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斌��张小花 钟诚 孟贝
摘要
城市自然景区是城市中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和游憩空间,游客旅游行为对城市自然景区的游憩冲击一直是城市旅游管理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研究游客的环境责任行为是控制游憩负面冲击,增强城市自然景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在国内外文献综述和实践观察基础上,将游客社会责任意识引入游客环境冲击感知和环境责任行为的关系研究中,建立了包含生态环境冲击感知、不友善行为感知、游客冲突感知和设施管理冲击感知四个游憩冲击感知变量,自我约束行为和保护促进行为两个环境责任行为变量的“游憩冲击感知—社会责任意识—环境责任行为”理论模型,应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以长沙岳麓山国家5A级景区为案例,对城市自然景区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展开定量实证研究。研究发现:①游客游憩冲击感知对环境责任行为的直接影响作用较小,生态环境冲击感知对环境保护促进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②游客社会责任意识对环境自我约束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在游客环境冲击感知、设施管理冲击感知、游客冲突感知与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关系中起中介作用;③游客冲击感知对社会责任意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游客生态环境冲击感知和设施管理冲击感知对游客社会责任意识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游客冲突感知对游客社会责任意识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文章最后指出城市自然景区游客环境责任行为若干管理启示。
关键词游憩冲击感知;社会责任意识;环境责任行为;影响因素;岳麓山国家5A景区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7)05-0161-09DOI:10.12062/cpre.20170341
旅游环境问题伴随着旅游开发而产生,随着旅游业发展的逐步深入和壮大而日渐被人们所感知并引起重视。旅游环境问题一方面是由于规划开发不合理、管理不当等因素造成,另一方面是由游客的不负责任行为导致的[1-2]。尽管文明旅游观念日渐深入人心,但不文明旅游现象仍旧屡见不鲜,甚至“扬名海外”。游客的这些不负责任行为对景区环境,尤其是城市自然景区环境,产生了强烈冲击,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成为我国景区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规范游客旅游行为。2013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5年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行业文明旅游工作的指导意见》都对游客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制定了相应的惩罚措施,从法律制度层面强制游客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然而,法律制度的外在强制约束,并不能替代行为主体的内在主观意识作用。根据实地观察,游客不负责任行为背后常常伴随着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的普遍现象,主要表现为:①游客无意识破坏行为,对自身行为危害性的认知不强;②游客景区归责意识,缺乏主人翁精神,认为景区环境保护与自己无关,也影响不到自己的利益;③失范行为的博弈,由于遵守规则的益处不能立竿见影,不遵守规则的益处却非常明显,因此,在遵守规则和自身利益之间往往选择自身利益;④消费者就是上帝的认知,把自身利益放在凌驾一切的位置上,认为消费中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⑤从众心理使然,认为他人不遵守规则,自己也可以不遵守,即使遵守也不能改变什么。可见,游客社会责任意识对环境责任行为存在明显的影响。
从感知—情感意识—行为的心理作用机制来看,游憩冲击感知是游客社会责任意识、环境责任行为的基础。游客作为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旅游产品的消费者,其行为对旅游环境保护至关重要,而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到底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影响机理如何,游客社会责任意识又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这些都有待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尝试构建“游客游憩冲击感知—游客社会责任意识—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游憩冲击感知、游客社会责任意识对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作用,旨在从内生机制上揭示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更为深刻的影响机理,为激发游客环境责任行为、促进景区游憩冲击有效管理提供依据,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岳麓山景区位于长沙城市中心区域,是长沙城市旅游名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以其优美的风景资源、便捷的交通区位为城市居民和游客提供不可多得的自然游憩体验。自2009年免费开放以来,景区游客倍增,尤其在节假日里来景区踏青、赏花、观枫、登山、祈福的游客更是人山人海,每年国庆和春节黄金周期间岳麓山景区接待的游客数量都位于全省景区前列。游客规模增长的同时,游憩冲击问题也越发明显,如古树破坏、垃圾成堆、设施损毁、建筑涂鸦、水源污染、游道破损以及休息设施不足等。游客游憩冲击问题的出现,每年不仅花费了巨额景区维护费,而且破坏了景区生态环境,损耗了无形资源,降低了游客体验,阻碍了景区可持续发展。为此,迫切需要对景区游憩冲击问题进行研究,寻找有效管理对策。
1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游憩冲击感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感知影响因素和感知对旅游体验、满意度以及忠诚度的影响上[3-7],而游憩冲击分类是游憩冲击研究的基础。梁明珠等将游憩冲击分为生态环境冲击、游客冲突和设施管理冲击[5];罗艳菊把游憩冲击分为社会性冲击、管理性冲击和资源性冲击[6];White等把游憩冲击分为不友善行为、环境冲击和游憩冲击[7]。
关于社会责任意识的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旅游企业和旅游目的地的责任意识上,而对游客的社会责任意识研究则比较少[8-12]。张维亚等将旅游者社会责任分为经济责任、文化责任和环境责任[8];黎耀奇等认为游客社会责任主要是环境责任[9]。有研究认为公民社会责任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领域应承担与其角色相应的责任,社会责任与社会成员所扮演的角色相关[10-11]。
关于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因素上,其中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关系是研究热点[12-20]。在已有的研究中,环境责任行为有时又被称作环境行为[12]、积极的环境行为[13]、亲环境行为[14]、具有环境意义的行为[15]。西亚和亨格福德等将环境行为分为说服行动、消费行动、法律行动、政治行动和生态管理行为[16];史密斯和科斯塔将环境责任行为分为市民行动、法律行动、经济行动、教育行动、亲身力行行动、说服行为六类[17];瓦斯科和科宾将环境责任行为分为一般行为与特殊行為[18];杜诺等认为环境责任行为分为消费行为、支付意愿及环境公民[19];虞佳丽将其分为亲身力行行为和说服行为[20]。研究者对环境责任行为类型界定的不同,直接影响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研究的深度。
综上所述,尽管景区环境保护已成为游客共同的社会责任,游憩冲击和环境行为研究也成为关注热点,但将游客社会责任意识引入到游憩冲击感知与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关系的研究并不多见,这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切入点。
2概念界定与理论假设
2.1概念界定
2.1.1游客游憩冲击感知
游憩冲击(recreation impact,RI) 是游憩活动给景区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综合已有研究,本文将游憩冲击分为生态环境冲击、不友善行为、游客冲突和设施管理冲击。生态环境冲击主要是指游憩利用可能会带来动植物种群结构变化、侵蚀、污染、自然资源破坏、视觉效果改变等方面的影响[21],经常表现为土壤板结、水资源减少及污染、植被破坏、步道侵蚀等影响[5-7];不友善行为是指游客对环境的破坏行为即通常所说的不文明行为,表现为不遵守景区规章制度、随地吐痰、乱写乱画、乱扔垃圾、抄小道等[7];游客冲突指游憩使用给其他同在游憩区的他人造成的干扰,经常表现为:游客在人行道上骑行、拥挤、不受控制的宠物、排队等候时间太久等[5,7];设施管理冲击主要是游憩给景区设施管理带来的困扰,如:设施损毁,休息设施、停车位、无障碍空间不足等[5-6]。
有鉴于此,本文将游客游憩冲击感知(Tourist Recreation Impact Perception,TRIP)定义为:游客在游憩区游览过程中,对以上各种负面冲击信息的感知,并形成整体印象的过程,涵盖生态环境冲击感知、不友善行为感知、游客冲突感知和设施管理冲击感知四个维度。
2.1.2游客社会责任意识
从社会责任角度来看,游客是社会公民的组成部分,处于密集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在享受公民应有权利的同时,对社会发展进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旅游活动是社会活动的一部分,游客的行为与旅游目的地环境息息相关,与其他游客和当地居民相互影响,同时,旅游作为一项社会活动,还会对社会公众产生影响。游客在享受社会提供的旅游权利的同时,应该要对社区旅游发展负有责任。本文将游客社会责任意识 (Tourists Social Responsibility,TSR)定义为:游客对其应承担的对环境、其他游客、当地居民以及社会公众的责任的一种情感和态度。
2.1.3游客环境责任行为
根据已有研究界定,本文将游客环境责任行为(Tourist Environment Responsibility Behavior,TERB)定义为:游客基于个人责任感和价值观而主动采取的有利于旅游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若干行动。从已有环境行为分类研究看,本质上可归纳成两种行为:一种是自我约束行为,即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做损害环境的行为,如:不乱扔垃圾,遵守旅游地规章制度,绿色消费;另一种是保护促进行为,即积极主动采取措施保护环境不受他人损害,如:劝阻他人的不负责任行为,向管理部门检举破坏行为,参与政治与法律活动推动环保行为,主动清扫垃圾等。因此,本文将环境责任行为分为自我约束行为和保护促进行为两个维度。
2.2假设提出及理论构建
2.2.1游客游憩冲击感知对社会责任意识的影响
游客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学习教育和直接的感官刺激不断交互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大部分人都是通过学习教育后初步形成了这种意识,从而提高了他们对冲击的感知能力,在感知的刺激和反复的宣传教育下再次深化了这种意识。研究表明,游客游憩冲击感知程度因人而异,受到游客个人经验[7]和态度、情感、知识[6,22-23] 等因素的正向影响,而这些因素和感知同时也会影响游客社会责任意识。罗伊·巴兰坦(Roy Ballantyne)研究发现,在旅游过程中,游客如果能够感知到环境问题,对发现的环境现象进行思考,并反思自己的行为,那么这次旅游将显著地影响游客对环境的态度、情感和行为,而那些没有将精力投入其中的游客受到的影响则较小[24]。因此,可以提出如下假设:
H1a—H1d:游客环境冲击感知、不友善行为感知、游客冲突感知、设施管理冲击感知分别对其社会责任意识有显著正向影响。
2.2.2游客游憩冲击感知对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
关于游客游憩冲击感知与环境责任行为的研究并不多,罗盛锋等的研究表明游客负面环境影响感知与游客环保行为没有必然关联[25]。尽管如此,但是相关研究表明游客游憩冲击感知受游客游憩动机、环境知识、环境态度影响,愈是以体验大自然为动机的游憩者对环境冲击敏感度愈高[6],环境知识愈丰富[23]、环境态度愈积极则敏感度愈高[22],而这些因素又被证明对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23]。由此可以表明,以亲近自然为动机、环境知识丰富和环境态度积极的游客的游憩冲击感知相对较强且更倾向于采取环境责任行为。一般来说,人的行为具有滞后性,只有当感知到了问题时,才会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和预防,所以游客感知到的游憩冲击越严重则说明游客越把这些负面影响当成一个问题看待,越容易激发其潜在的环境责任行为,对环境自我约束行为或保护促进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可以提出如下假设:
H2a—H2d:游客环境冲击感知、不友善行为感知、游客冲突感知、设施管理冲击感知分别对其自我约束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H2e—H2h:游客环境冲击感知、不友善行为感知、游客冲突感知、设施管理冲击感知分别对其保护促进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2.2.3游客社会责任意识对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
游客社会责任意识集中表现了游客对环境、当地居民、其他游客以及社会公众的一种态度和情感。责任感越强的游客越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尽量不影响环境和他人,并将减少负面影响当成自己应尽的义务。所有游客都能看见乱扔垃圾、践踏植被、游客踩踏出小径等不良现象,但是只有责任感强烈的游客才会把这些不良現象当成一个问题来对待,并做出相应的行动;而责任感不强的人对这些现象可能视而不见,甚至可能跟风效仿。国内外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也表明环境态度对环境责任行为有积极影响。因此,可以提出如下假设:
H3a—H3b:游客社会责任意识分别对其自我约束行为和保护促进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2.2.4游客自我约束行为对保护促进行为的影响
自我约束行为的实现是改善环境的前提,保护促进行为则是保障。自我约束行为只涉及到自身,只需要对自己的行为稍加约束就行了,相对较容易做到;而保护促进行为是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的行为,不仅需要自身主动采取措施去保护环境,还涉及到他人,在实施过程中可能时间较长,还会遭遇到他人不配合,相对较难做到,需要更高的觉悟。自我约束行为是保护促进行为的前提和基础,一般认为自我约束行为的强化会促成保护促进行为。因此,可以提出如下假设:
H4:游客自我约束行为对其保护促进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根据上述研究假设,本文构建如下理论模型来研究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如图1所示。
3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3.1问卷设计
本研究的问卷内容包括样本基本特征和7个潜变量两大部分。7个潜变量中,构成游客游憩冲击感知的游客生态环境冲击感知、不友善行为感知、游客冲突感知、设施管理冲击感知的4个潜变量为外生变量,其余3个潜变量为内生变量。本文根据研究目标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来设计量表,其中游客环境冲击感知、不友善行为感知、游客冲突感知、设施管理冲击感知量表来自怀特(White)[7]、梁明珠[5]等量表;游客社会责任意识的现成资料并不多见,由6名旅游研究者组成的研究小组提出;自我约束行为量表和保护促进行为量表主要来自于程天明(TienMing Cheng)[23]、李秋成[26]等量表。各变量调查题项均采用李克特(Likert)的5刻度量表形式,具体的测量指标见表1。
3.2数据收集
本研究首先进行了155份问卷的预调研,以检查问卷设计的合理性。预调研后在岳麓山游客量较大的几个景点和路口进行了正式的调研,调查时间为2015年6月。為了使数据分布均匀,每周挑选一个工作日和周末日发放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16份,有效回收率83.2%,以有效问卷数据建立数据库,作为研究数据来源。为了达到调查目的,调查员在发放问卷前通过询问游客的身份和游览经历来排除非有效对象,保证调查对象的准确性。
3.3样本统计
从样本人口统计特征来看,被调查者性别相差不大,女生占51.68%,略多于男生;年龄主要以中青年为主,占84.14%,这与景区的地理位置有关,位于大学城区,是年轻人游憩休闲的主要区域;文化程度以大专或本科为主,占69.23%,整体文化程度较高;家庭收入各个层次分布相当,整体收入水平一般;一半以上的游客目前在长沙居住,大部分游客都是重游,游览频率以1个月1次和低于1个月1次为主。
4实证分析
4.1测量模型分析
为了检验理论模型,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的一般方法,
先构建测量模型对变量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
4.1.1整体拟合优度分析
运用AMOS 17.0构建测量模型,从整体拟合优度分析看,χ2 /df=1.761(<3),RMR=0.050(≈0.05),RMSEA=0.043(<0.05),GFI=0.900(≈0.9),TLI=0.928(>0.9),IFI=0.937(>0.9),CFI=0.926(>0.9),各项拟合优度指标基本都达到标准,说明测量模型具有较好的整体拟合优度。
4.1.2信度检验
量表的信度可由 Cronbachs α值和组合信度来测度,量表的总体Cronbachs α值为0.892,大于0.7。由表2可知,量表中各潜变量的Cronbachs α值为0.788-0.896之间,组合信度在0.788-0.898 之间,均大于0.7的标准,说明量表的信度较高。
4.1.3效度检验
研究变量测量题项参考前期相关文献的成熟量表,并经过专家审核,因此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构建效度由标准化因子载荷及对应的t值和平均提取方差来测度。由表1可以看出,所有观察变量的标准化因子载荷在0.560-0.870之间,对应的t值在8.710-18.969之间,满足因子载荷大于0.5,且在0.01水平下显著的标准;平均提取方差有三个大于0.5,另外4个接近0.5,略低于平均提取方差大于0.50 的标准,但标准化因子载荷和t值的值都达到了标准,说明该量表的效度可以接受。
4.2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上述分析表明,本研究测量量表的信效度可以接受,模型整体拟合度较好,能够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以检验研究假设。
4.2.1研究假设检验
使用最大似然方法对研究理论模型进行估计,研究假设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H1a、H1c、H1d、H2e、H3a和H4等6个研究假设得到有效验证,其余9个研究假设均没有得到验证。
4.2.2研究理论模型修正
为了使数据和理论模型更好地拟合,通过去掉不显著的路径连线(其中不友善行为感知变量的所有路径连线都不显著,因此该变量被删除),对理论模型进行修正处理。修正后的拟合优度指数分别为χ2 /df = 1.767(<3),RMR=0.056(≈0.05),RMSEA=0.043(<0.05),GFI =0.909(>0.9),TLI =0.935(>0.9),IFI =0.942(>0.9),
CFI =0.942(>0.9),除了RMR指标外,其他指标都变得更加符合标准,说明修正模型拟合度更高。
修正模型最终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可知,删除不显著变量后的路径连线都得到了验证,其中游客生态环境冲击感知(标准化路径系数β=0.207,P<0.05)和设施管理冲击感知(β=0.375,P<0.01)显著正向影响游客社会责任意识,而游客冲突感知显著负向影响游客社会责任意识(β=-0.376,P<0.01)。生态环境冲击感知直接显著正向影响游客的保护促进行为(β=0.206,P<0.001)。
游客生态环境冲击感知、设施管理冲击感知和游客冲突感知通过游客社会责任意识间接影响游客的自我约束行为和保护促进行为,具体影响效应见表3。其中游客冲突感知和设施管理冲击感知对自我约束行为的间接效应较强,分别达到了-0.172和0.171,而生态环境冲击感知对保护促进行为的影响最大,总效应为0.261。游客社会责任意识显著正向影响游客的自我约束行为(β=0.456,P<0.001),直接效应为0.456,并通过自我约束行为间接影响保护促进行为,间接效应为0.263。游客的自我约束行为显著正向影响其保护促进行为(β=0.577,P<0.001),影响效应为0.577。
5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5.1研究结论
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游客游憩冲感知、社会责任意识与环境责任行为的关系模型,将游客游憩冲击感知分成了生态环境冲击感知、不友善行为感知、游客冲突感知和设施管理冲击感知,将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分为自我约束行为和保护促进行为,并初步提供了各变量的测量工具。通过研究获得以下结论:
(1)游客生态环境冲击感知和设施管理冲击感知直接显著正向影响游客社会责任意识,而游客冲突感知显著负向影响游客社会责任意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游客环境冲击感知和设施管理冲击感知虽然也会给游客带来不便,降低旅游体验,但是并不直观地影响游客的利益,而游客冲突则直接影响到了游客的切身利益,人多拥挤、等候时间太久、不受控制的宠物、大声喧哗等冲突使得游客间利益互相对抗。在自身利益直接受到威胁时,大多数人为了争取自身权益往往就会选择直接的回击,并产生敌意,从而降低对他人负责的社会责任意识。
(2)游客游憩冲击感知中只有游客生态环境冲击感知直接显著正向影响保护促进行为,游客社会责任意识在游客环境冲击感知、设施管理冲击感知、游客冲突感知与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跟生态环境破坏的显著性紧密相关,加之近年来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经过媒体的宣传,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所以相对其他的设施管理、游客冲突而言更为重要,因此游客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冲击直接做出应激行为,而游客冲突和设施管理冲击的感知并不会直接影响其行为,需要一个反应过程。
(3)游客社会责任意识显著正向影响游客的自我约束行为,并通过自我约束行为影响其保护促进行为。游客的自我约束行为显著正向影响其保护促进行为。这是因为与保护促进行为相比,自我约束行为更容易做到,当游客社会责任意识增强时,他们首先就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审视和约束,而保护促进行为则可能需要更多的刺激才能实现。
(4)不友善行为的各个假设都没有得到验证。原因可能在于,游客对不友善行为的严重性和敏感性不足,并没有觉得其他游客的这些行为(如不遵守景区规章制度、随地吐痰、乱写乱画、乱扔垃圾、抄小道等)是对自己的冒犯行为。虽然不友善行为借鉴于white教授的研究量表,但在中国的情景下并未产生显著的作用,这反映了中美文化差异背景下,美国游客对其他游客的文明行为更为敏感。同时也启示我们,研究量表的借鉴需要根据国情和文化背景差异做相应的调整。
(5)总体上来说,游客游憩冲击感知主要通过社会责任意识间接影响其环境责任行为,直接影响较弱,游客不同类型的游憩冲击感知对其社会责任意识和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程度和方向不一样。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无法具体了解游客的心理变化过程,后续研究可以通过访谈法、实验法等其他研究方法来具体分析不同类型的游憩冲击感知会产生不同程度、不同方向影响的具体原因。
5.2管理启示
本研究为城市自然景区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1)强化城市自然景区生态环境冲击感知管理。城市自然景区游憩中尽管游客对生态环境冲击、游客冲突冲击、设施管理冲击等三类游憩冲击感知强烈,但只有生态环境冲击感知对责任环境行为起到直接正向影响作用。因此,在景区游客行为管理中,首先要重视并加大对游憩利用中生态环境破坏行为和现象的宣传,通过建立景区环境教育中心(Education Center)或開设环境教育参与项目(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gram),向游客全方位集中展示土壤板结、水资源减少及污染、植被破坏、步道侵袭等城市自然景区常见的游憩环境破坏行为和现象。借助高科技、趣味性手段让游客全面接触、了解并认识到生态环境破坏的易发性、经常性以及严重性,进而强化游客的生态环境冲击感知,激发其环境责任行为。
(2)注重游客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游客社会责任意识直接影响游客责任行为,对环境自我约束行为具有直接影响,这说明景区环境管理中要注重培养游客社会责任意识。虽然景区在以往的环境教育中或多或少涉及到环境责任意识,但是并未系统区分,引起重视。因此,景区管理者首先需要明确景区是游客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载体,具有培养游客社会责任意识的义务;其次,日常经营管理中要摄入社会责任意识的管理措施,通过在景区接待中心、主要道路节点增设景区社会责任公益广告牌和标识,或者举办特定活动,有针对性地对游客加以提醒,并让其知晓游客在享受游憩机会和权利的同时,对他人、社区和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环境责任。此外,通过强化生态环境冲击感知、设施管理冲击感知以及游客冲突冲击感知,潜移默化地影响游客社会责任意识也是本文研究结论给出的另一种启示。
(3)重视环境责任行为影响机制的系统性。游客社会责任意识在游憩冲击感知与责任环境行为的影响关系中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存在“游憩冲击感知—社会责任意识—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这说明环境责任行为影响机制并非只存在单一直接影响路径,而是一个因素联动传递的系统路径过程,我们在景区环境管理中需重视多因素的联动,注重环境责任行为管理的系统性。不能顾此失彼,而要同时兼顾,既要强化游客生态环境冲击感知,又要注重游客环境责任意识培养。从这两个方面构建系统的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管理干预机制,最终形成景区环境保护的内生动力机制,促进游客环境保护的长久行为。
(4)加速环境自我约束到保护促进行为的转化。对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管理,不仅要深入分析其影响机制问题,而且要明晰具体环境责任行为的层次。研究显示,游客环境责任行为主要分为自我约束行为和保护促进行为,两者紧密关联,自我约束行为是基础层次,保护促进是高级层次,自我约束性行为对保护促进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而游客只有自觉做出了环境的保护促进行为,才能真正发挥其对环境保护的最大作用,形成景区环境保护的共同参与机制,强化环境保护的效果。因此,景区要通过各种环境保护的激励措施,加速游客环境自我约束行为向保护促进行为的转化,提升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层次。
(编辑:刘照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林明水,龚芳华,袁书琪.大陆赴台游客环境意识与旅游行为特征研究[J].福建论坛, 2014(5):136-141.[LIN Mingshui,GONG Fanghua,YUAN Shuqi. Study on mainland tourists to Taiwan tourism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J].Fujian tribune,2004(5):136-141.]
[2]文首文,吴章文.生态教育对游憩冲击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9,29(2):768-775.[WEN Shouwen,WU Zhangwen. Effects of ecological educational on recreational impacts [J].Acta ecologica sinica,2009,29(2):168-775.]
[3]罗艳菊.森林游憩区游憩冲击感知与游客体验之间的关系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LUO Yanju.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reation impact perception and visitors experience in forest recreation areas [D].Changsha: Central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2006.]
[4]哈密特W E, 科尔D N. 游憩生态学[M].第二版.吴承照, 张娜,译.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273.[HAMMETT W E,COLE D N. Wildland recreation[M].2nd ed. Translated by WU Chengzhao, ZHANG Na .Beijing: Science Press,2011:273.]
[5]梁明珠,刘志宏.游客视角的湿地景区游憩冲击:维度及其影响[J].旅游学刊,2015,30(2):42-51.[LIANG Mingzhu, LIU Zhihong. Recreation impacts on a wetland scenic area from a visitor perspective: dimension and its influence[J].Tourism tribune,2015,30(2):42-51.]
[6]罗艳菊,吴楚材,邓金阳.基于游憩动机的游客游憩利用影响感知差异——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林业经济问题,2007,27(1):58-61.[LUO Yanju,WU Chucai,DENG Jinyang. Difference analysis of recreationists perception of recreation use impact based on recreation motivation:a case of Zhangjiajie National Forest Park[J].Problems of forestry economics,2007,27(1):58-61.]
[7]WHITE D D, VIRDEN R J, VAN RIPER C J. Effects of place identity, place dependence, and experienceuse history on perceptions of recreation impacts in a natural setting[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8,42:647-657.
[8]張维亚,严伟,汤澍.旅游者地方感、自我效能感、社会责任感与满意度关系研究——以遗产旅游地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31(1):112-116.[ZHANG Weiya,YAN Wei,TANG Shu.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ts sense of plac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elfefficacy and satisfaction based on empirical research of heritage destination[J].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2015,31(1):112-116.]
[9]黎耀奇,傅慧.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述评与展望[J].旅游学刊,2014,29(6):107-116.[LI Yaoqi, FU Hui. Tourism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search review and prospects[J].Tourism tribune,2014,29(6):107-116.]
[10]余翔.论和谐社会中的公民社会责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29(4):85-88.[YU Xiang. On citizens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harmonious society[J].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2007,29(4):85-88.]
[11]常青.公民社会责任价值论析[J].理论与实践,2011(5):82-84.[CHANG Qing.Value of civil society responsibility[J].Theory monthly,2011(5):82-84.]
[12]POORTINGA W, STEG L, VLEK C. Values, environmental concern, and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 study into household energy use [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2004,36(1):70-93.
[13]BANG H K, ELLINGER A E, HADJINMARCOU J, et al. Consumer concern, knowledge, belief and attitude toward renewable energy: an application of the reasoned action theory [J]. Psychology and marketing,2000,17(6):449-468.
[14]范钧,邱宏亮,吴雪飞.旅游地意象地方依恋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以浙江省旅游度假区为例[J].旅游学刊,2014,29(1):55-66.[FAN Jun, QIU Hongliang, WU Xuefei. Tourist destination image, place attachment and tourists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 a case of Zhejiang tourist resorts[J].Tourism tribune,2014,29(1):55-66.]
[15]STERN P C. Towards a coherent theory of environmentally significant behavior [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0,56(3):407-424.
[16]SIA A P, HUNGERFORD H R, TOMERA A N. Selected predictors of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n analysis [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1970,17(2):31-40.
[17]SMITHSEBASTO N J, DACOSTA A. Designing a Likerttype scale to predict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 in undergraduate [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1995,27 (1):14-21.
[18]VASKE J J, KOBRIN K C. Place attachment and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001, 32(4):16-21.
[19]DONO J, WEBB J, RICHARDSON B.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activism,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and social identity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10,30(2):178-186.
[20]虞佳麗.环境知识与环境态度、环境行为的关系研究——以A石化公司员工为研究对象[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3. [YU Jiali. The study of relationship of environment knowledge, environmental attitude and environmental behavior:for investigation of A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 staffs [D]. Shanghai: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
[21]GREEN H, HUNTER C.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assessment of tourism development[A]//JOHSON P,THOMAS B. Perspectives on tourism policy.London: Mansell,1992.
[22]罗艳菊,吴楚材,邓金阳,等.基于环境态度的游客游憩冲击感知差异分析[J].旅游学刊,2009,24(10):45-51. [LUO Yanju, WU Chucai, DENG Jinyang, et al. An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 of visitors` perception of recreational shock based on their environmental attitude [J].Tourism tribune, 2009,24(10): 45-51.]
[23]CHENG T M, WU H C. How do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and place attachment affect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 an integrated approach for sustainable island tourism [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4, 23(4):557-576.
[24]ROY B, JAN P, JOHN F. Visitors learning for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testing shortand longterm impacts of wildlife tourism experiences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J].Tourism management,2011,32:1243-1252.
[25]罗盛锋,黄燕玲,丁培毅,等.民族地区游客对旅游环境影响的感知与行为研究[J].学术论坛,2014(11):72-78.[LUO Shengfeng, HUANG Yanling, DING Peiyi, et al. Research on tourists perception and behavior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in ethnic area [J].Academic forum, 2014 (11): 72-78.]
[26]李秋成,周玲强.社会资本对旅游者环境友好行为意愿的影响[J].旅游学刊,2014, 29(9):73-82. [LI Qiucheng, ZHOU Lingqiang. The impact of social capital on tourists intention to exhibit environmentfriendly behaviors [J].Tourism tribune, 2014, 29(9): 73-82.]
作者简介:罗文斌,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与旅游发展、可持续旅游发展。Email:lwb82610@126.com。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优秀青年项目“旅游目的地开发绩效评价、影响因素及改善策略研究”(批准号:15B148);2015年國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项目“旅游目的地绩效评价理论与方法”(批准号:TYETP201539);2015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资助;湖南师范大学—国家留学基金委2015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研究”(批准号:201506725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