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珂珂+张忆美+杨茗茗
摘 要:随着几十年来中原经济区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的技术含量大大增加,对各类学有专长的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将大大增长,在教育方面对人才的培养方案也在不断完善,对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也不断得到重视;所以培养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对中原经济区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外语人才
安阳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
1 中原经济区下的人才市场背景
中原经济区地处中国中心地带,是全国主体功能区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其次,中原经济区所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然人文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河南省明确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科教兴豫、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省战略。
近年来,随着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实力水平持续上升,外企数量也在增加,和国外合作的贸易活动也持续增加;与外语人才相关的企业给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带来了明显有利的影响,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应。这样使得对外语人才需求量也在上升,尤其是高质量的应用型外语人才。中原经济区现有以下几种主要的外语人才市场供给:(1)与外语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2)海归;(3)外语教育机构培养的人才。近期中原地区的人才结构指出:复合型人才少,单功能性人才多;应用型人才少,继承型人才多。
2 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必要性
2.1 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基本定义
应用型人才就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应用型外语人才就是把各大高校学习的外语基础知识能力和综合能力充分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重在利用相关外语知识,结合生产和社会实际,将知识转化为更大的经济效能和社会效能。因此社会对外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占有较大比重。
2.2 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市场需求
人才培养要建立在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各大高校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应该满足于整个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自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与人类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国家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经济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裕,知识水平也在不断进步。于是随着社会整体水平的提高,对人才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大。由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和经济发展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对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要想实现中原地区的崛起,就需要培养大量的人才资源,这是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原经济区发展建设及河南与世界的合作交流的不断扩大需要多元化、开放型的外语人才。
2.3 对高校外语人才就业的调查结果
针对高校外语人才的就业走向,我们以安阳师范学院为重点,进行了有关外语专业人才毕业后就业走向问题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对象为我院英语专业大三大四学生,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95份。通过调查研究显示,多数学生在毕业后择业以工作稳定为主,教师,事业单位受到很多学生的青睐。这导致我国事业单位编制的日趋饱和,相当一部分外语专业学生无法找到工作。学生在校所学习的外语知识无法满足就业岗位的要求,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前没有充分实践活动的机会,这一系列现象导致高校学生就业问题困难重重。因此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是社会趋势发展的大潮流。实现校企结合的模式,让高校学生在校进行实践训练,使一定的专业性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才能更好的把外语人才转变为应用型人才,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4 外语应用型人才目前的现状与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文化的相互碰撞对我国人才培养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是我国外语人才大多数从事教育职业,专业结构单一,大多数人选择一条传统外语教学之路,其专业知识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的工具上,选择就业方向单一,不能更好的使自己学习到的专业技能运用到社会实际当中,为社会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
外语人才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不能让专业知识得到最大价值的发挥。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的外语学生的现场口译不够熟练,翻译科技文章不够切实、主持商务贸易,签订商务英语合同也会感到举步维艰,口语不流利,专业知识匮乏,很难使专业知识很好的运用到社会实践之中,因此学生在各大高校学习外语知识的时候,各大高校应该转变思维模式,采用新型教学观念。优化专业结构,确定明确培养目标与方向,改变学生以的传统的单纯的接受专业知识的学习,向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之路发展。
3 目前已有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
3.1 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专业师资力量普遍薄弱
基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社会更需要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然而人才队伍总量较小,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合理,人才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也缺乏相应的机构和政策,不能适应建设的需求。这要求外语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对专业知识熟练掌握,还需要在对经济区建设的想法上创新。很多教师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研究,所以应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不然教学生的时候纯粹是理论的学习,缺乏工作经验,不知道经济建设的发展状况与需求,很难培养出适合这方面的人才。教师应鼓励学生发展自己与英语相关的爱好,推荐更为机智的学习方法。
3.2 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不完善
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外语人才培养的规格、层次和类型,好的教学模式更容易培养出来优秀的外语人才。目前教学体系更重视学生理论上的知识,忽视了让学生投入到实践中。大多学校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对于案例教学、校企合作种种实践性的活动少之又少。仅仅课堂教學是远远不够的,应该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真正掌握实践技能。由此可见中原经济区的人才资源相对来说还是处于匮乏状态,这就更需要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来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培养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3.3 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适应性不强
调查显示,由于受到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教育观念、体制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形成了单一专业基础上构造的单向、线性、平面、封闭、低功能的知识结构。具体表现在注重专业知识,基础知识薄弱,知识面狭窄,局限于某一专业领域,缺少一些最基础、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修养。教学体系内部缺乏有机联系,知识体系相对孤立、死板。这种知识结构明显缺乏创新活力,也难以适应经济区建设的发展。所以只有改革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健全完善人才发展政策体系才能促进中原人力资源建设,才能为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提供重要力量,为实现中原地带振兴、中原崛起提供有力支持。
3.4 高校外语学生参与经济区建设的机会匮乏
高校人才队伍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动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传统的学习模式已经禁锢学生的思想,课堂上的枯燥学习加上学生没有一定的自觉性,生活中的很多时间都被浪费了。而且一些企业觉得高校学生能力不够,不愿意给出实践机会,以至于外语学生找实习岗位受到限制。同样学校里也缺乏这样的机会,所以死板的理论学习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对于上述问题的应对措施
4.1 强化师资力量,打造品牌教学团队
基于中原经济区建设,我们要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人才,更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文化知识的应用型外语人才。教育理论学家倡导教学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转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在高校老师的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应该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培养新时期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外语人才,高校教师在教给学生听、说、读、写、译这些基本能力之外,更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探讨的能力。教师也应该加强自身学习,多进修、多交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紧随时代的发展方向,在日常授课中无形的给学生丰富创新理念。
4.2 课堂教学价值的提升和课程建设的创新
为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外语人才,教师应该在授课时注重引导学生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以背景知识、课堂提问等形式提问学生,加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在新知识学习之前,教师可以将所涉及的专业知识点罗列出来,督促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并对相关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外语教师应注重全英文教学,因为全英文讲解更利于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和应用水平。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的去完善自己的课程体系建设,不断的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和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榜样作用。
4.3 为高校外语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开展多层次实践活动
学校学生的实践环节过少,需要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尤其是实习,应该真正通过实习学到东西,而不是有一个过场。现在很多大学生自觉性很低,学校在这个方面可以多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了使在校学生拥有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学校可以举办英语演讲比赛,配音比赛,充分利用学校英语电台,英语杂志等积极打造校内实践基地。同时学校也可以打造校外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加强与企业密切的合作与交流,为在校生提供更多的语言技能实践机会,使学生可以吸收企业的经验与知识,使专业课程能符合实际需要,并使他们得到充分的锻炼。
4.4 鼓励经济区建设创新改革,向市场需求多方面发展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初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的重要一步,教育事业应全面发展,为应用型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在中原经济区发展方向的指导下,高校应鼓励外语人才不断提高自主创新和自主应用能力,不断的开拓思维,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要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外语人才的实用性,在企业中不断锻炼自己,完善自己,让应用型外语人才可以在商务、旅游等方面发展自己的才能。也可以在一些公司为外语人才提供实习机会,锻炼他们应对各种状况的能力,从不足中不断提升,从而适应公司发展,直接为企业输送大量的应用型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喻新安.中原经济区研究[M].河南人民出版社,2014
[2]余长春 王润斌.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匹配[M].社會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陈寿灿. 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M].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M]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