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传统人治方式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局限性

2017-06-06 13:00成欢
法制博览 2017年5期
关键词:社会制度人治社会治理

摘 要:中国古代号称三大盛世,汉武盛世,开元盛世,康乾盛世。这三大盛世给了中国人传颂千古的骄傲,也留下历史的遗憾。汉武帝、唐玄宗、乾隆都是盛世君王。在他们的统治之下,他们把盛世推向了顶峰,也是他们把盛世带向了衰世。通过对君主统治得失,我们应该去深思社会发展,制定符合时代发展的制度,规范各级官员和最高权力的监督行驶,使我们永久关注的社会话题与政治话题。

关键词:人治;社会治理;社会制度

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7)14-0022-03

作者简介:成欢(1992-),男,汉族,贵州桐梓人,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法学。

CHENG Huan

The College of Humanities &Sciences of Guizhou Minzu University,Guiyang 551400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supervisory system,analysis of gain and loss of the social supervision system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urrent reform and improve the supervisory system and the reference.As accessory of imperial power,traditional supervisory system can not effectively play its supervisory role,this is for today's society supervision system reform to provide the precious material of disproof.Through the analysis to understand traditional supervisory system is not enough to guide us today the rule of law socie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eform of existing supervision system on the issue of little detours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Rule of man;Social governance;Social institution

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正进入社会转型期,对社会治理方式也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条件下,如何改变传统社会的治理模式认识和社会治理方式,强化法治意识和法治措施,减少人治习惯的干扰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一、封建社会三大盛世人治社会状况概述

人治是相当于法治来说的,是指在社会治理过程中依靠的主要不是法律,而是个人权威和个人崇拜来实现社会统治。我国传统社会人治的内涵可以表述为“文武之政、布在方策。为政在人、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①

(一)汉武盛世的人治状况

汉武帝刘彻把中央集权的人治社会初步推向了顶峰。他继位之初,利益文景之治四十年的积累,逐步实现了其统治目标。他统治的整个时期可以概括为内强皇权,外服四夷,信仰神怪,晚年改制。②他继位后在统治机构内设立侍中对皇帝负责,架空相权。通过内朝对朝廷发号施令以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立国之本,设立太学广招天下人人才。军事上北伐匈奴,对内平定淮南王,衡山王叛乱,削减地方诸侯权。经济上实行铁盐酒官营制度。通过几十年的内外兼修,从而成就了汉武盛世。

但是到了其统治的晚年时期,因个人统治的权力不被有效监督和自我不能实现有效约束,个人理性和认识上的缺陷,导致他偏信方士,痴迷炼金术以求长生不老。当社会安定富足之后任然穷兵黩武,继续外用兵;同时他还大兴土木,穷奢极欲,最终导致社会财富积累被挥霍一空。一切已建立起来的有效社会制度最终又被他本人给推翻,积累的社会财富也同样不复存在。

(二)开元盛世的人治状况

唐玄宗李隆基以创建开元盛世而闻名于世。他在平定韦后之乱后接受父亲禅让而继位。在位初期他奉行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提倡文教,重用贤能,改革吏治,使得朝政趋于稳定。在经济为了增强国力,采取措施打击豪门士族的利益保守和财富浪费,减轻劳动人民的负担,大力发展农业。他还对军事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边境地区发展屯田制。

这些统治成果归结于一点,就是与他在统治早期的识人用人密切关联,体现了人治社会的用人本质,但是他与汉武帝一样没有逃脱晚年的困境。晚年他偏信李林甫,宠信武惠妃,溺爱杨贵妃导致朝纲混乱,使得胡人安禄山得以手握重兵导致发生安史之乱。虽然最终安史之乱得以平定,但是开元盛世所积累的社会财富早已不复存在,一系列明智的用人制度也早已被废止,这体现了人治社会人亡政息的宿命。

(三)乾隆盛世的人治状况

乾隆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继位推行仁政,重用贤能,军事上平定准格尔叛乱,扩大疆土。但是,同样在其执政晚年,偏信奸臣,导致吏治腐败。

(四)三大封建盛世人治状况的共同之处

首先,这三个时期的皇帝执政时间都较长,长期的一人之治执政时间冲淡了君主的锐意改革和进取之心。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容易导致皇帝本人对国家政务的懈怠,而且身体的衰老,皇帝个人对国家的勤政力度,政务掌控显然越来越力不从心,这是自然规律,并非皇帝自身所能控制的。因此,一人终身制显然违背了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

其次,这三个时期都取得了社会治理的辉煌成就,但是他们都是在上一代或两三代统治者打下了坚实社会基础条件下的情况下取得的成就。当然,这些辉煌成就与这三个时期的统治者個人是分不开的。这恰恰说明了他们是在承上启下的状况下通过发挥个人的人格魅力和统治才能,充分尊重和保全了继位之前的已有制度和一系列良好社会治理措施的状况下才取得了这些成就的。

最后,这三个时期的辉煌成就在其统治的晚期都急剧衰落了。衰落的原因都有对其早期执政选人用人的态度和标准有了巨大的变化。皇帝在其年老后开始远离国家朝政,开始享受其成。统治者个人难以兼听各种不同意见,授受不了臣属和手下的正确意见,好大喜功,甚至皇帝明显不切实际的主张和做法也得不到纠正。而统治集团内部结党营私,权贵们相互勾结或相互顷扎,政治环境每况愈下。在这样的社会治理环境下,社会也由盛而衰。

二、汉武、开元和乾隆盛世社会人治的根本局限问题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统治者一种制度。从这些历史时期的兴衰我们可以看出,人治社会如遇明君明事理时期则朝兴国兴,若明君年老体衰,意志消退不能自我理性控制则会导致朝废国亡的境地。这种局限由于没有法律拖底,对君主就没有有效的制约机制。③因此,一种良好的社会制度不能被有效延续,各种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是人治社会的根本缺陷。

(一)权利没有保障性

皇帝终身制活着干,死了算,注定了盛世不可长久。原因是皇帝难以殚精竭虑到死的勤政作风。所以随着执政越长,皇帝年老体衰,自我理性认识和控制不足,则用人机制就会混乱,治理方式也就混乱。通过帝制的局限性可以看到,国家的发展与人民的福利维系在一个人的手上是危险的,没有保障。但是,即便到了民主社会,也同样让人迷恋人治方法。国家主席刘少奇曾说过:我们到底是搞法治还是人治,现在看来主要依靠人,法律只能作为办事的参考。④然而,人治社会状况下,没有民主,没有人权,社会长期在被压制状况下发展,注定这样的社会没有创新源泉,经济发展没有可靠保障,社会秩序没有长治久安的条件。

(二)权力没有有效制约性

皇帝权力至高无上,无人可以监督,无人敢监督。人治社会即使具有一系列监察制度。但是这种制度是君主控制百官的工具,只监督官员,无法监督皇帝。而且其成效如何,全凭皇帝的意志。因此,这种制度反而导致了官员在执行国家社会治理的措施过程中多方揣摩皇帝的心意,导致阿谀奉承,尔虞我诈的现象层出不穷。

官场如战场。这些本是同事的官员却天天提防别人运用各种手段打压自己,或者积极运用各种手段来实现自己的高官厚禄。在他们的眼里,百姓的生活对他们无足轻重,即使他们关心百姓生活,以大多是以此为成就以向皇帝邀功行赏,以到达自身的升迁。因此,一种只向一人负责而无需对万人百姓负责的社会治理制度是其运行权力是很难有效进行约束的。

(三)制度没有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一种良好的社会制度如果不稳定,由于统治者的意志因素而朝令夕改,各种政令施行交替频繁,则人们就无法去预测今天做的事明天还被认不认可,今天计划好的事明天还能不能做。所以,这样的社会治理方式不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同时,制度政策不能长久性地保持,不但会损害绝大部分人的利益,还会导致少部分人巧取豪夺,或者结网营私形成利益集团,阻碍有效的社会治理方式和措施,从而阻碍社会发展。可见制度不可因人因事而变,如果为了短期的利益而对制度的长期破坏无异于杀鸡取卵,好的制度必须要得到长久性的贯彻,才能以制度稳定促进社会发展。

三、人治社会局限性对法治社会建设的启示

通过对传统人治社会的分析和认识,其具有的人治局限性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快速有效发展,这种社会治理方式守成易,创新难。当前社会是一个社会急速发展的社会,落后就要挨打。因此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是当前社会制度建设的迫切要求。

(一)建立健全民主法治的政治制度

在法律制度上健全的民主社会,国家统治者是通过依法选举产生的,其执政的资格依据选举法来执行,不但有年龄限制还有执政的时间限制。这就避免了统治者基于身体的衰老而导致的精力不足问题。而执政时间的限制也能避免固有利益集团的形成而致使社会利益公平分配失衡问题。

同时,这些有关国家权力行使问题的规定不是以某一时期某一个具有影响力的统治者个人来制定的,而是通过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决定的。这些规则制度的产生,执行和修改都必须要通过严格的程序和要求才能使之变化。这也就避免了传统人治社会制度规则的朝定夕改,从而保持制度的稳定性和长久性。

当一个社会不是通过压制而是通过协商来解决国家大事。那么,人们就有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来为社会服务,社会生产积极性与创造性必然高涨,社会治理成本降低,社会治理效率得以提高,从而节约的社会资源和生产时间就可以使人们去做更多的事情,社会整体的生产力就得以提高。

这样的法治社会不但可以避免人治社会的种种缺陷,而且还在社会权力分配,利益分配问题上更加趋于公平,人格更加被人尊重。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是人治社会完全不可比拟的。人类社会是精神意识的聚合体,人类的创造力也来源于精神世界,因此民主法治社会是当前社会发展的真实需求。

(二)确保权力行使得到有效制约与監督

要做到对国家权力的有效监督,就必须严格规范相互制约与相互监督制度,提高官员执政素质和执政能力。权力先天就缰的马不受约束、没有监督,必然专横腐败,这是公理。⑤有侵犯性,就像脱人治社会权力行使是为了巩固皇帝一人的统治,以维护皇室成员的利益。而皇帝以下的社会治理者是为皇帝服务的,其行为只对皇帝一人负责,其尽心尽力所为而获得的利益乃是皇帝给予的奖赏。因此,传统的监察制度其作用是皇帝一人用来监督其臣属的工具,但却不能用来监督皇帝自身。

然而,民主法治社会的监督与制约其作用恰好相反。它是用来制约和监督权力执行人的,包括最高统治者及其下属,这种监督与制约是为了保障人民大众的权利不被侵害,以维护人民大众的利益。因此,健全监督与制约制度,是法治制度的一种有效措施,以让他们正在做到为人民服务。

在监督与制约问题上如果不能做到对权力机关和执政人员的有效制约与监督,则这样的社会就易于陷入人治的境地。因为这些权力拥有者就会为所欲为,自认为是,随时随意处置人民创造的社会财富。而且最容易导致权力寻租,结党营私产生腐败,从而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制度,致使经济社会发展受阻。

(三)确保制度得以长期性贯彻

制度是社会稳定国家治理的柱石,历代的大盛之世,持续时间都相对非常短,且最终走向衰亡。其根本原因就是良好的社会制度没有得到长久性的维护,许多社会治理者为了短时间的利益,随意变更制度。导致了社会利益分配失衡,社会秩序混乱,人们无法预测自身的行为正确性与否。因此,社会发展就不稳定,经济发展就不可能取得持续的进步。

国家推行每一项制度政策都须深思熟虑,一旦实施就不得随意改动。如果一个国家或地方的社会制度设立与更改控制在最高统治或地方统治者手里,则必然会因人而易,法治社会则谈何容易。而且这样只会导致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最终损害了人民的利益。只有在遵守已有制度下充分发挥人的智慧,才能推动制度创新,做到开源节流,实现社会经济又稳又快的发展。

[ 注 释 ]

①孔子.礼记[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125.

②周丹.清代陕西人口与经济发展研究刍议[D].郑州大学,2012.

③王耀海.人治漏洞的法治克服[J].学习与探索,2015.10.

④李步云.准确理解和落实依法治国[J].探索与争鸣,2015.1.

⑤郭道晖.从人治到法治的历程[J].炎黄春秋,2016.16.

[ 参 考 文 献 ]

[1]姜鹏.汉武帝的三张面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蒙曼.蒙曼说唐长恨歌[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

[4]张宏杰.张宏杰讲乾隆成败[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4.8.

[5][宋]司马光著,李伯钦译.白话资治通鉴[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5.

猜你喜欢
社会制度人治社会治理
关于早期蒙古社会制度的再思考
从人治与法治的结合谈农村治理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不受羁绊的女性
新常态下的法治与人治之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