”单独使用时的助词分析

在聊城话中,“喽”读[lo],“唠”读[l?蘅],都为轻声,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了”,但是与“了”又有所区别。二者意义相同,基本可以在结构上互换。

(一)“喽/唠”作体貌助词

“喽/唠”做体貌助词的时候,一般是表示句子的完成时态。根据它在句子中的位置,一般可以当作普通话中的动态助词“了 ”。如果句子以动词与形容词等谓词结尾的时候,“喽/唠”就可以看作普通话中的体貌助词“了 ”,既表示动态,又表示事态。比如:

1.我吃喽/唠饭啦。(我已经吃了饭了。)

2.你有没有做喽/唠作业?(你做作业了吗?)

3.我都干喽/唠活啦。(我已经把活干了)

4.你问喽/唠他了么?(你有没有问他?)

5.人家要喽/唠两碗饭。(人家要了两碗饭。)

6.你打烂喽/唠碗。(你把碗打烂了。)

7.我吃完喽/唠饭。(我吃完了饭。)

8.你可来喽/唠。(你终于来了。)

9.我作业做完喽/唠。(我的作业做完了。)

10.你快别说喽/唠。(你可不要再说了。)

11.你哭完喽/唠吧。(你哭够了吧。)

例句中前7句,“喽/唠”都可以理解为普通话中表动态的体貌助词“了 ”,后4句理解为“了 ”。这些例句均表示完成时态,“喽/唠”处于谓词之后,用来表示动态的完成。

(二)“喽/唠”作语气助词

“喽/唠”可以用于句末,表示提醒的语气,一般提醒的事件都是已经完成的内容,也就是同样是完成时态的句子。一般在语境中拖腔表示完成的含义,有吆喝的感觉。当然也可以把此类助词理解为普通话中的事态助词“了 ”,表示事态的已然态。“喽/唠”做语气助词时,句子的否定形式一般是直接在动词前加否定词,表示对还没有发生的事情进行阻止。比如:

1.水开喽/唠。(水烧开了。)

2.开船喽/唠。(船要开了。)

3.你快走,别迟到喽/唠。(你快点走,不要迟到了。)

4.你可别吃喽/唠!(你可不要吃掉!)

5.你可别仰=大二=症喽/唠!(你可不要大意!)

最后3句屬于“喽/唠”作语气助词时句子的否定形式,意思都是在某人还没有做某事之前,对他进行提醒,阻止他做一些说话人所担心的事情,属于对完成时态句子的否定,有未然的意思。

(三)“喽/唠”作结构助词

“喽/唠”作结构助词,是一种特殊用法。首先一部分放于祈使句与把字句中,表示“除掉”的意思,同时带着一定的完成的意义。比如:

1.把这事儿忘喽/唠吧!(把这件事儿忘了吧!)

2.把这酒喝喽/唠。(把酒喝掉。)

3.孩子们都起喽/唠。(孩子们都起床了。)

4.把房子拆喽/唠!(把房子拆掉!)

还有一部分表示可能的意思,放在选择问句中,意思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得了”、“得上”、“得起”等,否定则为“不了”、“不上”、“不起”等。比如:

1.你这件事做喽/唠做不了?(你这件事能做不能做?)

2.你这酒喝喽/唠喝不了?(你这酒喝不喝的下去?)

3.这话你听喽/唠听不了?(你听不听我的话?)

4.大学你考喽/唠考不上?(你考得上大学么?)

5.这电视你买喽/唠买不起?(这电视你买得起么?)

(四)“唠”的单独使用分析

虽然说“喽/唠”用法相似,意义几乎一样,完全可以进行结构上的互换,但是有时“唠”单独使用时,放在动词之后表示“到”与“在”的意思。比如:

1.扔唠他屋顶上。(把东西扔到他的屋顶上。)

2.踢唠墙根底下。(把东西提到墙根那里。)

3.走唠屋里。(走到屋子里。)

4.长唠房顶上。(长在房顶上。)

5.躺唠床底下。(躺在床底下。)

6.站唠当街。(站在街上。)

前三个句子是“到”的意思,后三个是“在”的意思。虽然放在动词之后,但是“唠”仍不是介词,而是做体貌助词,强调的是句子所表示的事实而不是句子中提到的处所,所表示的是一种状态。

二、“啦”单独使用时的助词分析

(一)“啦”作体貌助词

“啦”作体貌助词的时候,一般放于句末。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事态助词“了 ”。在动词或者形容词结尾的句子里也可以和“喽/唠”一样,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了 ”。“啦”用作体貌助词的时候,做事态助词,一般表示一种已然态。比如:

1.吃喽饭啦。(吃了饭了。)

2.做完作业啦。

3.我可不能再吃东西啦!

4.你来啦。

5.你赶不上啦。

6.孩子大啦。

7.你冻着啦。

前四句可以理解为普通话中的事态助词“了 ”,后三句则可以理解为“了 ”。

“啦”在极少数的情况下可以在句子中理解为普通话中的动态助词“了 ”,表示完成时态,但是用法情况很少。比如:

1.你忘啦我。(你把我忘了。)

2.你吃啦这东西了啊!(你吃了这个东西了啊!)

3.我借啦你一块钱。(我借给你过一块钱。)

4.某人给啦我一支烟。(某人给了我一支烟。)

(二)“啦”作语气助词

“啦”可以放在句子的末尾作语气助词,这些句子大部分是祈使句,有些句子使用“啦”表示“新情况出现”。当然也可以像“喽/唠”一样,将其理解为普通话中的“了2”,表示已然态,使句子有完成的意思。“啦”放于句末,所表示的完成义一般都具有终于完成的意思,中间体现感叹的含义。“啦”用作语气助词时的句子否定形式,同样是在动词前加否定词,但是与以“喽/唠”为语气助词的句子的否定意义不相同,它所表达的意思是对已经开始、已经进行的行动的阻止。比如:

1.起风啦。

2.要下雨啦!

3.到自己家家啦。(到自己家里了。)

4.别装啦。

5.你甭吃啦!

6.你可别说啦!

7.我不要啦。

前两句话的意思都是表明有一种新的情况出现,“起风啦”,“要下雨啦”,两句话在陈述这件事实的同时,也是侧面提醒人们注意天气要变了。“到自己家家啦”。就是说在自己家里,就不要拘束了,侧面提醒人们场合改变所要遵守的规则也进行了改变,以上都是表示一种“新情况的出现”,以至于句子所表达的意思状态也要发生变化。后四句为否定句,否定的含义不同于“喽/唠”为语气助词时的否定句的否定情况,它所否定的句子发生行为往往开始进行或者已经进行了一半,所以多表示对这种行为进行“阻止”的意思。

三、“喽/唠”和“啦”搭配使用时的助词分析

在聊城话中,“喽/唠”只能和助词“啦”搭配使用,组成句子。组成的句子也表示完成时态,有完成的意义。这些句子中,“喽/唠”和“啦”一定是作体貌助词,与普通话的体貌助词组成的句子结构基本相同。“喽/唠”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动态助词“了 ”,“啦”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事态助词“了 ”。例如:

1.吃喽/唠饭啦。

2.你可借喽/唠我五块钱啦。(你可是借了我5块钱啊。)

3.你终于干喽/唠活啦。(你终于把活干了。)

4.你可写喽/唠作业啦。(你终于把作业写了。)

5.我终于懂喽/唠这道题啦。(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题。)

6.我终于考喽/唠第一名啦!(我终于考了第当一名!)

7.今年可过喽/唠的好年啦!(今年终于过了个好年)

当“喽/唠”和“啦”一起使用的时候,便遵循普通的体貌助词“了1”和“了2”的使用规律。因为“啦”的缘故,句子多有终于完成的意思,就是人做成一件事后如释重负的感觉,表示感叹。在使用这个组合时,“喽/唠”和“啦”只起着也只能起着体貌助词的作用,结构单一,用法单一,表示的意义也单一。

四.结语

在“喽/唠”和“啦”单独使用的时候,“喽/唠”意义一致,在句子中做體貌助词时,均表示完成时态,在很大程度上两个词可以互相替换。“喽/唠”作体貌助词的时候,一般属于动态助词,相当于“了 ”与“了 ”,在特殊情况下,比如用作语气助词的时候也可以将“喽/唠”理解为“了 ”。“啦”属于事态助词,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了 ”,同时可以和“喽/唠”一样,作为“了 ”,在极特殊的情况下可以当作“了 ”。

在一个句子表示可能性的时候,句末的“了 ”一般是“喽/唠”而不是“啦”。而在“喽/唠”和“啦”作为语气助词的句子里,对句子进行否定的含义也不同:“喽/唠”的否定是对还未做的事情进行警告性提醒与阻止,“啦”的否定则是对正在进行的事件进行阻止。当然二者作语气助词的时候,句子仍具有完成的意思。

“喽/唠”和“啦”,二者一般搭配使用,“喽/唠”只能与助词“啦”组合使用。二者的搭配使用所形成的结构,就是典型的普通话中的体貌结构,“喽/唠”可以看作是动态助词“了 ”,“啦”则可以看作事态助词“了 ”。同样的,组成的句子一般为完成时态,且具有表示终于完成的感叹意义。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唐娟华.山东方言动词的完成体[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4.

[4]赵学玲.章丘方言的体貌系统[J].语海新探,2002(00).

猜你喜欢
助词
韩国语助词的连续构成与复合助词的区分
高校朝鲜语专业学生助词使用偏误调查分析
日语中间投助词さ的考察
日语中“间投助词”与“终助词”在句中适用位置的对比考察
江永桃川土话的助词
浅析藏汉双语结构助词“的”的共性与个性
日韩汉语学习者助词“的”泛用偏误分析
日语格助词在句尾处的功能特点——以日本新闻标题和广告语中的句尾格助词为例
汉语助词的历史发展概况及研究价值
越南留学生汉语助词“了”的偏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