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纹华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文法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简朝亮的门人与著述遗存
张纹华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文法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简朝亮的讲学活动范围与从宋代以来广东形成的粤中学术圈一起,决定出其门者多以南海、顺德等地为主。简朝亮自觉疏离科举考试与身处科举制濒临覆亡的边缘,使出其门者难有科场佳话,故科场不显、行迹多变成为简氏门人的主要特征。简朝亮留下涉及经学、理学、史学、谱学、诗文评等领域的学术著述,对简氏门人的知识结构与著述遗存产生一定影响。
简朝亮;简氏门人;地域来源;知识结构;著述遗存
从1985年林伯聪、李巽仿等编纂《松桂堂集》(第一、二辑),到2013年拙著《简朝亮研究》出版,简氏门人研究不断获得深化。简朝亮(1852-1933)的门人以广东南海、顺德、新会为主,尤以阳山黄氏家族极大影响简朝亮的讲学生涯,科场不显、行迹多变与以教育生涯为主构成简氏门人的群体特征,经学、理学、史学、谱学与诗文评等领域的学术著述即是简氏门人著述遗存的主要格局。将著述遗存置于简氏门人群体研究,是文章对简氏门人研究的重要推进。
简氏门人113人,来自广东南海、顺德、新会等10多个地区,其中,阳山黄氏家族成为简朝亮开馆讲学生涯中最重要的门人家族。
(一)地域来源
粤中的顺德、南海毗邻,是广东历史文化发展悠久的地方。新会处于顺德、南海的西南边,也是粤中重镇,虽然其发展时间略晚于顺德、南海,但自明代以来,新会的学术、文化获得快速发展。以新会为中心,中山、开平、鹤山、台山也有学子从师简朝亮。随着简朝亮移居清远阳山,又有清远阳山、四会、高要一带的士子师从简朝亮。简氏门人113人,其中,85人皆有其明确的地域来源,具体见表1:
表1 简氏门人的地域来源
(二)阳山黄氏家族
1900年简朝亮被迫离开顺德简岸,投靠清远阳山商绅黄宾夔,由此开启阳山黄氏家族与简朝亮深厚的情谊,阳山黄氏家族也成为简朝亮开馆讲学时期最重要的门人家族。
阳山黄氏家族兴盛于留贤唐村人黄炳熙、黄炳堃。1872年,黄炳熙平定蓝山匪乱,受六品军功,1938年本《阳山县志》有其传。黄炳堃署理河源县县长,后任中央第一军团长。黄宾羲是黄炳熙之子,秀才,黄宾夔热心家乡文化建设,先后修建同文社学、龙文社学。1900年简朝亮有诗《游同文社学》。由于敬重简朝亮的才华,黄宾夔下令从子(即侄子)黄赞襄至顺德简岸师从简朝亮。1900年6月,简朝亮逼于盗乱与维新政变带来的影响,决定弃馆顺德简岸。黄宾夔知晓此事,力邀简朝亮西行清远。简朝亮应允,携妻儿、门人前往清远阳山,揭开开馆讲学的又一重要篇章。阳山9年,黄宾夔不仅资助简朝亮开馆阳山读书山堂,简朝亮及家人、门人的生活费用亦多由其提供,而且,黄宾夔从子黄典常、黄儒选一并师从简朝亮。1906年,黄宾夔将长女许配简朝亮的儿子简咏述。1908年,简朝亮拜别黄宾夔,返佛山忠义乡。1909年,简咏述至阳山亲迎黄宾夔女儿,延续简朝亮与阳山黄氏家族的深厚情谊。
黄赞襄,名其勋,秀才,从学简朝亮10多年,《松桂堂集》载其《知耻近乎勇》、《落山赴莲县途中》。1922年,黄赞襄当选阳山县县长。黄典常,名中理,学识颇丰,民国时期当选阳山县参会议长,主管文化教育。黄典常参与编纂1938年本《阳山县志》,深受总纂同乡朱汝珍的称许。1938年本《阳山县志》不仅详细阐述简朝亮开馆清远阳山,而且将简朝亮《山中杂咏》、《龙鲤歌》、《梨花诗》等诗作置于《杂录》部分,体现黄典常、朱汝珍、黄瓒等阳山人对去世不久的简朝亮的敬重之情,也以立言不朽的形式将简朝亮与阳山尤其是阳山黄氏家族永恒地勾连在了一起。
除黄心台与胡少卓、王德兴、张怀悫、刘萼辉、苏祖敬、邓方、张念初、何猷、胡民生、黄孝则、冯植深、李洪镳、梁少甫、李节文等近20名门人英年早逝以外,简氏门人都比较完整地经历了维新变法运动、清政府新变与辛亥革命等广东社会近代转型的关键时期。从呼唤废止科举制度到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到1912年清王朝覆亡,主客观条件都决定了简氏门人不能重走朱氏(朱次琦)门人的仕宦人生,必须适应广东社会近代转型。
(一)科场不显
据笔者统计,简氏门人中式科举唯开平张启煌。张启煌(1861-1943),字筱峰,少孤苦,力学,事母孝。张启煌是1903年举人,奉母命赴山西任职知县,旋归。故即使科场得意的张启煌,其传统的仕宦人生亦是短暂的。
(二)行迹多变
失去由清王朝提供的仕履晋升的官阶,简氏门人与广东近代知识分子一起卷入滚滚而来的时代浪潮。摆在他们面前的,再不是朱次琦的由学而仕、仕而隐、归隐而开馆讲学组成的人生轨迹,也无法复制简朝亮由读书而科举考试、继而开馆讲学的传统人生行迹。多变的时代给予简氏门人人生多种的可能性。融入时代巨流的简氏门人,或从政,或经商,或行医,或当律师,或办报与创学会,或弃文从戎参加抗日战争,或出洋考察,或赴香港组建孔圣堂与硕果诗社。简氏门人多元化的人生行迹说明广东近代知识分子在努力寻找适合自身的人生道路。
1.从政与经商
很有可能受老师简朝亮布衣一生的影响,加之时局动荡,简氏门人对政治欠缺热情。1922年,黄赞襄当选阳山县县长。民国年间,黄典常当选阳山县参会议长,主管文化教育。1925—1926年,伍羲任高要县第四区区长。1927年,伍羲目睹蒋介石大屠杀后,辞去区长之职,举家迁往越南。1928年黄节任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旋弃官。简氏门人的政治生涯不仅欠显赫,集中于乡土,而且多愤于政治而辞官。刘敬德年17从学简朝亮,3年遂归,以经商为业,在香港主持南北行广生发,其时师门著述的传达与同门的通讯,均有赖刘敬德。
2.行医与当律师
简氏门人李洪泽、伍羲以行医为主业。李洪泽学医多年,辛亥革命爆发,李洪泽隐居增城,行医济世。1927—1936年,伍羲迁往越南河内行医,兼讲学。民国初年,陈宝征毕业于政法学堂,成为正式接受新式教育的简氏门人之一。1912年,陈宝征获律师证,在广州执业当律师。虽然陈宝征后返乡修族谱,但其学其业都彰显了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
3.办学校、办报与办学会
1901年,黄节南下广州,与杨渐达、黄汉莼、谢英伯等一起创办群学书社,后易名南武公学会、南武两等小学堂,1912年更名南武中学,成为广东近代著名的学堂。1905年,黄节、邓实创立国学保存会,刊行《风雨楼丛书》、《古学会刊》,创办《国粹学报》,主编《广州旬报》、《拒约报》,主张保存国学,中西结合,宣扬反清思想,反帝爱国,有力推动国粹思潮的到来与发展。1912年,黄节创“天民社”,办《天民日报》。
1901年,伍庄协助徐勤主办《香港商报》,1902—1909年均为其主笔。1909年,伍庄任新加坡《南洋总汇报新报》笔政。1912年,伍庄在北京与徐佛苏一起创办《国民公报》。1917年,伍庄与卢艺亭、符九铭等在北京创办《唯一日报》。1925年与陈廉伯、刘德谱、叶兰泉一起在香港创办《平民周刊》、《丙寅杂志》。1928年,伍庄在上海创办《雷风杂志》。
4.出洋与抗日
1905年,张启煌奉派至美国考察西洋文化,任一所中文报馆的编辑,撰写时论,其观点与康有为、梁启超等颇为一致。1909年,伍庄为实业专员,派赴南洋慰问华侨。1912年,伍庄由日本往加拿大、美国。1936年,伍羲从越南返家乡高要,宣传抗日。日军占领香港后,伍庄返乡,与诗友组织“硕果诗社”,写诗表达抗日救国之情。
5.组建孔圣堂与硕果诗社
1928年,简氏门人倡议在香港嘉路连山第七十七号建孔圣堂,宣讲孔学。1929年,简氏族人简朗山捐资兴建孔圣堂。应门人之请,简朝亮撰写《孔圣堂记》,将孔子尊为万世之师与天下师。简朝亮《孔圣堂记》一文被载于《孔学专刊》,藏于香港孔圣堂中学的图书室。1935年,孔圣堂建成,杨永康为孔圣堂首任主席,其后,许让成、张威麟、岑才生等先后任孔圣堂主席。
1912年清朝覆亡,简朝亮簪以竹缁,撮如古诗人。平生度岁,每以朱果之青叶者放笔砚间,不食其果。为铭记与传颂简朝亮的节操,1945年门人何绍庄、伍庄与友人黄棣华、谢焜彝、冯渐逵等组建诗社,取名“硕果诗社”。1962年,何绍庄作《硕果诗社第八集序》,清晰可见简朝亮“以诗察治忽”的诗教。“硕果不食,为我心恻,古诗教之大义,其将长留于宇宙之间乎?”[1]补世道人心,硕果诗社绝非诗文酒会。
即使是从政与经商,处于广东社会近代转型时期的黄赞襄、黄典常、伍羲、黄节与刘敬德亦殊非旧式的政治家与商人。至于行医、当律师与参加抗日则具有浓烈的时代特色,出洋考察与办报、创学会更是引领时代转型,故即使以传承简朝亮的学术思想为使命,简氏门人也已经不再是传统学人。在香港创建孔圣堂与组建硕果诗社,从某一侧面反映了广东传统学术的退出与旧学在异地发展。
(三)教育活动
除伍羲、黄节、邓实、张启煌、伍羲等与部分奔赴香港的简氏门人的职业选择显得颇具丰富性以外,一般简氏门人都是以执教乡土为职业。但伍羲、黄节、李洪泽、张启煌、何绍庄等简氏门人即使涉足政坛,或行医济世、出洋考察、组建诗社,仍然脱不了教育家的本色。简氏门人就是以此在很大程度上传承着简朝亮的学术思想。只是处于社会近代转型期的教育活动已经变得不那么纯粹,而汇入了时代的洪流。
1.任教乡土
1901年,张子沂(1878-1952)、李洪泽、马黼文等开馆于广州松桂草堂(即伏书堂),校刊简朝亮的著述,张子沂亦于此开馆讲学30年,1932-1933年简朝亮在伏书堂度过人生最后2年。很有可能在1933年简朝亮去世后,张子沂离开伏书堂,在家乡创办槎溪草堂,并终老于斯。与此相似的是任元熙(1873-1943)。任元熙字子贞,又字子徵,由于得到黄节的支持,1923年左右,任元熙在广州陈邦彦讲学的崇正书院校址创办广才中学。梁燮唐(1876-1941),字廓如,号确愚,12岁入师塾,习经史,庠生,先在四会城南设馆3年,后在广州开馆,自名其宅为正志草堂。陈宝征不仅执业当律师,而且编纂《广东公立监狱学校讲义》,故有可能拥有讲学的经历。
2.任教香港、澳门
1912年前后,岑光樾、李洪泽、刘敬德、何绍庄等简氏门人寓居香港,并多在香港从事教育文化事业。如岑光樾任香港立汉文师范教员,后创办成达中学,自任校长。李洪泽在香港合教原道书院任汉文师范学院讲席达十余年。1932年,何绍庄在香港九龙建文范中学,自任监督,其子任校长。太平洋战争爆发,学校转让珠海学院。
1912年起,张启煌在澳门开馆讲学13年。1925年,张启煌前往香港,与同门李洪泽任教原道师院。这一年,简朝亮作《答张筱峰稽疑》,诗云:“变象全占古义长,履爻之复在今商。素来虎尾柔能履,既复何为但志刚。”[2]可知简、张二人的紧密关系。1929年黄节辞职而居澳门。
3.任教北大、清华、越南
1917年,黄节任北京大学文学教授,主讲中国诗学。1923年黄节到广州任元帅府秘书长,不久辞职而复任教北大。1929年黄节辞职而居澳门,后又任北大、清华教授。1927年,目睹蒋介石大屠杀后,伍羲举家迁往越南,在河内执教与行医。
即使张子沂、任元熙、梁燮唐在乡土拥有自行控制的讲学之所,但槎溪草堂、广才中学、正志草堂必然遭到癸卯学制后新式学堂的冲击,其开馆讲学毫无疑问不能无视西学。澳门、香港本身就是广东西学东渐的来源之地,故寓澳、港的简氏门人也不可能照搬《四书》、《五经》而开门授课。至于黄节在北大、清华任教,其人其学亦旧,但黄节对于中国诗学的研究方法是崭新的。故简氏门人的教育职业本身是传统的,但其讲学内容必然是新旧杂糅,或者说,就是处于传统与近代的交汇点上,使简氏门人以教育家本色融入时代洪流而显得行迹匆匆。
虽然简朝亮涵盖经学、理学、史学、谱学与诗文评的学术著述都指向了旧学,但是,经历辛亥革命、经历国共从合作到分裂、乃至抗日战争整个过程的简氏门人,是没有可能完全存活于简朝亮宣扬的旧学之中的。他们的知识结构与著述遗存必然是新旧杂糅的,所不同的,也许就是以旧学为主还是以新学为主,而这种比例,其实反映了广东知识分子近代转型的艰巨性、复杂性。
(一)知识结构
除黄节、邓实、邓方、张启煌以外,简氏门人留下的学术著述并不多。故兼及开馆讲学及其门人群体,才能充分反映他们的知识结构。
1.以旧学为主的新旧学杂糅
以旧学为主的新旧学杂糅分为两大派,一是指任元熙、梁燮唐、张子沂等执教乡土的简氏门人。民国初年,任元熙创办广才中学,招收16至20岁的生徒,课程由经学、史学、文学、英语、数学、习字、作文等组成,表面上是打通中西新旧,实质上广才中学是属于以《四书》、《五经》为主体的尊孔读经的旧式书院。与此同时,由任元熙主讲的《诗经》、《春秋》分别是以《毛诗》、《左传杜林注》为主,史学是选读《资治通鉴》,古文是侧重于秦汉六朝文,英、数则不太重视,体现任元熙维护正道,支持封建复辟的正统思想。
梁燮唐从学简朝亮期间,撰写《春秋大宜论》,简朝亮定批云:“习春秋而通其大义,孤鸣大野,自成一角之麟,是有国士奇气,子政极谏封士一流人物。”[3]民国初年,梁燮唐开馆四会城南与广州,讲学以维纲纪,励名节,本原经史,旁通时务,特称《论语》。
1933-1952年,张子沂在南海创办槎溪草堂。槎溪草堂以《三字经》为入学第一课,草堂在课余期间组建广东轻音乐队。科学家、革命烈士彭加木,工业专家张舜榘、张淑蕴,农业专家彭家泳,艺术家张悦楷等出自槎溪草堂,反映即使张子沂一生追随简朝亮,但新学已经成为槎溪草堂教授的主要内容。
二是指岑光樾、李洪泽、张启煌、何绍庄等讲学香港、澳门的简氏门人。从任香港立汉文师范教员到创办成达中学,岑光樾一生都以传承简朝亮学说为己任。李洪泽、张启煌在香港合教原道书院任汉文师范学院讲席十余年,遵循简朝亮遗训,守九江礼山教规。1932年,何绍庄在香港九龙建文范中学,自任监督,其子任校长。何绍庄在《硕果诗社第八集序》中对简朝亮《读书草堂明诗》给予高度评价:“简先生《读书草堂明诗》,于历代风雅之作,阐微显幽,尤明察治乱者,岂非三百之序,无不性情中节,懿乎主文而声成文者哉?”[1]
2.以新学为主的新旧学杂糅
陈宝征、黄节、邓实、伍庄等是以新学为主的新旧学杂糅的简氏门人。以律师为业,并有开馆讲学经历的陈宝征,出其笔下的《广东公立监狱学校讲义》属于癸卯学制下的产物。陈宝征撰写的载于《孔教会杂记》1913年2月第1卷第1期的《孔教宜定为国教论》,显然与康有为提倡的孔教论相一致,故即使陈宝征晚年返家编纂族谱,但其知识结构是仍然以新学为主的。
鼓吹西学,反思中学,是黄节、邓实迥异于简朝亮且不同于其他同门的主要地方,集中于一点即是以新学为主的新旧学杂糅。黄、邓鼓吹西学,反思中学,显然在中西学之间树立了一个相对理性的态度,但若深究下去是极有可能走向旧学的。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奠基于“西器中源说”下的鼓吹西学,在源头上即无视本属于两个文明的中西学之间的重要区别,故黄、邓将西学作为国粹,且其国粹多为旧学成份,邓实一方面主张普及西方民主制度,另一方面则对于中国实行西方民主制度采取相当谨慎甚至否定的态度。二是无论鼓吹西学,还是反思中学,黄、邓都是寓政治于学术,旨在推翻清王朝,而以此政治运动促动下的中西学关系是难以拥有科学性与不能与时俱进的。随着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结束,黄节专注于研究中国旧学,邓实则醉心艺术古玩,就是如此。
与一般门人纯粹地师从简朝亮不同,伍庄是在1898年底万木草堂遭遇关闭后师从简朝亮的,故伍庄是在以中西学结合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加强其对中学尤其是经学与史学的了解。伍庄的治学严谨与撰写的《论语读法》、《孟子读法》、《尚书源流》等教材类著述,与师从简朝亮有极大关系。故伍庄作为简氏门人的另类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在后经学时代留住经学的模式。
(二)著述遗存
与朱次琦门人留下的以经学、理学为主体的学术著述不同,简氏门人的著述遗存以诗文评为主,经学、理学类著述不多,并更多的是显示一个旧学时代的终结、紧跟时代脉搏的教育类著述。
1.经学类
简氏门人经学类著述4种:张启煌《五经述训》,伍庄《尚书源流》、《读易记》,黄节《诗旨纂辞 变雅》。《五经述训》为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藏书。《诗旨纂辞 变雅》有北大印本一种,有2008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合刊本。
2.理学类
简氏门人理学类3种:张启煌《孟子讲义》、伍庄《论语读法》、《孟子读法》。
3.史学类
简氏门人史学类3种:邓实《劫灰灵》、《史学通论》、黄节《粤东学术源流史》。《劫灰灵》有1906年上海国学保存会铅印《国粹丛书》本,《史学通论》有1903年上洋书局石印《政艺丛书》本,《粤东学术源流史》有民国抄本。
4.诗文评类
简氏门人学术史类1种:黄节《诗学源流》(即《诗学》),有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简氏门人诗集4种:黄节《蒹葭楼自定诗稿原本》、《黄节诗集》、张启煌《亦吾师斋诗集》、冯柱石《冯柱石先生遗诗》。《蒹葭楼自定诗稿原本》1935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黄节诗集》有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本。张启煌《亦吾师斋诗集》藏于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冯柱石先生遗诗》有民国年间刻本。
简氏门人诗注8种:梁应扬注《读书堂集》、张启煌《朱九江先生集注》、黄节《汉魏乐府风笺》、魏武帝魏文帝诗注》、《曹子建诗注》、《阮兵步咏怀诗注》、《谢康乐诗注》、《鲍参军诗注》,即《汉魏六朝诗六种》。梁应扬注《读书堂集》置于《读书堂集》附录,张启煌《朱九江先生集注》为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藏书,黄节《汉魏六朝诗六种》有200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本。
简氏门人文集2种:张启煌《殷粟斋文集》、李洪镳《达轩诗文集》。
简氏门人诗文合集1种:邓方《小雅楼诗文集》为顺德图书馆藏。
5.方志类
简氏门人方志类2种:张启煌《开平县志》、陈宝征《陈氏族谱》。
6.教材类
简氏门人教材类3种:黄节《广东乡土地理教科书》、《广东乡土历史教科书》、《广东乡土格致教科书不分卷》。《广东乡土历史教科书》有1907年上海国学保存会铅印本,《广东乡土格致教科书不分卷》有1909年国学保存会石印本。
[][]
7.美术类
简氏门人美术类1种:邓实、黄宾虹《美术丛书》,有1999年江苏古籍出版社本。
经商、行医、当律师、办报、创学会、出洋、抗日等非正统、传统的人生路径与仍然以从事教育活动为主的简氏门人的人生轨迹,以诗文类为主而兼及教育、美术类,又留下若干经学、理学类著述的简氏门人的著述遗存,充分表明简氏门人正处于新旧转型的社会交汇点上。
[1] 简岸读书草堂再传弟子林伯聪、李巽仿,等.松桂堂集(第一、二辑)[M].香港:简岸读书草堂再传弟子林伯聪、李巽仿,等,1985:80.
[2] 简朝亮,梁应扬.读书堂集:卷十三[M].刻本. 广州:松桂草堂,1930:5.
[3] 四会县政协《四会文史》编辑组:四会文史:第2辑 [M].四会:四会县政协,1985:65.
[责任编辑 李夕菲]
2016-12-09
张纹华(1974—),女,广东南海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广东儒学与广东文学研究。
K825;K29
A
1009-1513(2017)02-00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