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付国 杰严军 朱国华
(广东省化州市人民医院 化州 525100)
不同直径股骨头假体行半髋关节置换术近期疗效分析
刘付国 杰严军 朱国华
(广东省化州市人民医院 化州 525100)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直径股骨头假体行半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86例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大直径股骨头假体置换40例(股骨头假体直径和患者股骨头等大或大1~2 mm),行小直径股骨头假体置换46例(股骨头假体直径比患者股骨头小1~2 mm),分别设为大、小直径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3个月、6个月大直径组Harris评分明显升高,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直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小直径组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大直径股骨头假体行半髋关节置换术较小直径股骨头假体近期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半髋关节置换;不同直径股骨头假体;近期疗效
老年股骨颈骨折是骨科临床常见、多发病,患者通过内固定术治疗效果往往不佳,易发生股骨头坏死[1~3]。半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该疾病较为有效、安全的方法,但对于股骨颈假体直径大小是否影响半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效果尚无统一意见。本文观察应用不同直径股骨头假体行半髋置换术后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86例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观察对象。大直径组40例43髋,男22例,女18例,年龄35~63岁,平均年龄(52.5±4.7)岁,随访时间1~8个月,平均(6.3±1.8)个月;小直径组46例51髋,男26例,女20例,年龄34~64岁,平均年龄(52.4±4.6)岁,随访时间1~9个月,平均(6.3±1.7)个月。两组在年龄、性别、随访时间等方面大体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老年股骨头骨折的诊断标准[4],均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无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3)无凝血功能障碍者;(4)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障碍者;(2)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3)未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者;(4)无病理性股骨颈骨折者。
1.4 治疗方法小直径组采用小直径股骨头假体,大直径组采用大直径股骨头假体。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手术,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并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充分暴露髋部,小粗隆上截断股骨颈,常规扩髓腔、试假体,常规植入、复位、放置引流管并缝合切口。
1.5 观察指标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临床疗效采用Harris评分[5],并发症包括术后疼痛、深静脉血栓、假体松动。
1.6 统计学分析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Harris评分治疗后3个月、6个月大直径组Harris评分明显升高,高于同期小直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Harris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Harris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同期小直径组比较,*P<0.05。
2.2 并发症大直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低于小直径组30.4%,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比较[例(%)]
股骨颈骨折是威胁老年人群健康与安全的常见骨科疾病之一,由于解剖结构及老年骨质疏松的特点,轻微直接或间接暴力即可引起股骨颈骨折,加之骨折时破坏股骨颈血管环,引起供血中断,极易导致骨折不愈合。临床研究报道提示[6],股骨颈骨折术后不愈合发生率高达20%,常规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效果不理想,易出现股骨头坏死,其他并发症也较多。有研究[7~8]显示,全髋关节置换或半髋关节置换术较常规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效果好,而半髋关节置换术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操作简便、手术耗时短、创伤小等优点,尤其适合无法耐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应用不同直径股骨头假体行半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近期疗效,其结果显示: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大直径组患者Harris评分明显升高,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直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低于小直径组30.4%,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大直径股骨头假体较小直径假体行半髋关节置换术近期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并发症较少。股骨头球头直径小于32 mm者为小直径,而大直径球头稳定性、活动度较佳,假体拖尾发生率也较少。临床研究提示当股骨头球头直径由32 mm增加至40 mm,对45°外倾角假体,只有移位超过5 mm时才会引起脱位。笔者在随访过程中发现大直径球头关节活动度也优于小直径球头者,对活动度要求较大者尤为适合,同时随访中发现大直径球头无假体脱位,对于老年人群髋关节软组织松弛者也是理想的选择。综上所述,大直径股骨头假体较小直径假体行半髋关节置换术近期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1]李建刚,李超英.老年股骨颈骨折半髋置换选择骨水泥型和生物型假体的临床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14):1258-1263
[2]余霄.大直径股骨头髋关节假体的相关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0,21 (19):2978-2982
[3]魏志辉,赵波,何超,等.骨水泥与非骨水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Meta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2(14):1287-1294
[4]罗大辉.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6,13(6):54-56
[5]孙维国,李皓桓,彭飞,等.采用Wagner假体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疗效观察[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5(4):613-616
[6]樊宇平.初次全髋关节置换中两种直径股骨头活动度的对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22):3487-3490
[7]蒋政山,张勇,刘亮,等.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8):53
[8]何澄,郭慧.不同直径股骨头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对比[J].中国老年学,2012,32(11):2292-2293
R687.4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2.042
2017-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