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丹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三个推进”的要求,其中包括要扎实推进干部作风的转变,以期通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通过转变作风,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作风是顺利开展党的工作、完成党的事业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质量和执政水平的提升,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一环。反腐倡廉,既要治标,更要治本。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构建常态化监督机制既是反腐倡廉的关键,也是规范党员领导干部行为、持续推进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保障。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着眼于新的形势任务,围绕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把抓作风作为“先手棋”,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重要内容,必须把握实践的要求,深入研究和构建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监督机制,在推进干部作风转变的同时,推动党内监督制度化、常态化,进而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构建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监督机制的基本策略
推进干部作风建设离不开监督的规范和制约,如果没有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作风建设常态化便难以构建和实现,只有充分认识和发挥监督的作用,并在外部监督的作用下增强自律的能力,才能构建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监督机制。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那样:“加强对干部的监督,是对干部的爱护。放弃了这方面的责任,就是对党和人民、对干部的极大不负责任。”我们的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党员领导干部踏实肯干、兢兢业业,在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勤奋工作、清廉做人的正面形象,但也有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理想信念动摇、廉洁自律放松要求、服务意识淡漠、作风漂浮不实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维护良好的政治生态关系到每名党员干部的自身发展,广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这个“关键少数”是标杆和示范,他们的理想信念、工作态度、执政水平和执政意识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构建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监督机制,就是为了解决这些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我们要营造和构建干部作风制度化建设体系,应确保常态化发展趋势,而不是实现短期的目标,要时刻保障监督作用的发挥,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增强监督意识,完善监督机制。不断深化和完善监督机制是提升监督能力和监督实效的基本方法,也是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的重要保障。增强党员干部的监督意识、保障其监督职责的履行,也是对党员权利和义务的切实维护。推进干部作风转变,必须增强党员主动接受监督、主动发挥监督作用的意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在实践中面临的监督问题。只有充分学习和掌握党内监督的内容和方法,才能提升党内监督的实效性,进而实现和维护干部作风建设的常态化机制。
保持作风建设监督渠道的畅通。在实践中对监督作用的评判,并不是简单地以参与监督的部门及人员数量为参照,而是要以监督的实效性来衡量,从而保障监督渠道的畅通。就现有的监督内容和模式而言,不仅包括党内监督,还包括社会监督、民众监督、网络监督、专职监督部门等多渠道的监督体系。如果监督渠道不畅,就会导致监督无法取得成效。要充分运用互联网等多媒体手段,确保监督者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真实反映违规违纪问题,尤其对重大问题真正做到监督在前,防患于未然,有效地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监督机制的构建。
注重监督科学化水平的提升。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党的现代化建设水平,客观上同样需要提升监督的科学化水平。党员领导干部和党的各级组织要充分运用监督这个有效的武器,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在自觉接受相应监督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监督机制是长期、复杂的形成过程,要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只有注重监督科学化水平的提升,才能不断增强监督的发展和创新,为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提供动力和保障。
营造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监督机制的新格局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落实党内监督要建立在党内民主的基础之上,只有充分保障民主,“贯彻民主集中制,依规依纪进行,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才能营造和构建适合时代发展的党内监督与其他监督相互融合、多元主體的新格局。
坚持清晰明确的主体责任,促进主体监督作用和力度的充分发挥,营造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监督体系和监督模式。相关责任主体和责任人,比如党委(党组)书记,应在自身的职责范围内合理地运用和履行监督权,这是把握干部作风建设、推进干部作风转变的基本要素,也是带动和构建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监督机制新的时代格局的关键所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切实履行监督的主体责任。只有从主体责任上重视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营造和构建纵横交错的监督网络,对推进干部作风建设起到督促的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推进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的全方位、全覆盖监督新格局建设。
在党内监督与其他监督融合互动的基础之上,严格把握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事业兴衰,唯在用人;用人之要,重在导向。”“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我们要推进干部作风转变,选人用人是关键环节。用人如果出现不正之风并且未能加以遏制,必然会导致腐败现象的产生,进而危害原本良好的政治生态。只有用人环境风清气正,才能促进政治生态“山清水秀”,才能保障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监督机制的顺利运行。
充分运用“互联网+”的模式和手段,推动作风建设和党内监督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当前网络媒体的普及运用,不仅对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产生深刻影响,对于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同样有着重大的影响和作用。在这样的客观背景下,借助网络多媒体技术构建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的监督机制,营造适应时代发展的监督新格局,不仅对于监督机制自身有着较强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也是党员领导干部接受监督的新渠道、进行监督的新方式,有利于党员的自我净化,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干部作风转变。
(作者单位:辽宁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