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增宝
【摘 要】现代物流业作为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复合型产业,是支撑青海省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青海现代物流业,对于优化经济结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興战略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全省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The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s a cross-industry, cross-department and cross-regionall composite industry, it is also a basic and strategic industry that supports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in qinghai provinc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optimizing the economic structure,accelerat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cultivating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and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and improving the province's economic strength and competitiveness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n qinghai.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发展问题;对策
【Keywords】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development issue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1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0037-02
1 引言
近年来,国家和青海省陆续出台系列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青海省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但与发达省份相比,青海省现代物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制造企业物流组织和业务流程不科学,信息水平较低,物流装备和技术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物流技术标准化滞后。如何立足省情,发挥现有资源优势,破解人才匮乏、资金短缺、交通不畅等诸多制约物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走出具有青海特色的现代物流业发展之路,值得深入思考。
2 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2.1 物流成本较高
与全国物流成本对比,青海省物流成本占全省GDP的比例高达20%以上,明显高于全国18%的平均水平。原因一:物流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标准化、信息化程度低,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传统物流占比较高,缺乏优化调度、有效配置支持,管理水平、组织效率低,人力成本高;原因二:“多式联运”融合发展缓慢,不同运输方式衔接不畅,接驳、交叉运输环节多,时效性差;原因三:受特殊地理区位所限,省内物流节点除海东、西宁两市运距较近外,其余市、州之间运距较长,超出合理运输半径,单边运输特征突出,物流成本较高。
2.2 物流专业化程度偏低
青海省物流企业整体处于小、散、弱状态,普遍存在服务水平低、盈利能力弱、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无法满足物流业专业化、社会化发展要求。省内制造业企业自有物流比重较高,物流业务外包比例偏低,第三方专业物流发展滞后,物流业与其他产业联动效应较弱,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待提升。
2.3 物流信息化水平滞后
青海省物流信息化起步较晚,多数物流企业仍处于信息化建设初级阶段,信息技术规模小、能力弱,自动化、智能化仓储、装卸、运输等技术装备运用较少。射频识别技术(RFID)、自动分拣系统(AS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普及率较低,区域和行业信息平台作用发挥有限,信息和数据资源不能共建共享,物流信息平台作用有待整合提升。
3 现代物流业发展前景
3.1 物流需求旺盛、前景广阔
十八大后,我省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给城市物流、城乡物流发展注入新活力。与早期工业相匹配的大宗商品运输逐步朝小批量、多频次的物流方式转变,商品流动基于时间、空间价值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工业化深入推进,物流外包规模越来越大,现代物流产业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3.2 物流观念发生转变,物流产业步伐加快
市场经济矛盾由“生产矛盾”转变为“销售矛盾”后,随着买方市场逐渐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的“第三利润源”有了深刻的认识。优化内部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进一步推动物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3.3 专业化物流服务初见端倪,企业物流仍是物流活动的重点
专业化物流服务依靠先进的经营理念、多样化的服务手段、科学的管理模式逐步成为物流产业发展中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物流企业通过联盟等方式发挥互联网优势,及时准确掌握物流动态信息,将空载率压缩到最低限度,提高物流效益,提供优质服务。
3.4 现代技术应用将成为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高新技术在物流业的应用与发展日益突出,物流企业将形成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为支撑的现代物流装备格局。其发展趋势表现为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集成化。促使电子物流蓬勃发展。
4 抓好现代物流业的几点对策
4.1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布局,加强公路、铁路、机场设施和物流站场、货场建设,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以制造业、商贸流通业、农牧业等行业需求为导向,鼓励不同所有制投资者参与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物流信息产业及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加强对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保护力度,为物流业发展做好信息通信服务支撑。
4.2 发展第三方物流
引导工业企业转变观念,树立现代物流意识,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社会专业化物流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型生产流通企业将物流资源和功能从主业中剥离、分立,培育和发展物流市场。按照“扶大、扶强、扶优”原则,支持传统物流企业通过延伸服务链条,开展技术、模式、服务创新,结成战略联盟等方式向现代化物流企业转型,形成一批专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物流、保税物流、冷量物流、医药物流等特色物流,以青藏高原特色产品等为品牌,推广线上营销渠道,在青海省建设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专业物流基地。
4.3 发展多式联运等先进模式
引导公路、铁路、航空物流企业加强合作,发展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共同配送等先进模式,培育建设多式联运试点工程。探索青藏两省区与西南、华中、华东相互交换货流的铁水联运方案。引导铁路专用线实施改造,扩大集装箱运输,提高联运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4.4 发展农村及藏区物流
加强农村藏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交通一体化工程,打造州、县、乡、村物流节点网络体系,推进农村藏区宽带覆盖面,促进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的联合与合作,确保物流信息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完善配套服务,促进农村藏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5 推动物流信息化建设
充分发挥青海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作用,为物流行业及上下游客户提供综合性物流服务。引导航空、公路、铁路、邮政、经贸、科技信息等部门共同构筑现代化物流信息平台,建立开放式、会员制运行模式,实现跨行业、跨部门信息对接共享,实现物流信息有效对接。
4.6 提升物流标准化水平
加强物流标准化建设,确定物流标准化企业,发挥示范作用。开展省级标准化托盘应用推广及循环共用,提高物流配送标准化、单元化水平。研究我省物流业行业相关标准的建立工作,组织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组织面向物流从业人员开展关键标准宣贯,促进标准有效实施。
4.7 加强物流行业监测统计分析
利用现有物流信息综合平台,建立健全对物流活动的数据收集、分析和管理等功能,加强物流监测数据统计分析工作,完善統计指标体系。做好全省快递企业数量、快递业务量、快递服务业运行情况等各项指标统计分析工作,指导青海快递业健康发展。
5 小结
总之,新时期现代物流业要积极应对工业“中速增长”带来的挑战,抓住产业发展机遇,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抓整合、促转型”的发展思路,提高物流产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推动物流业从原有成本驱动、速度优先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效益优先的集约化方式转变;从单一功能、比拼价格的传统物流服务向系统集成、合作共赢的现代物流业转变,全面推动我省物流业高效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物流业发展是一场革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迎合市场、适应市场,才能得到市场的垂青和奖赏。
【参考文献】
【1】李明明.浅谈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7(03):86-88.
【2】张志坚,占紫娟.物流科技在现代物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08):6-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