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霞,吴秉德,王群英,陈 丹
上海市庄行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糖代谢异常筛查分析
陈春霞,吴秉德,王群英,陈 丹
目的 通过开展糖尿病筛查项目,了解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糖代谢异常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通过筛查筛选出的1,545例糖尿病高危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检和生物样本检测。结果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糖代谢异常检出率为15.53%,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检出率分别为7.7.%和7.83%。糖代谢异常组体质指数(BMI)、腰围、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末梢血糖和静脉血糖等指标高于正常血糖组(P<0.05)。随着高危人群年龄的增加,并伴随危险因素的增多,糖代谢异常和糖尿病检出率呈升高趋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危人群出现临床症状项目的数量(OR=6.58,95% CI:4.28~10.10)、中心性肥胖(OR=1.96,95% CI:1.23~3.13)和收缩压水平(OR=1.02,95% CI:1.00~1.04)是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应继续加大糖尿病的筛查力度,对糖尿病进行三早预防。加强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宣传教育,控制社区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糖尿病;糖代谢异常;高危人群;筛查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障碍性疾病。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对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眼、肾脏、心脏等多个组织和器官造成慢性损害。糖尿病目前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对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均造成严重的疾病和经济负担。本次借助上海市第四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在奉贤区庄行社区开展高危人群糖尿病筛查,了解庄行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糖代谢异常流行状况,探讨糖尿病相关影响因素,对社区实现糖尿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社区开展糖尿病健康管理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1.1 对象
参考《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1]
中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定义,将无明确糖尿病史、并满足年龄40岁以上、有糖尿病家族史、患高血压等条件的其中任意一项作为筛查对象入选标准,随机抽取1,600人参与个人问卷调查、现场体检和个人生物样本检测。本次回收有效数据1,545例,样本回收率为96.56%。本次共筛查糖尿病高危人群共1,545例,年龄范围26~88岁,平均年龄为(57.76±10.24)岁。男性572例,平均年龄为(58.91±10.03)岁,女性973例,平均年龄为(57.08±10.31)岁。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采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编制的《上海市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登记和筛查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面对面询问调查对象,采集问卷信息。
1.2.2 体格检查
所有调查对象参与现场体格检查,体检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血压。所有体侧仪器均符合 YY 0670-2008版标准且经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并在现场筛查开始前进行统一矫正。
1.2.3 生化检测
筛查现场采集并检测调查对象的空腹末梢血糖(采用电子血糖仪,精确度0.1 mmol/L)和空腹静脉血糖(采用迪瑞公司 CS-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对空腹末梢血糖≥5.6 mmol/L和<8.0 mmol/L的筛查对象进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检测2h后静脉血糖水平。
1.3 糖代谢状态分类标准
根据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和糖尿病代谢状态分类标准,空腹血糖<6.1 mmol/L且糖负荷后2 h血糖<7.8 mmol/L为正常血糖;空腹血糖≥6.1 mmol/L且<7.0 mmol/L,糖负荷后2 h血糖<7.8 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空腹血糖<7.0 mmol/L,糖负荷后2h血糖≥7.8 mmol/L且<11.1 mmol/L为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空腹血糖≥7.0 mmol/L,或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且随机静脉血糖≥11.1 mmol/L或糖负荷后2 h血糖≥11.1 mmol/L诊断为糖尿病;IFG和IGT统称为糖调节受损或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统称为糖代谢异常。
1.4 统计分析
2.1 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糖代谢异常检出情况
本次参与筛查高危人群1,545例,检出糖代谢异常 240例(15.53%),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检出率分别为7.70%和7.83%。男性糖尿病前期(8.74%)和糖尿病(10.14%)检出率高于女性(分别为7.09%和6.47%)。糖代谢状况与性别具有关联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8.66,P<0.05)。文化程度与糖代谢状况无统计学关联(χ2=14.17,P>0.05)。见表1。
表1 庄行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血糖检验状况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糖代谢异常者的BMI、腰围、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末梢血糖和静脉血糖等指标均高于正常血糖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血糖水平人群生理指标的情况(±s)
表2 不同血糖水平人群生理指标的情况(±s)
项目正常血糖糖尿病前期糖尿病FP BMI(kg/m2) 024.2±7.70 026.3±11.0 025.7±3.30 005.410.005腰围(cm) 081.7±8.90 086.1±9.60 087.1±8.40 030.880.000年龄(岁) 057.2±10.3 060.6±8.90 060.6±7.60 011.050.000收缩压(mmHg) 132.3±10.7 138.9±17.3 142.8±16.6 021.750.000舒张压(mmHg) 082.1±10.7 085.6±9.80 086.4±8.80 013.690.000空腹末梢血糖(mmol/L)005.1±0.50 006.3±0.40 007.6±1.60 856.680.000空腹静脉血糖(mmol/L)004.8±0.50 005.8±0.60 007.5±1.80 895.020.000
2.2 不同年龄组糖代谢异常检出情况
根据筛查对象年龄分布,将高危人群分为 4个年龄组,分析每个年龄组的糖代谢异常和糖尿病检出情况。结果显示,40岁以下年龄组糖代谢异常检出率为2.90%;50岁以下年龄组糖代谢异常和糖尿病检出率分别为5.92%和2.09%;60岁以下年龄组检出率分别为 17.94%和 9.19%;60岁及以上年龄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 18.98%和9.96%)。糖代谢异常和糖尿病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升高趋势,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0.60和20.73,P<0.05)。见表3。
表3 庄行社区不同年龄组高危人群糖代谢异常和糖尿病的检出情况
2.3 出现糖尿病相关临床症状者中糖代谢异常的检出情况
1,545例筛查对象中,出现糖尿病相关临床症状者占比13.72%。有临床症状者中,糖代谢异常(61.79%)和糖尿病(41.04%)的检出率高于无症状者(分别为8.12%和2.55%),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00.73和375.44,P<0.05)。对糖代谢异常检出者中出现的相关临床症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三位的症状分别为乏力(30.42%)、多食或常有饥饿感(15.83%)和多饮多尿(14.58%)。
2.4 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
2.4.1 糖尿病高危人群中危险因素伴随状况
糖尿病高危人群中,静坐的生活方式占99.35%,超重或肥胖占51.26%,高血压占26.08%,糖尿病家族史占 7.64%,血脂异常者占4.08%,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占2.07%,有巨大儿生产史或妊娠期糖尿病的占1.94%。
2.4.2 不同危险因素数量高危人群中糖代谢异常的检出情况
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合并的危险因素数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仅合并一个危险因素者有33.01%,2个危险因素者有34.88%,3个危险因素者有38.77%,合并4个和5个以上危险因素者分别为18.77%和4.27%。随着高危人群合并糖尿病危险因素数量的增多,糖代谢异常和糖尿病检出率均呈现升高趋势,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4.52和16.76,P<0.05)。见表4。
表4 庄行社区不同危险因素高危人群糖代谢异常和糖尿病的检出情况
2.4.3 糖尿病患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有糖尿病为因变量,纳入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水平、合并危险因素数量、日常静坐时间、临床症状数量、中心性肥胖、BMI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危人群出现临床症状项目的数量(OR=6.58,95%CI: 4.28~ 10.10)、中心性肥胖(OR=1.96,95%CI: 1.23~3.13)和收缩压水平升高(OR=1.02,95%CI: 1.00~1.04)是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见表4。
表5 糖尿病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糖尿病是目前社区慢性病管理部门重点关注的疾病之一,而早期糖尿病患者往往因为临床症状隐匿而被忽视。社区疾病管理部门及时开展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对于实现糖尿病三早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在上海市奉贤区庄行社区 1,545例高危人群中开展糖尿病筛查,结果显示,糖代谢异常检出率为 15.53%,其中,糖尿病的检出率为7.83%,高于宁波市[2](6.97%)报道的高危人群糖尿病检出率低于浙江省海宁市某镇[3](15.90%)、上海市松江区某社区[4](18.79)、奉贤区金汇镇[5](17.9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6](17.65%)等地区报道水平,与重庆市石柱土家[7](7.80%)水平相当,而糖尿病前期的检出率(7.70%)均低于以上地区的报道水平。分析原因,上海市是国内率先开展慢性病管理的地区之一,庄行社区作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上海市优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于开展社区慢性病管理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本次筛查的高危人群均来自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而社区结合常规体检、60岁以上老年人定期体检项目和门诊工作,会定期将健康档案中新发现的糖尿病患者纳入到糖尿病管理人群中,使高危人群的信息处于定期更新的状态,降低了高危人群筛查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的检出率。
分析年龄和筛查对象伴随危险因素数量对糖代谢异常检出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高危人群年龄的增加,并伴随危险因素数量的增加,糖代谢异常和糖尿病检出率均呈升高趋势,这与宁波市[2]、上海市长风社区[8]和苏州市[9]报道的结果一致。社区在进行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时,可重点关注高年龄段且合并多个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结合居民健康档案,加大对该人群筛查工作的力度。
本次筛查结果显示,糖尿病高危人群中出现的临床症状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乏力(30.42%)、多食或常有饥饿感(15.83%)和多饮多尿(14.58%)。而未出现糖尿病临床症状者中仍有8.12%和2.55%检出糖代谢异常和糖尿病。因此,社区在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时,除了督促已经出现临床症状的患者及时就医外,还应重点关注无症状的糖尿病隐匿人群,督促社区居民形成定期健康体检的保健习惯,实现糖尿病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通过分析影响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患者出现临床症状的数量、中心性肥胖和收缩压升高是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与长沙市某区[10]、上海市闸北区[11]报道的部分结果一致。社区在进行糖尿病筛查时,应重点关注该类危险因素。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M].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4: 20.
[2] 应焱燕, 许国章, 林鸿波, 等. 2013年宁波市部分农村中老年人糖尿病筛查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4, 35(9):1081-1082.
[3] 姚雪江, 邬国峰, 许云峰, 等. 海宁市许村镇2014年40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筛查结果分析[J]. 中国乡村医药, 2015, 22(11):71-72.
[4] 宋丽娟, 王伟. 社区 45岁及以上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11):1302-1304.
[5] 戴辉, 陆燕, 廉沛, 等. 上海奉贤区金汇镇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分析[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6, 27(3):91-93.
[6] 杨丽娟, 邱增恒. 社区45岁及以上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研究[J]. 中国处方药, 2014, 12(8):90.
[7] 吴斌, 向大兰, 付小军, 等. 石柱土家族地区糖尿病筛查结果分析[J]. 当代医药, 2014, 20(17), 162-163.
[8] 江孙芳, 高鑫, 盛建华, 等. 上海市长风社区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糖代谢异常和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7, 6(8):466-469.
[9] 李芬, 马艳, 张剑飞. 苏州市相城区某镇 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筛查分析[J].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4, 8(7):443-444,417.
[10] 雷先阳. 农村社区 2型糖尿病筛查及初步干预研究[D]. 长沙: 中南大学, 2013.
[11] 李妍婷. 闸北区45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流行特征、危险因素及干预策略研究[D]. 上海: 复旦大学, 2013.
A
nalysis of Screening for 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 on High Risk Population of Diabetes at Zhuanghang Community, Shanghai
Chen Chunxia, Wu Bingde, Wang Qunying, Chen Dan. Zhuanghang Community Health Care Center, Shanghai, 201400, China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 and diabetes on high risk population at Zhuanghang Community by carrying out diabetes screening program.MethodsA total of 1514 cases were as diabetes high-risk population by the screening were conducted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biological samples detection.ResultsThe detection rate of 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 in high risk population of diabetes was 15.53%, the detection rates of prediabetes and diabetes were 7.7.% and 7.83% respectively. BMI, waist circumference, age, systolic pressure, diastolic pressure, fasting peripheral blood glucose, and fasting blood glucose in the group of 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group with normal blood glucose (P<0.05). With the increasing of age and the number of risk factors, the prevalence of 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 and diabetes mellitus increased (P<0.05).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clinical symptoms (OR=6.58, 95% CI:4.28~10.10), central obesity (OR=1.96, 95% CI:1.23~3.13),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OR=1.02, 95% CI:1.00~1.04)were the risk factors for diabetes.ConclusionThe diabetes screen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realize the early detec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 The health education among people on high-risk of diabet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for controlling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diabetes at community.
Diabetes; 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 High risk population; Screening
10.16117/j.cnki.31-1974/r.201702024
上海市奉贤区庄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1499。
陈春霞(1973—),女,上海人,本科,主管医师,主要从事社区公共卫生工作,1308780821@qq.com。
2017-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