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奕雯
文章编号:2095-6835(2017)10-0089-02
摘 要:1956年人工智能学科正式被提出,目前,已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成为21世纪一门重要的前沿科学。就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对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合理预测,仅为相关研究人员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科技革命;计算机科学;逻辑学
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10.089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及产业革命重要的着力点,人工智能的發展对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有着重要的意义。虽然人工智能已经发展了60多年,涉及到许多领域之中,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1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
人工智能,顾名思义即人造的智能,是认知学科、逻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交叉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科学技术,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目标就是使机器能够表现出类似人类的智慧,具有智能行为。20世纪中期,以英国数学家图灵为首的一大批科学家提出了一系列与人工智能有关的理论,研发了许多相关的实验工具,它们为人工智能的诞生提供了基础;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召开,标志着人工智能学科正式被提出,半个世纪以来,人工智能学科发展得十分曲折。其中,经历了许多的艰难坎坷;20世纪末期,受到算法、硬件基础等因素的限制,人工智能技术一度陷入了低迷期;进入21世纪之后,云计算、大数据等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人脑芯片、深度学习算法、大数据、大规模并行计算的产生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主要产生了行为主义、联结主义以及符号主义三种学派。
2 人工智能当前的发展现状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大量的人工智能公司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国际的大型IT企业在不断收购新建立的公司,网络行业内的顶尖人才试图抢占行业制高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过程中催生了许多新兴行业的出现,比如智能机器人、手势控制、自然语言处理、虚拟私人助理等。2016年,国际著名的咨询公司对全球超过900家人工智能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1世纪,人工智能行业已经成为各国重要的创业及投资点,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总融资金额超过48亿美元。
在人工智能研究的过程中,机器学习是行业研究的核心,也是人工智能目标实现的最根本途径,是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瓶颈。有关于机器学习问题的研究是行业研究的重点,无论是融资金额,还是公司的数量都明显超过其他研究内容。
近年来,发达国家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更加重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及技术,比如,美国政府2013年在先进制造业中投入的国家预算达到22亿美元,其中,国家机器人计划是重要的投入方向之一;2016年,日本政府开始执行“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其中,将“超智能社会”的研究作为重点,2016-03,韩国政府明确提出未来5年将投入1万亿韩币在智能信息产业领域开发、产业生态培育等方面。
与欧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关于人工智能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但发展比较迅速——2016年,国家科技部、发改委及其他有关部门明确提出《“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就人工智能的发展问题提供了众多支持。目前,虽然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但行业在中文信息处理、语音识别、文字识别、生物特征识别等技术领域都拥有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在智能识别、核心算法等方面已经能够与欧洲发达国家相媲美。
3 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它在未来的发展问题是该学科有关研究人员讨论的重点,从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说,未来人工智能可能会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3.1 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人工智能本质上是模拟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虽然未来的机器人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但总体而言,并不能完全与人类的思维保持一致,人工智能主要还是为人类服务为主,比如,协助警察监督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帮助人类处理各种生活杂务,将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人类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以免过分依赖于人工智能。比如,智能家居、智能厨房(美的)将厨房的各种电器连接在一起,通过1块屏幕即可操作各种家电,比如控制抽烟机的风度、灶台的火力等,人们不需要手动控制,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驾驶不再是人们的必备技能。各种智能家居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当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但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当智能产品完全代替手工操作,大量的手工作业不再需要人类,必然会导致许多群体失业问题发生,这将是相关研究人员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3.2 与人类平等
一旦人工智能具有人类的基本特征,它们拥有自己的感情,人类就不能将其作为自己的所属物,肆意地要求人工智能为自己提供各种服务,否则,必然会掀起一场关于人权的争论。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可能会与人工智能处于平等地位,从物种进化理论而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也就意味着人类中学习能力较弱、对环境适应性较差的在未来的演化过程中会被大自然淘汰。与人类相比,人工智能的学习能力非常强,人类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许多消极心理,比如懒惰、依赖性强,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比较容易被人工智能淘汰,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才能够维持与人工智能的平等地位。
3.3 毁灭人类
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风险,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无法预测的质变,导致人工智能拥有与人类完全一致的思维方式,超过人类的智慧,易出现违反人类道德但与逻辑相符的情况。这必然会对人类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危机。现阶段,许多科幻电影中都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剧情,面对高智慧型的人工智能,人类完全处于下风,最终可能会导致人类灭绝。比如,电影《终结者》《机械公敌》中智能机器人试图取代人类;VR(虚拟现实)游戏系统赋予游戏的主机AI系统,过于智能化的系统,可能将人类困在VR世界中无法返回现实(日本动漫《刀剑神域》)。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可能,即人类依赖于人工智能的便利,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最终导致许多基本的生产能力丧失,导致人类毁灭。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属于全世界科研发展的前沿技术,发展过程中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精密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密切相关,对各行业、各领域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要认真、深刻地研究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倪晨旭.浅谈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3(07).
[2]吴勇毅,陈渊源.人工智能产业升级新引擎[J].上海信化,2016(10).
[3]孙怡宁.浅谈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发展趋势[J].电子测试,2016,23(24).
[4]周佳盛,赵发海,邵新云.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及未来趋势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06).
〔编辑:张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