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华,孙杨,卢锐,张卓
(1.常州大学商学院,江苏常州213164;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1106)
技术资产水平、互补资产与企业绩效
——基于生物制药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王文华1,2,孙杨1,卢锐1,张卓2
(1.常州大学商学院,江苏常州213164;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1106)
加大技术资产投入从而创造独特竞争优势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战略选择,然而受制于企业资源条件和能力结构的限制,过高的技术资产水平不一定能够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绩效。文章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采用生物制药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对技术资产水平影响企业绩效以及互补资产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资产水平影响企业绩效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制造互补资产和人力互补资产正向调节技术资产水平与企业绩效关系,市场互补资产对技术资产水平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因此,高新技术企业选择合适的技术资产水平,并合理配置相关互补资产尤其是市场互补资产能使企业最大化获得绩效。
技术资产水平;互补资产;企业绩效
在市场竞争高度激烈和外部环境日益动荡的互联网经济时代,加大技术资产投入从而创造独特竞争优势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战略选择。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企业不仅通过内部研发获取新的技术和知识,还可以从外部获取相关的技术。不管从内部还是外部获取技术,企业都面临着技术水平的选择问题。企业选择的技术资产水平越先进,是否越能获取竞争优势,从而提高企业绩效呢?关于技术选择的研究,现有文献更多关注于区域或产业层面,很少研究企业层面的技术选择问题。企业层面创新管理决策又重点研究的是技术获取方式、技术投入强度等,对于技术资产水平选择研究不多,实证研究技术资产水平与企业绩效关系文献更是少见。另外,企业创新过程不仅仅是获取技术,更重要的是将创新技术商业化以获取市场价值。因此企业除了获取核心技术,还需要相应的制造资产、市场资产和人力资产,核心技术与互补资产的相互协调才能获取创新收益。基于以上两点,本文在实证研究技术资产水平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互补资产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从微观企业层面实证研究技术资产水平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区别于传统文献从国家、地区和产业层面研究技术选择。其次,在研究技术资产水平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互补资产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从资产配置角度研究企业创新资产选择。
国外学者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研究技术选择。适宜技术是Atkinson和Stiglitz(1969)首次提出的,他们认为适宜技术是适合本地企业在应用中学习的技术,即适应于本地的技术是与本地要素市场相匹配的技术[1]。Basu等(1999)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就是要选择适宜技术来发挥后发优势[2]。Lam和Alice(2000)指出不同区域技术创新与技术选择受到该区域要素结构的异质性影响[3],技术选择存在一个最优水平。Acemoglu等(2001)表示技术选择与区域要素禀赋相关[4]。
国内学者对技术选择研究可以分三个层面。首先,是从国家或地区层面进行研究。林毅夫等(2002)在论述技术选择相关问题时,认为国家技术选择要与要素禀赋结构相匹配从,符合本国的要素禀赋条件[5]。潘士远(2008)指出模仿成本与要素禀赋结构差距有关,因为发展中国家所引进技术与自身技术差距大,吸收能力的约束将增大模仿成本[6]。其次,是从产业层面进行研究。鞠晓伟,赵树宽(2009)借用物理学的耦合理论,认为产业技术选择应该适应技术生态环境[7]。黄茂兴,李军军(2009)分析了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8]。姜山等(2014)分析了产业技术选择与技术信息生态环境的耦合作用,从而为区域产业技术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9]。第三,从企业层面进行研究。饶扬德(2007)分析了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表明技术选择与企业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等内在因素有关[10]。张瑜(2013)提出企业只有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技术资产配置水平,才能更加有效地进行投资和运营[11]。康志勇(2013)实证研究发现技术资产水平影响企业绩效是倒“U”型关系,也就是说对特定企业来说存在最优技术选择水平[12]。
从国内外现有文献研究来看,关于技术选择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国家、地区和产业层面,从微观企业层面研究技术选择较少,个别从微观企业层面研究文献也没有实证研究技术资产水平对企业绩效影响,同时现有文献鲜有将技术资产水平、互补资产和企业绩效纳入统一研究框架。本文将三者纳入统一研究框架,实证研究技术资产水平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互补资产在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理论上弥补现有文献的不足,实践上为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资产水平选择以及互补资产配置组合提供有价值的借鉴意义。
(一)技术资产水平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技术资产水平高能够运用技术优势生产差异化产品,具有较强创新研发能力的企业能够不断推出新产品开发新的市场,有助于企业成功地实现技术商业化,迅速获取较高的市场份额。然而,当技术资产水平达到一定阶段时,企业一方面需要投入更多资源消化吸收技术,同时需要更多互补性资源协同商业化,一旦超过企业资源和能力范围的限制,因无法进行技术商业化将导致技术浪费。Hall和Bag⁃chisen(2002)指出,随着企业技术资产水平的提高,企业研发成本也会大幅度上升,其产品制造和市场开发的成本也会增加,对技术商业化的绩效产生负面效应[13]。由于创新性较强的产品往往与现有产品具有较大的差异,新奇产品要想得到顾客认可和接受,企业必然增加生产和销售方面的额外开支,降低企业绩效。卫汉华,田野壮等(2011)发现,过于新颖的产品必然额外增加企业开支以改变客户的习惯消费模式,从而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效应[14]。
综上所述,企业获得高技术不一定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善于将企业的技术与其他互补性资产整合才能提高企业绩效。企业所选择的技术水平应当适宜,当企业选择的技术水平低于企业所拥有的各项资源和能力时,不能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和能力;当企业选择的技术水平超过自身资源和能力承载力时,又是一种对所选择的技术的浪费以及对现有资源和能力结构的破坏。即企业所选择的技术水平在符合企业自身资源和能力时,企业绩效最高。由此,本文提出假设1。
H1:技术资产水平与企业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
(二)互补资产调节作用的研究假设
Teece提出了三个创新获利的条件:垄断收益、互补资产和主导设计。互补资产企业配合核心技术资产商业化所必需的资产[15]。实际上,企业的技术资产必须与互补资产联合使用才能创造经济利益。Taylor和Lowe(1997)从职能的视角将互补资产分为市场资源、生产制造资源、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16]。本文借鉴Taylor和Lowe的分类方法,分别研究制造互补资产、市场互补资产和人力互补资产的调节作用。
1.制造互补资产调节作用
Milgrom和Roberts(1990)指出制造互补资产是将新技术或新创意转化为新产品所必要的生产制造设施[17]。没有制造互补资产的联合使用,企业难以将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新产品开发速度减缓将使企业失去迅速占有市场的商业机会;而拥有充分的制造互补资产的企业,不仅能够快速将新产品开发出来并投入市场,确立企业的市场先发优势,还可以在创新产品进入成熟期后,由于企业制造经验的积累进一步降低成本,获取低成本竞争优势。Cheng和Chang(2013)表示具有强大制造资产的企业市场投入速度领先于竞争对手,从而获得先行的竞争优势,快速扩大产品市场份额,从而提高技术商业化成功概率[18]。另外,生产制造互补资产是企业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基础,进行大规模生产是实现低成本的重要途径。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假设2。
H2:制造互补资产正向调节技术资产水平与企业财务绩效间关系。
2.市场互补资产调节作用
市场互补资产是由营销渠道、品牌等构成的,并且与创新的商业化有密切联系的专业化资产。市场互补资产是企业联系产品和客户的媒介,通过市场互补资产实现产品价值的市场认可,是企业塑造品牌和树立企业形象的关键性因素。客户认可企业的创新价值将提高企业获利能力[19],所以市场互补资产是企业实现创新价值的纽带。企业只有及时分析和预测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根据自身技术能力快速推出符合客户需求的新产品,才能获得良好的企业绩效[20]。国内学者熊胜旭(2011)指出企业产品创意主要来源于顾客,市场互补资产有助于企业搜集客户信息,从而能够快速准确开发出适合客户需求的新产品[21]。尤其在新产品出现初期,客户还没有完全发现新产品的价值,这时候需要企业引导客户消费,创造新的客户群体,这些都需要市场互补资产的作用。根据以上论述,本文提出假设3。
H3:市场互补资产正向调节技术资产水平与企业绩效间关系。
3.人力互补资产调节作用
员工创造性是企业创新的主要来源,因而发展并维持适当的人力资本可促进创新、提高绩效。创新产品的商业化过程需要人力互补资产提供知识和智力资本[22]。首先,企业识别市场需求和分析技术发展趋势需要人力互补资产,从而利用技术资产组合开发新产品满足客户需要。其次,较高的人力资产善于将企业各种异质性创新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和开发利用,并对企业创新流程进行优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第三,企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协同会增加企业绩效,而较高的人力资产会促进两种创新模式的协同发展[23]。王文华等(2014)指出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企业更具有市场危机感和创新研发意识,对创新研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具有更强的预判能力,并能及时作出相应调整,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24]。由此,本文提出假设4。
H4:人力互补资产正向调节技术资产水平与企业绩效间关系。
(一)样本和数据来源
生物制药行业属于高技术行业,对创新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本文以沪深及中小板上市公司中的生物制药行业的94家公司2012-2014年年度财务报告作为依据,共282个样本量。本文在样本选择中考虑以下两点:①为保证样本的可用性与有效性,剔除ST或*ST的公司;②其他财务数据不全的公司不在样本选择范围内。
样本所使用的数据主要包括企业所持有的软件价值、专有技术价值、特许权价值、净资产价值、固定资产原值、职工人数、销售额、固定资产净额、销售费用、工资费用、企业利润、工资、折旧、福利费、利息和税金。其中软件价值、专有技术价值、特许权价值、固定资产原值、职工人数、销售费用、工资、利息通过手工翻阅公司年报,在报表附注中查找得到,其余数据全部来自于国泰安数据库。
(二)变量设计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研究假设,参考以往文献,并充分考虑数据可获得性的前提下,本文选取以下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调节变量和控制变量。
1.被解释变量
企业绩效反映了企业通过核心技术资产和互补性资产的整合、经营运转而获得的商业利益,反映了企业的综合获利能力。以往学者常用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反映企业绩效。由于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反映了股东资本的回报,更符合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因此,本文选取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衡量公司绩效的指标。计算公式为: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
2.解释变量
技术资产水平(DS)。我们借鉴林毅夫(2006)[5],他构建了一个经济指标TCI,是制造业的实际资本劳动力比率与整个国民经济的资本劳动力比率的比值。TCI=(Ki/Li)/(K/L),最优技术选择指数TCI*=(Ki/ Li)*/(K/L)=w,并运用实际技术资产水平TCI与最优技术资产水平TCI*(即w)的比值来反映企业的技术选择是否适宜,该比值即为技术资产水平DS,DS=TCI/ w=(Ki/Li)/(K/L)÷(Ki/Li)*/(K/L)=(Ki/Li)/(Ki/Li)*,Ki/Li即为各企业的资本密集度,是用其固定资产原值除以职工人数获得。(Ki/Li)*为行业的资本存量与劳动力的比值。即技术资产水平为各企业的资本密集度与行业的资本密集度之比。根据林毅夫(2006)的观点,选择适宜技术的企业DS接近于1;反之,当企业技术资产选择过于超前,超过企业资源约束,就是使得DS大于1[5]。
3.调节变量
本文借鉴贾军(2013)[25]的计算方法,采用相应资产除以企业每年的销售额来量化互补资产,另外,为强调这些互补资产的重要性,利用附加值率VAD表示互补资产的专业化程度。附加值率是企业附加值与销售额的比率,附加价值是企业新创造价值之和,具体包括企业利润、职工工资、福利费、折旧、利息和税金。互补资产的计算公式为:
为控制其他因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引入企业规模、企业年龄、企业成长性、财务杠杆和年份等控制变量。表1列举了各变量名称、符号和计算公式。
表1 变量符号及其含义
(三)模型构建
根据上述理论分析,我们构造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运用SPSS19.0软件来检验研究假设。模型如下:
其中,CA为互补资产,分别代表制造互补资产、市场互补资产和人力互补资产。
(一)全样本描述性统计
全样本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所列。
表2 全样本描述性统计结果
(二)变量间的相关性
本文用简单相关系数法检验了各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结果见表3所列。一般认为,当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8时,变量与变量之间就可能存在较为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而从表3的结果来看,自变量相关系数的最大值为0.508,小于0.8。因此,各自变量间的相关性较弱,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表3 变量相关系数
(三)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模型(1)是没有任何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基础模型,模型(2)加入解释变量技术资产水平,回归结果见表4所列,模型(2)中技术资产水平回归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在模型(2)的基础上添加变量技术资产水平的平方项,得到模型(3),模型(3)通过了F检验,回归模型的拟合程度增强。技术资产水平的回归系数和技术资产水平平方项的回归系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因此,技术资产水平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证实H1成立。
模型(4)在模型(3)的基础上添加制造互补资产、技术资产水平与制造互补资产交叉变量、技术资产水平平方项与制造性互补资产的交叉变量。回归结果显示,制造互补资产回归系数、技术资产水平与制造互补资产交叉变量回归系数、技术资产水平平方项与制造性互补资产交叉变量回归系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表明制造性互补资产正向调节技术资产水平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支持了H2。
模型(5)在模型(3)的基础上添加市场互补性资产、技术资产水平与市场互补资产交叉变量、技术资产水平平方项与市场互补性资产的交叉变量。回归结果显示,市场互补资产回归系数、技术资产水平与市场互补资产交叉变量回归系数、技术资产水平平方项与市场互补性资产交叉变量回归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因此,市场互补性资产对技术资产水平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不支持H3。
技术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所在,技术资产投入对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但是技术资产水平越高,越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呢?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生物制药行业技术资产水平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验证了互补资产对技术资产水平选择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发现市场互补资产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而制造互补资产、人力互补资产正向调节技术资产水平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对企业创新管理具有以下启示:
首先,加大创新投入已经成为生物制药行业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然而企业在创新管理决策时候,核心技术资产的水平选择是企业创新管理决策的核心问题。选择合适的技术资产水平将有利于企业绩效提升,盲目追求过于先进的技术,由于企业吸收能力的约束,企业并不一定能够有效消化吸收。不仅无法有效利用和开发先进技术使得技术商业化失败,甚至会因为过高的引进成本和消化吸收成本而降低企业绩效。因此,生物制药行业企业应该结合自身资源条件和能力结构的限制,并考虑产品市场的需求特点和结构变化,选择最为合适的技术水平,保证成功实现技术商业化,并获取最大化的创新收益。
其次,生物制药行业企业在追求核心技术资产配置的时候,需要同时考虑互补资产的配置。企业创新需要核心技术资产与互补资产协同发展才能确保商业化的成功。核心技术资产尽管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但是没有相应的互补资产,核心技术在商业化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条件支撑,难以获得核心技术的商业价值。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制造互补资产和人力互补资产能够对核心技术资产的商业化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撑,但是市场互补资产的支撑作用不明显。说明生物制药行业在市场调研、市场预测、市场开发和品牌塑造等方面还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加大对市场互补资产的投入力度,进一步促进核心技术资产的价值挖掘。
[1]Atkinson D,Stigliz E A new view of technological change[J].Economical Journal,1969,79:189-203.
[2]Basu.Appropriate technology and growth[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8,113(2):1025-1054.
[3]Lame,Alice.Tacit knowledge,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so⁃cial institutions:an integrated framework[J].Organization Studies,2000,23(3):285-305.
[4]Acemoglu.Productivity differenc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1,116(2):473-488.
[5]林毅夫,张鹏飞.适宜技术,技术选择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6,5(4):986-1006.
[6]潘士远.技术选择、模仿成本与经济收敛[J].浙江社会科学,2008(2):33-39.
[7]鞠晓伟,赵树宽.产业技术选择与产业技术生态环境的藕合效应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6):89-96.
[8]黄茂兴,李军军.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9(7):143-151.
[9]姜山,高怡,王定红.产业技术选择与技术信息生态环境耦合作用关系分析[J].情报科学,2014,32(2):43-47.
[10]饶扬德.企业技术能力成长中技术选择的机制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5):55-63.
[11]张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技术资产配置水平及其结构分析[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
[12]康志勇.技术选择、投入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研究[J].科研管理,2013,34(6):42-49.
[13]Hall L A,Bagchisen S A.Study of R&D,Innovation,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in the Canadian Biotechnology Industry[J].Technovation.2002,22(4):231-244.
[14]卫汉华,田也壮,杨洋,等.产品创新度与创新绩效:技术波动程度的调节作用[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3):143-151.
[15]Teece D J.Profiting fro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mpli⁃cations for integration,collaboration,licensing and public policy[J].Research Policy,1986,15(6):285-305.
[16]Taylor P,Lowe J.Are functional assets or knowledge as⁃sets the basis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J].Technology Analysis&Strategic Management,1997,9(4):473-488.
[17]Milgrom P,Roberts J.The economics of moder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strategy,and organiz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0,80(2):511-528.
[18]Cheng C F,Chang M L,Li C S.Configural paths to suc⁃cessful product innova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3,66(12):2561-2573.
[19]Ngo L V,O'Cass A.Innovation and business success:The mediating role of customer participa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3,66(8):1134-1142.
[20]Stefano D,Antonella Z,Roger S.Knowledge assets and firm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14,23(7):55-62.
[21]熊胜旭,张志刚.基于互补资产的企业持续成长理论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12):78-86.
[22]Olaverri C G.Arribas H E.Kintana M L.Human and orga⁃nizational capital:Typologies among Spanish firms[J].In⁃ternationalJournalofHumanResourceManagement,2006,17(2):316-330.
[23]Chesbrough H.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opportunities and barriers[J].Long Range Planning,2010,43(1):354-363.
[24]王文华,张卓,黄奇.基于高管团队人力资本调节作用的研发投资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9):119-128.
[25]贾军,张卓.技术多元化、互补资产与企业绩效[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8):39-47.
Technology Assets Level,Complementary Assets and Firm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the Listing Corporations of 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WANG Wen-hua1,2,SUN Yang1,LU Rui1,ZHANG Zhuo2
(1.College of Commerce,Changzhou University,Changzhou 213164,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Management,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Nanjing 211106,China)
Increasing the investment of technology assets to create the unique competitive advantage has become the strategic choice for high-tech enterprises.However,subject to the restrictions of corporate resource conditions and capacity structure,The exorbitant level of technology assets may not be able to bring a good performance for enterprises.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search hypothesis,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y assets level and firm performance as well as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complementary asse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hrough the data of listing corporations of 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echnology assets level has an inverted U relationship with firm performance,which presents increase first and then decrease.The manufacturing complementary assets and human complementary assets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moderating effec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y assets level and firm performance,the marketing complementary assets have no significant moderating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y assets level and firm performance.Therefore,high-tech enterprises should choose the appropriate technology assets level,and allocate reasonably related complementary assets,especially the market complementary assets,to maximize corporate performance.
technical assets level;complementary assets;firm performance
F273.1
A
1007-5097(2017)06-0119-06
[责任编辑:张青]
10.3969/j.issn.1007-5097.2017.06.017
2017-04-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BTQ080);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5GLA001)
王文华(1975-),男,湖北黄冈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创新与战略管理;孙杨(1992-),男,江苏淮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财务管理;卢锐(1969-),男,安徽长丰人,教授,副院长,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张卓(1963-),男,江苏南京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