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2017-06-07 10:30:23徐维尧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丁苯达拉进展

徐维尧

河南巩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巩义 451200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徐维尧

河南巩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巩义 451200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01—2016-10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D组单纯采用丁苯酞进行治疗,D+Y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用药不良反应;给药前后患者NIHSS评分、改良BI指数、肢体功能FMA评分、生存质量SF-36评分的差异;给药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差异。结果 D+Y组治疗总有效率较D组更高(P<0.05);2组用药不良反应均较轻微(P>0.05);给药前2组NIHSS评分、改良BI指数、肢体功能FMA评分、生存质量SF-36评分相似(P>0.05);给药后D+Y组相较于D组NIHSS评分、改良BI指数、肢体功能FMA评分、生存质量SF-36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给药前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相似(P>0.05);给药后D+Y组相较于D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提高其肢体活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行为,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依达拉奉;丁苯酞;进展性脑梗死;临床效果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其各种原因导致脑部血液供应出现障碍,引发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并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综合征。进展性脑梗死是脑梗死发生后神经功能损伤经治疗后仍出现阶梯式和渐进性加重,并在一定时间内出现恶化的情况,其一般在发病后6 h~1周时间内进展。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跟脑灌注压降低、侧支循环不良、脑水肿、再灌注损伤等密切相关,可导致神经功能缺损持续加重,致残率和致死率高[1-2]。本研究对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4-01—2016-10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90例为对象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均符合进展性脑梗死诊断标准,均在确诊后24 h内发病,发病后立即给予氯吡格雷75 mg/d治疗,并常规给予脑卒中二级预防基础治疗,规范治疗3 d内脑梗死症状仍持续加重。除外合并严重心肺功能衰竭、颅内出血、急性心肌梗死、接受抗凝、降纤、溶栓治疗、合并恶性肿瘤和严重消化道出血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均可配合治疗。

D+Y组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51~78(66.34±5.13)岁。前循环梗死28例,后循环梗死17例。D组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52~78(66.18±5.56)岁。前循环梗死29例,后循环梗死16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常规给予脑细胞保护剂、改善脑代谢神经营养剂、抗血小板凝集等药物治疗,并对血压、血脂和血糖进行调控,常规接受康复锻炼,预防并发症发生等。在此基础上,D组单纯采用丁苯酞进行治疗,口服0.2 g,3次/d,治疗14 d。D+Y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其中,丁苯酞用法同D组。依达拉奉早晚静滴30 mg+100 mL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用药过程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给药前和给药后患者NIHSS评分[3]、改良BI指数[4]、肢体功能FMA评分[5]、生存质量SF-36评分[6]的差异。给药前和给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差异。

基本痊愈:经治疗,患者NIHSS评分降低幅度在91%以上;显效:经治疗,患者NIHSS评分降低幅度在46%以上;有效:经治疗,患者NIHSS评分降低幅度在18%以上;无效:经治疗,患者NIHSS评分降低幅度不足18%或增加。治疗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7]。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D+Y组较D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见表1。

2.2 2组给药前后相关评分比较 给药前2组NIHSS评分、改良BI指数、肢体功能FMA评分、生存质量SF-36评分相似(P>0.05);给药后D+Y组相较于D组NIHSS评分、改良BI指数、肢体功能FMA评分、生存质量SF-36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见表2。

表1 2组疗效比较 [n(%)]

表2 2组给药前后相关评分比较 (±s,分)

注:与给药前相比较,#P<0.05;与D组给药后相比较,*P<0.05

2.3 2组给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给药前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相似(P>0.05);给药后D+Y组相较于D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见表3。

表3 2组给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

注:与给药前相比较,#P<0.05;与D组给药后相比较,*P<0.05

2.4 2组不良反应比较 2组用药过程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均比较轻微(P>0.05)。见表4。

表4 2组不良反应比较 (n)

3 讨论

进展性脑梗死具有复杂发病机制,脑灌注、血栓扩展、侧支循环建立能力降低、形成脑水肿等均可引发进展性脑梗死[8-9]。在治疗上,丁苯酞属于脑血管疾病治疗新型药物,其可促进缺血关注的增加,有效保护线粒体,减少脑细胞死亡。动物实验显示,丁苯酞可有效改善急性期大鼠神经功能障碍,促进梗死病灶面积的缩小,有效减少血栓面积,促进缺血脑能量代谢的改善[10-11]。依达拉奉属于氧自由基清除剂,可抑制次黄嘌呤氧化酶和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刺激前列环素生成,降低白三烯炎性介质水平,促进氧自由基的减少,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减轻氧化性损伤和脑水肿症状,缩小缺血面积,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另外,依达拉奉还具有良好膜通透性,静脉给药可快速清除脑内毒性羟基基团,延迟神经死亡,缓解神经功能障碍,两种药物联合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12-14]。

总之,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提高其肢体活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行为,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1] Tomizawa Y,Tanaka R,Sekiguchi K,et al.Cerebral infarction in a case of Parry-Romberg syndrome[J].Journal of strok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The official journal of National Stroke Association,2014, 23(2):393-394.

[2] 驰欣杰,谢春香,王金成,等.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36):21;23.

[3] 韩培显,路长安,胡守喜,等.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1):59-61.

[4] Matsumoto H,Kohno K.Posttrau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 due to progressive occlusion of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after minor head injury in childhood:a case report[J].Child′s nervous system:ChNS: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ediatric Neurosurgery,2011, 27(7):1 169-1 175.

[5] 张和振,靳玮,王天俊,等.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后循环梗死疗效分析[J].临床荟萃,2014, 29(1):90-91.

[6] Lee JY,Kim SK,Cheon JE,et al.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involvement in moyamoya disease:Initial infarction and angle between PCA and basilar artery[J].Child′s nervous system:ChNS: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ediatric Neurosurgery,2013,29(12): 2 263-2 269.

[7] 冯兴丽.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9):260-261.

[8] 韩冰,薛冰,纪红玉,等.丁苯酞软胶囊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40例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6):3 280.

[9] 陈勋,刘特炯,张丹霓,等.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 2(31):200.

[10] Cancio,Maria I,Helton,et al.Silent cerebral infarcts in very young children with sickle cell anaemia are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risk of stroke[J].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2015,171(1):120-129.

[11] 任彩霞,余凡,余永平,等.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7):909-910.

[12] 杨柳.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评价[J].时珍国医国药,2011, 22(7):1 709-1 710.

[13] 唐国文,曾盛,林世泳,等.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42例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1,17(12):1 640-1 642.

[14] 席天阳.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CRP的动态影响[J].山东医药,2012,52(32):65-66.

(收稿2016-11-20)

R743.33

B

1673-5110(2017)09-0108-03

猜你喜欢
丁苯达拉进展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一种过氧化物交联天然-丁苯绝缘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橡胶工业(2015年3期)2015-07-29 08:24:04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中国药业(2014年21期)2014-05-26 08:56:25
寄生胎的诊治进展
沉潜迷醉达拉湾
海洋世界(2014年2期)2014-02-27 15:25:19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进展
河南科技(2014年22期)2014-02-27 14: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